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doc_第1页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doc_第2页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doc_第3页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doc_第4页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风热伤络证紫癜以下肢和臀部多见,颜色鲜红,形状大小不一,伴瘙痒,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或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症,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血热妄行证起病急骤,出血较重,皮肤瘀斑成片,色深紫,多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等,壮热烦渴,关节肿痛,或见腹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滑数。3.瘀血阻络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癜色紫暗或紫红,多见于关节周围,关节疼痛,或伴腹痛,尿血,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4.胃肠瘀热证下肢皮肤满布瘀斑紫斑,腹部阵痛,口臭纳呆腹胀,齿衄,便溏,色暗或褐紫,或便下蛔虫,舌红,苔黄,脉滑数,常有饮食不当病史。5.气不摄血证紫癜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瘀点瘀斑隐约散在,色较淡,面色少华,神疲气短,食欲不振,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无力。6.肝肾阴虚证瘀斑暗红,时发时隐,或紫癜消失,仍伴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血尿,舌红少津,脉细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皮肤瘀斑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皮肤出血倾向,出血的颜色、部位、分布面积,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象、舌象、二便及伴随症状,并做好相关记录。2.保持床铺平整、衣被柔软舒适、不揉搓皮肤。3.瘀斑面积大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4.注意安全,防止磕碰。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如粳米粥、面条、菜粥等。禁食坚果和冷硬多刺之品。食疗方:枣麦粥。6.遵医嘱中药外敷。(二)咳嗽1.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避免污秽浊气,花粉、尘埃刺激。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咽痛遵医嘱给予利咽糖浆频服。指导患者适当多饮温开水。3.饮食宜清凉润肺之品,如雪梨,荸荠,百合,银耳等,食疗方:玉竹粥、藕粥。4.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肝、神门、肺、气管、咽喉、扁桃体等。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肺俞、钉攒、风门、膻中等。(三)齿衄、鼻衄1.观察出血量、色的变化及全身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齿衄者,注意口腔清洁,出血及饭后用中药液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胃肠积滞。3.鼻衄者,鼻部置冷毛巾或冰袋,向鼻中隔方向压迫鼻翼止血,大出血时遵医嘱用云南白药、田七粉药棉,或用油纱条填塞出血鼻腔。4.指导患者平时注意口腔、鼻腔卫生,纠正挖鼻孔、剔牙缝等不良习惯。5.饮食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梨汁、荸荠汁、西瓜汁等,忌烟酒辛辣动火之品及过热过烫的饮食。食疗方:黄芪粥、鲜藕汁频服代茶饮。6.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鼻、肺、肾上腺、额等穴位。(四)便血、尿血1.严密观察病情,观察出血的部位、色、质、量的变化及全身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见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出冷汗、四肢厥冷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2.出血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体检,谢绝探视。3.遵医嘱禁食或流质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西瓜、生梨、荸荠、鲜藕等,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及烟酒。食疗方:赤小豆汤,北芪党参汤。4.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护理。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直肠、大肠、脾、肾上腺、神门、交感、膀胱、内分泌等。(五)关节肿痛1.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并做好相关记录。2.卧床休息,待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后逐渐下床活动。关节肿胀疼痛较剧者,抬高患肢。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3.注意关节、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利用枕头或毛毯支持疼痛部位,以使肌肉放松。4.患者应禁食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避免食用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食疗方:木耳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 5.遵医嘱中药湿敷。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阿是穴、涌泉、三阴交、承山、足三里等穴位。(六)壮热烦渴1.发热期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汗出后及时擦干,更换湿衣和床单。2.烦躁不安者,实施保护措施,防止跌扑坠床。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给予生津清热之品,如茭白、苦菜、苦瓜、西瓜、百合等,食疗方水鱼汤。4.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胃肠积滞。大便秘结,遵医嘱给予中药保留灌肠。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心、皮质下、耳尖、肾上腺等穴位。