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考点视角】 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正确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案例导学】 案例: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 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 论文及坡,公叹曰: “ 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 也 !” 崇宁、大观 间,海外诗 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而人或谓之不韵 。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XX 年江西) 注释: 欧阳公:指欧阳修。 棐 (f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气索:气短。 不韵:不雅。 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思路点拨 2 / 7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 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 “/” 直接划分节奏。这是一道主观题。 我们平时说话、读文章时往往会在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有时还会在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如 “ 吴承恩的西游记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 ” , “ 吴承恩的西游记 ”是主语部分, “ 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 ” 是谓语部分,在这两者之间要作停顿。古人说话也是如此, “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 这一个句子可分为两部分, “ 落笔 ” 是主语部分,指苏东坡一挥而就的诗文, “ 辄为人所传诵 ” 是谓语部分。 答案落笔 /辄为人所传诵 变式训练 1请在划线句子的适当位置 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2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在其后面画 “” 。 ( 1)前后类 /如此() ( 2)后生 /不复有 /言欧公者() 3 下 面 句 子 朗 朗 节 奏 划 分 正 确 是 一 项是 ( ) A一日 /与棐论 /文及坡 B汝 /记吾言 c禁愈严 /而传愈 /多 D海外 /诗盛行 4 下 面 句 子 朗 朗 节 奏 划 分 错 误 的 一 项3 / 7 是 ( ) A世上人 /更不道 /著我也 B便 /自觉气索 c是时 /朝廷 /虽尝禁止 D 而人 /或谓 /之不韵 解后交流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下面祥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 划一划二不划三 ” 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 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 1:后生 /不复有 /言欧公者 “ 后生 ” 主语, “ 不复有 ” 谓语, “ 言欧公者 ” 宾语,停顿4 / 7 两次。 例 2:苟全 性命 于乱世 “ 于乱世 ” 是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 (三)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遇上表示假设、转折等连词,如 “ 若 ” 、 “ 而 ” 、 “ 然则 ”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 “ 故 ” 、 “ 是故 ” 等,或句首发语词,如 “ 盖 ”“ 夫 ” 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停顿。 例 3:向 吾不为斯役 “ 向 ” 表示假设,翻译成假使、如果等。 例 4:禁愈严 而传愈多 “ 而 ” 表示转折,翻译成可是、但是等。 例 5:故 为之说 “ 故 ” 表示总结性词语,翻译成所以、因此等。 例 6: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 “ 盖 ” 句首发语词,表示引出议论。 (四)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 “ 活用词 ” 之前要停顿。 例 7:可 /以一战 “ 可以 ” ,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 “ 可 ” “ 以 ” ,意思是 “ 可以凭借(这一点) ” ,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 “ 允许 ” 的意思。 5 / 7 例 8:其一 /犬坐于前 “ 犬 ” 名词作状语,翻译成 “ 像狗一样 ” 。 (五)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保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例 9:一日 /与棐论文 /及坡 “ 一日 ” 后面省略了 “ 欧阳公 ” 字。 例 10:余闻之也 /久矣 语气词 “ 也 ” 表示提示,让读者换一口气来读。 例 11:悍吏之 /来吾乡 “ 之 ”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结构助 词,表示舒缓语气。 (六)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例 12:士大夫 /不能诵坡诗 “ 士大夫 ” 是专有名词,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这里只总结出了朗读停顿节奏划分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仅凭这些方法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整体感知全文,多读、多品、多悟,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加上我们掌握的基本技巧,中考划分节奏定能胜利过关。 6 / 7 【课后巩固】 曾子 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 邑 焉,曰: “ 请以此修衣。 ”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 “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曾子曰 :“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 “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选自说苑)( XX 年济宁) 注释: 曾子:名参。 致邑:给一座城。 1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一处停顿。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下面给 “ 曾子衣敝衣以耕 ” 划分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 /衣敝衣 /以耕 B曾子衣 /敝衣 /以耕 c曾子 /衣敝 /衣以耕 D曾子 /衣敝衣以 /耕 3下面的划分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能勿畏乎? B先生非求于人 c受人者畏人 D请以此修衣 4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 “” ,错误的打 “” 。 普君使人往致邑焉( ) 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7 / 7 5请为下面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两处)。 反复往又不受。 6(创新题) “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 这个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吗?为什么? 附: 答案 变式训练答案: 1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2 ( ) 3 B 4 D 课后巩固答案: 1参之言 /足以全其节也 2 A 3 D 4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