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期末论文3.1.doc_第1页
对外贸易期末论文3.1.doc_第2页
对外贸易期末论文3.1.doc_第3页
对外贸易期末论文3.1.doc_第4页
对外贸易期末论文3.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盟普惠制在中国造成的双面效应班级:07国贸一班 学号:0742133 姓名:叶姝莹1、 普遍优惠制普惠制(Generalis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简称G.S.P。其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收益,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种关税优惠待遇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谈判而争取来的。 目前普惠制项下的出口产品关税平均比最惠国税率低约三分之一,且这种优惠为非对等和非歧视性的,是发达国家单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的关税优惠待遇。因而多年来,普惠制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和促进出口的重要手段。自普惠制实施以来,世界上约有2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受惠国,积极利用普惠制扩大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加速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韩国和台湾基本上都是在七十年代经济起飞的。这些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普惠制的利用,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充分利用普惠制成为他们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因素。2、 欧盟对受惠国调整方案的原因目前,全球有31个给惠国实施17个给惠方案。欧盟修改普惠制表明,欧盟与一些受惠国的贸易关系从扶植开始转向市场竞争。欧盟历来较重视通过发展政策,帮助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和进入世界贸易体系。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欧盟通过关税优惠,让东亚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半成品和制成品及约300多种农产品以较低关税进入欧共体市场。普惠制明显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尤其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上世纪的经济起飞与普惠制有密切关系。但随着一些受惠方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增强,羽翼渐丰,与欧盟市场竞争,使贸易摩擦加大,欧盟也相应调整优惠名单,修改有关条款。欧洲经济共同体本身就具有“贸易堡垒”性质,它实施普惠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和政策工具。普惠制出口关税比最惠国税率还低约1/3,欧盟此次修改建议,主要是针对中国、印度等竞争性较强的国家。欧盟这一调整不是孤立的政策,随着中国出口能力增强,竞争加剧,近年来欧盟把中国作为主要反倾销目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延缓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都有竞争加剧的经济背景。3、 中国曾是普惠制下的最大受益国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除可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外,还能享受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因而加上自身的密集型劳动力优势,中国一直处于普惠制度下的最大受益国。近几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自01年来成高速增长。1992-2005年中国对欧盟贸易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贸易差额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199217430.3 7626.0 9804.3-2178.3199326119.1 11709.4 14409.7-2700.353.5%47.0%199431546.9 14605.2 16941.7-2336.524.7%17.6%199540381.2 19124.4 21256.8-2132.430.9%25.5%199639720.9 19853.5 19867.4-13.93.8%-6.5%199743048.6 23848.5 19200.14648.420.1%-3.4%199848918.9 28167.4 20751.57415.918.1%8.1%199955699.0 30242.2 25456.84785.47.4%22.7%200069065.1 38220.1 308457375.126.4%21.2%200180485.7 44205.8 36279.97925.915.7%17.6%200291865.0 52492.6 39372.413120.218.7%8.5%2003132760.8 78335.6 54425.223910.449.2%38.2%2004177301.9 107208.4 70093.537114.936.9%28.8%2005217307.0 143711.6 73595.470116.234.0%5.0%2006279385.0 189041.7 90343.398698.431.5%22.8%2007354733.2 243896.0 110837.2133058.829.0%22.7%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注:1992-1994年中国对欧盟12国数据;1995-2000年中国对欧盟15国数据;2001-2006年中国对欧盟25国数据;2007年中国对欧盟27国数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无论在出口还是进口数额上都有大幅增长趋势,虽然2000年以前并不是对欧盟25进行贸易的金额总和,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仍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自2000年以后总体交易金额都在上升,且增长幅度很大。显然,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自1997年开始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前4年保持20亿美元以上的逆差,直到1006年差额开始减小到1400万美元。而在1997-2000年中欧贸易出现顺差但是波动较大,贸易顺差经历了46亿、74亿、47、8亿、74亿美元等不同额度的波动,这是进出口年增长数据不同所引起的。