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文学对话录》试读.doc_第1页
《贾平凹文学对话录》试读.doc_第2页
《贾平凹文学对话录》试读.doc_第3页
《贾平凹文学对话录》试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贾平凹文学对话录试读 引导语:贾平凹文学对话录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解密贾平凹三十年创作心路的作品我们先试读一下这部作品 试读篇 这是我在研究贾平凹文学创作过程中与平凹的访谈对话记录虽然是断断续续做的但还是可以看出我们之间交往的心路历程来或者确切说是贾平凹文学创作与我研究思考他创作的心路历程 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一晃三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三十多年间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与平凹的结缘以及从事他的文学创作研究并为学生开设贾平凹文学创作研究专题课可以算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吧 与平凹结缘纯属研究需要使然1986年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平凹的作品甚为喜欢并产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但底气还不太足上了四年大学整天读文学作品几乎没有好好读过一本理论著作读了名著深受鼓舞写了许多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可一篇也未公开发表过我的愚钝由此可见一斑理论基础也是比较差的逻辑思维不发达写论文缺乏自信就想若能与平凹聊聊以印证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许能增加些自信心吧正好不知因何事与同乡新民王兄再次相见我言及想写关于平凹文学创作的文章有些想法很想与平凹聊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新民兄爽朗答应引荐第一次拜访平凹不仅就平凹的创作做了些交流印证了我的一些阅读感受平凹还送我一本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刚出版的他的游记散文集责任编辑就是新民兄此后我连续写了几篇研究他文学创作的文章我是个愚笨之人有个习惯每次写文章总是想尽量与作家交流交流了解作家还未见诸文字的更为潜在的心理、想法这样做并非是要按照作家所说去进行研究写文章而是首先搞清楚作家是怎样想的他所要追求与达到的目标以此与其作品文本进行比照看看他究竟做得如何以更深入全面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我写陈忠实、赵熙、邹志安、京夫诸位老师的文章都是如此这样随着研究的持续与深入发展与平凹的来往交谈就多了起来可惜那时条件差大多没有留下录音就是做过录音的因录音磁带质量问题也多废掉了前段时间研究生帮我将这些录音磁带转为碟片但多数已听不清楚或消音了 在与平凹交往的三十年间其实我们接触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可以说与他的交往大都是出于研究的需要除了研究性的文章有关我们之间交往的文字写得极少只是偶尔涉及他也从未写过有关我或者我们交往的文字当然人非石木岂能无情?比如他曾两次动意欲将我调到西安市文联做理论工作xx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要办中文专业就是平凹力荐我做中文系主任的有人写他的研究著作或深度文章他也几次介绍让其与我谈谈三十多年下来在多次关于他文学创作以及文学交流访谈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建立起一种心照不宣的情意来而这种情意主要是蕴含于研究文章之中的我认可穆涛说的一句话:我与平凹的交往是貌离神合这种貌离就是我们并不常见面就是见了面也是谈创作的多拉家常的少;神合就体现在我对平凹文学创作研究的文字之中这也是我坚持的作家与评论家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寻求二者之间精神交融的契合而非日常的拉拉扯扯更不想借作家之名去营构什么虚妄的社会机巧 我之所以三十多年坚持对平凹文学创作的跟踪研究是基于我对平凹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地位的基本判断对于平凹的文学艺术价值判断这里录XX年我与李星先生所撰写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前言中一段话作答: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他以自己独具的文学艺术天赋创造出融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世界普遍性人文精神为一体的、独树一帜的文学世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中华民族性格和心理内涵在为人为人生为他的时代塑像他既是一位不断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文学艺术家生活和时代的骄子也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他用自己如椽之笔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命名也将自己的名字烙印在时代的纪念碑上 主要内容: 本书是贾平凹的访谈对话录是对贾平凹三十年文学创作的整体回顾内容涵盖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思路、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幕后故事等对话将其作品放到他整个文学创作历史中进而放到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外文学史中加以考察探寻贾平凹三十年来在文学创作上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回归之路重新定义贾平凹作品的文学史价值并呈现出作品内外的的贾平凹是一部了解贾平凹及其创作的完整而珍贵的文学对话录 著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著名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创作废都xx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著有贾平凹文集20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浮躁废都秦腔古炉高兴极花等其中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xx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获xx年首届施耐庵文学奖XX年获得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韩鲁华 1955年生于山东鄄城1958年落户至陕西大荔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美学、建筑文化、地域生态文化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代表作有精神的映象贾平凹文学创作论等 编辑推荐: 资深文学评论家、贾平凹研究专家韩鲁华阅读、跟踪研究贾平凹及其作品30年8次访谈时间跨度24年(1992xx)全面回顾、深刻解读贾平凹30年创作心路穿过云层都是阳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