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曲池、合谷。(七)便溏1.观察大便的量、色、质、气味及次数,有无里急后重。2.床褥要清洁,平整,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防止发生压疮,肛周每天用清水冲洗并擦干,涂擦黄连膏或金霉素药膏。3.注意腹部保暖,遵医嘱艾灸脐部。4.饮食宜补脾利湿清热之品,如山药、米粉、白扁豆、薏苡仁等,食疗方:黄芪粥,大枣粥。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6.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等穴位。(八)头晕心悸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头晕心悸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强光及噪音刺激,轻症可闭目养神,重症卧床休息。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严重者座椅、床铺避免晃动。4.饮食宜益气养阴之品,如梨、红枣、桂圆、枸杞、莲藕等。食疗方:香菇豆腐汤,木耳红枣汤。5.遵医嘱耳穴压豆,根据病情可选择肾上腺、皮质下、脑、神门、内耳等穴位。6.遵医嘱艾灸,取穴内关、神门、心俞、膻中、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百会、脾俞、厥阴俞等穴位。7.评估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落实防跌倒坠床措施。(九)腰膝酸软1.饮食宜补益肝肾之品,如母鸡、栗子、核桃、莲子、黑豆、芝麻、木耳、枸杞等。食疗方:枸杞陈皮粥、黑芝麻糊、莲子银耳汤。2.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3.遵医嘱艾灸,取穴肾俞、关元、三阴交、涌泉、命门等穴位。4.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肾、脾、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位。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外用中药,取三七、紫草、茜草、鸡血藤、徐长卿适量煎汤足浴。3.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4.中药药枕,遵医嘱将决明子、菊花、天麻、蚕沙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达到通窍定眩之功效。(二)特色技术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2.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3.艾灸(详见附录2)4.耳穴压豆(详见附录2)5.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6.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7.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指导生活护理,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汗出后及时擦干,防止着凉。2.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劳逸结合,远离过敏原。(二)饮食指导1.风热伤络证:宜食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之品,如赤小豆、黄豆、茄子 、白菜、芹菜、黄花菜、茭白、竹笋、西瓜、丝瓜、木瓜、百合等。2.血热妄行证:宜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品,如白菜、白萝卜、苦菜、苦瓜、莲藕、冬瓜、梨等。3.瘀血阻络证:宜食用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之品,如桃仁、甜杏仁、红糖、慈姑、山楂、葡萄、黑木耳、空心菜等。4.胃肠瘀热证: 宜食用清肠泄热,破瘀化斑之品,如苦瓜、银耳、山楂、洋葱等。5.气不摄血证:宜食用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之品,如大枣,桂圆,山药、马铃薯、香菇、蜂蜜、粳米等。6.肝肾阴虚证:宜食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之品,如母鸡、栗子、核桃、莲子、黑豆、芝麻、银耳、枸杞等。(三)情志调理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及时解除病人对病情的疑虑,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鼓励病人多与病友交流沟通。五、护理难点护理难点:患者过敏体质、过敏原诱因,易复发。解决思路:1.尽可能找出过敏原,避免食用可疑的药物和食物。在花粉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时应戴口罩。2.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六、护理效果评价附: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证候诊断:风热伤络证 血热妄行证 瘀血阻滞证 胃肠瘀热证 气不摄血证 肝肾阴虚证 其他:一、 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皮肤瘀斑1.观 察2.皮肤护理3.卧床休息4.安 全5.饮 食6.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请注明,下同)好 较好一般 差 咳 嗽1.环 境 2.卧床休息3.饮 食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齿 衄1.观 察 2.口腔护理3.生活习惯4.饮 食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鼻 衄1.观 察 2.冷 敷3.生活习惯4.饮 食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便 血1.观 察2.卧床休息3.饮 食 4.肛周护理5.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尿 血1.观 察2.卧床休息3.饮 食 4.会阴擦洗5.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关节肿痛1.观 察2.卧床休息3.止 痛 4.体 位5.保 暖6.饮 食7.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壮热烦渴1.卧床休息2.安全措施3.饮 食 4.排便护理5.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便 溏1.观 察2.肛周护理 3.皮肤护理4.饮 食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头晕心悸1.观 察2.卧床休息3.体 位4.饮 食5.安全评估6.其他护理措施: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腰膝酸软1.饮 食2.体育锻炼3.其他护理措施: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耳穴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