而自2001年起,中欧贸易顺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出口增长率持续高于进口增长率,甚至在2005年的时候差幅达到了29%。贸易顺差的幅度增大,开始让欧洲各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四、新普惠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如此的经济势头下,中国的出口贸易已经在欧盟甚至世界发达国家的眼里被视为严重威胁到其本国企业和就业压力,致使欧盟不断调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 从1996年开始,欧盟相继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而在此次的新普惠制调整后,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则将从名单中消失,出口工业品中的化学品、鞋类、玩具、家具、玻璃及陶瓷制品、皮革及皮毛制品、游戏及运动用品等均已不再享受欧盟普惠待遇,机电产品、塑料和橡胶、纸品、钟表等商品关税受惠度大幅降低,相关产品享受的优惠关税将相对减少95%,按照进口国平均减免关税5%计算,中国企业将多缴纳进口关税达35亿美元,相关出口欧盟的平均成本将增加5%左右。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90%的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将获得零关税待遇。而泰国的虾和印度的纺织品服装进入欧盟时的关税税率,将由现在的12%分别降至4.2%和9.5%。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鞋类税率由现在的17降至13.5。2002-2008年累计出口主要商品金额不去年同比增长%主要商品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2.230.824.322.918.71521.3鞋类9.916.817.425.314.51615.1家具及其零件35.436.239.432.826.929.323.3塑料制品18.820.925.422.9188.81.6游戏机82.229.411.949.2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由数据可知,欧盟对中国实行新普惠制之后,被取消给惠的商品如纺织类,鞋类,家具,塑料制品和游戏产品在2005年以后均明显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游戏机的出口额从82.2%急剧减少到29.4%,虽然在08年的时候有所回升,但相对于05年的比例仍是令人担忧的。鞋类和家具的出口金额与去年同比增长的幅度都比较平稳,但也在05年处形成分水岭,到2007年小幅上涨之后又有下跌趋势。塑料制品自2004年以来的同比增幅不断下降,从04年的25.4%至08年的1.6%形成极大 对比,可见普惠制度的改变对塑料制品的影响着实不小,并且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仍未恢复过来。纺织品在此次“受限”中在国内引起的反响最大,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已经占到欧盟市场的32%,因此中国纺织品毫无疑问的被“毕业”了,关税水平将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如果出口欧盟的纺织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不变,2005年底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损失有媒体已经计算过是1亿美元。但是从数据的平稳度来看,显然新普惠制对中国纺织品行业造成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它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中国产品已经有了它的特色和特有的竞争优势,中国政府对外商的友好态度和中国企业界与外商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友谊以及利益共同体并不是一个政策的变化就会销声匿迹的。欧盟一提高关税,中国产品在欧洲的经销商,会想尽办法保持他们原来拥有的市场的。事实上,提高5%的关税,摊到单件产品上,实际价格并不是很大,生产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能共同消化的。2002-2008年全国出口额统计数据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国出口额3255650143837082593368637619991496907284121801452150233095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减34.65%35.36%28.42%27.18%25.69%23.3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根据2002-2008年全国出口额的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居全球第五位,2003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增加了34.6,达到4384亿美元,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第四位。2004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仍然在高速增长,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做了很好的铺垫,虽然其中有着很多的隐藏危机,表面的数字攀升还是起积极作用的占大多数。但是自2005年新普惠制度的修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增长度总体都呈下降态势,即使仍有5大类20章的产品还未到“毕业”的时候,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便是中国总体的出口额增长幅度在逐年减少,欧盟的做法无疑是对中国的产业化经济的发展的一记当头棒喝。5、 中国方面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经济不应该一味地依赖所谓的普遍优惠制、最惠国待遇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政策来体现我们的发展水平。普惠制的重大修改,给中国企业的不仅仅是压力,也是一种机遇。欧盟实施新的普惠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来自欧盟内部的企业。正是欧盟与中国的同类企业竞争不过了,所以才会要求政府出台新普惠制的。因此,中国企业与欧盟企业的合作前提是仍然存在的,如果中国企业能够与欧盟企业进行全面的合作,那么对中国企业的提升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欧盟产品的品牌、企业的研发能力、设备的先进程度,都比中国企业要好,但他们的生产成本高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竞争弱势。在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