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B.Na2OC.Na2O2D.Na2CO3答案C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C.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答案A3(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改编)Na呈银白色,质软而有延展性。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活泼B.可保存于水中C.可保存于空气中D.氧化性很强答案A4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氧化剂C.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钠的还原性比铝的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解析金属元素没有负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A正确;H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作还原剂,如H2+CuOCu+H2O,B错误;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能力,而不在于失去电子的多少,C错误;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体,D错误。答案A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但是不能剧烈燃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解析在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O、Si、Al、Fe,Al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Al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由于Al2O3熔点很高,形成氧化膜袋,既隔离空气不发生燃烧,又“兜”住熔化的Al不滴落。答案A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刚切开的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2)表面附有氧化膜的铝片与盐酸反应:,;(3)红热的铁丝在O2中燃烧:。解析(1)切开的钠表面变暗是因生成Na2O所致;(2)铝片投入盐酸中,先是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然后是Al与盐酸反应;(3)铁燃烧时生成Fe3O4。答案(1)4Na+O22Na2O(2)Al2O3+6HCl2AlCl3+3H2O2Al+6HCl2AlCl3+3H2(3)3Fe+2O2Fe3O47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略去):(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和C能否反应,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此空不填。解析(1)根据C是淡黄色固体,C为Na2O2,则B为Na2O、A为Na,AC的反应为2Na+O2Na2O2。(2)C是主要的温室气体,C为CO2,A为C,B为CO,BC的反应为2CO+O22CO2,A和C可以反应生成B,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答案(1)Na2O2Na+O2Na2O2(2)CO22CO+O22CO2能C+CO22CO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的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铁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解析常温下汞呈液态,A项错误;金属具有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B项正确;金属越活泼,冶炼就越困难,发现和使用就相对较晚,铁是较活泼的金属,不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C项错误;金属在自然界中有的以化合态存在,有的以游离态存在,如金以游离态存在,D项错误。答案B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eD.Al解析Fe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疏松的氧化铁,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选D。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的产物是Na2O2B.铝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层金属,故铝不需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是因为铝非常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解析钠燃烧时先熔化,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A正确;铝在空气中易被O2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继续反应,B正确,C错误;铁形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隔绝铁与O2的接触,继续被氧化,D正确。答案C42.3 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产物是()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的混合物D.无法确定解析n(Na)=2.3 g23 gmol-1=0.1 mol,n(O)=3.5 g-2.3 g16 gmol-1=0.075 mol,n(Na)n(O)=0.10.075=43,故为Na2O、Na2O2的混合物。答案C5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钠与水反应(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实验前在橡胶塞下端打一个小孔穴,将一大小适中的钠块固定于针头下端,向上抽动针头使钠块藏于孔穴内。在玻璃反应管内装入适量水(使钠块不与水接触)。实验时,拔去橡胶乳头,按住橡胶塞,将针头缓缓向上拔起,使钠落入水中,反应管内的液体被产生的气体压出,流入置于下方的烧杯中,气体则被收集在反应管内。(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实验中“钠块熔化为闪亮的小球”说明;向烧杯中的溶液滴加,溶液变红,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3)如果实验前加入反应管内水的体积为a mL,欲使水最终全部被排出,则所取金属钠的质量至少为g(设当时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 mLmol-1)。解析(3)V(H2)=V(水)=a mLn(H2)=V(H2)VmLmol-1=aV mol由2Na+2H2O2NaOH+H22 mol1 moln(Na)aV moln(Na)=2aV molm(Na)=2aV mol23 gmol-1=46aV g答案(1)2Na+2H2O2Na+2OH-+H2(2)钠与水的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Na熔点较低酚酞溶液(3)46aV6(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某班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同学使用钠的量可能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解析(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使钠表面变灰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2)a项,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容器容积的15,结果偏低,合理。b项,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物业篇培训课件
- 2026届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盐城市汇文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营养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营养评估与实操技能强化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训练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 2025年英语四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解题思路分析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李白将进酒》教育教学课件
- 设备购销合同详细范本
-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
- 2024骨髓移植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 HGT 3652-1999(2009) 快装管接头标准规范
- 《应收应付管理》课件
-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应用
- 《文化经济学》课件
- 《MySQL网络数据库项目化教程(新形态活页式)》 课件 3.1.1 -3.1.2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 学校中层干部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