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格式说明范文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表平声,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说(待续)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中)转 有的联家将强弱相当或概念相当作为对联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认为并不恰当因为强弱相当只是在内容相关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内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对仗就越工如果上联太强而下联太弱或者下联太强而上联太弱其对称性就会受影响因此强弱相当主要涉及对仗的宽工问题同样概念相当也只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这也只是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如“有”对“无”、“真”对“假”、“生”对“死”、“聪慧”对“愚痴”等,就属于工对 总之对联格律六要素关系到一副对联是否成其为合格对联的问题对此楹联界还是有必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并明确加以界定 作者认为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要素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待续)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下)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重难点自考专业(市场营销学)试卷带答案(B卷)
- 在线镀膜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庆市铜梁区2025年选聘区外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考试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夺冠】
- 大型超市数字化进销存解决方案协议
- 咨询工程师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环保公司专题会议执行细则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助听器验配师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政治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政治试卷(含答案)
- 培训班老师规矩管理制度
- 炉窑公司现场管理制度
- 无人车项目计划书范文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