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戊戌变法,专题九,一酝酿中的变革,二百日维新,变法的背景、兴起;,变法的高潮、失败及影响;,酝酿中的变革,课标一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学习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3.知道“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1、戊戌变法运动为何会发生?2、戊戌变法运动又是怎样揭开序幕的?,戊戌变法运动为何会发生呢?,历史根源,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小虫吞大象,一、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历史根源,采访甲午战争,据当事人回忆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位知识分子,面对此种现象,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梁启超先生讲:“华夏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拓展一: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3)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刺激,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1、社会基础:甲午战败、列强瓜分,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2、大势所趋国际局势,何谓“大势”?中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大势”?,1750年一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德国统一与宪法1871年,世界之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中国之困窘:封建专制经济落后思想禁锢,19世纪的世界,2、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这时要在中国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进行维新变法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了呢?(请阅读P120121思考),活动探究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2、国内形势,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经济基础,阶级基础,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结合第117-118页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1)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2)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3)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活动探究二,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5、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高考链接,C,4、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主要影响:它对戊戌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早期维新思想的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梁、谭、严(请快速阅读P122123内容),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被誉为“岭南奇才”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人物介绍,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原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想一想: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答:“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材料一,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其原因何在?,答: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不可能打出鲜明旗帜;康有为为减少改革阻力,采取此策略。由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决定,特别由其所处时代决定;,活动探究三,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高考链接,B,梁启超,“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主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全权之国强,缺权之国殃,无权之国亡”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思考: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倡导民权思想。,严复,“天行者以物竞为功.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总结,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考考你自己,1、国际局势:2、社会基础:3、经济基础:4、阶级基础:5、思想基础:,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戊戌变法运动是怎样揭开序幕的?,思想酝酿,实际的政治运动,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维新变法由思想酝酿变为实际政治运动,1、公车上书:(上书皇帝),开始标志,2、推动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著书立说、创办学会、报纸、学堂;进行论战,1、上书皇帝:公车上书,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意义:,材料一:“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概括出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你怎样看待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1、上书皇帝:公车上书,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意义:,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高考链接,C,2、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1)创办报纸: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P122-123,(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争论的焦点:三个“要不要”。,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P123页第二段,(3)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4)成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促进维新运动迅速开展。,为维新变法培养了人才。,P124,材料二: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绝.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保国会,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1)、启发民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了一定社会基础(2)、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了领导基础(3)、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减少改革阻力(4)、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历史回顾,联系必修三内容,回忆一下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发展历程,1.陈独秀,2.黄兴,3.梁启超,4.李鸿章,5.魏源,6.曾国藩,7.林则徐,8.李大钊,9.郑观应,10.孙中山,11.王韬,12.康有为,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号入座,5、7,4、6,9、11,3、12,2、10,1、8,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技术(林、魏、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冯、王、郑、康、梁),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A,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基础),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小结:,历史比较,课后思考:,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