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市中区沙河子小学 一、教学内容: 本组由课文四篇组成: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谈礼貌。爱如茉莉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月光启蒙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谈礼貌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三篇课文的特点:1、都是叙事文。2、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还有练习五和习作五。二、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理解由生字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部分。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家庭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深意。4、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5、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6、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7、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8、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48个生字,其中1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部分。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难点:1、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2、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4、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四、课时安排:17爱如茉莉2课时 18月光启蒙2课时19我和祖父的园子2课时 20谈礼貌 2课时 练习五和习作5 6课时17、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茉莉、幽、缕”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搜集自己家里爱的细节。4、形式训练:关于爱的比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课文在字里行间揭示的真爱。难点:理解“真爱就像茉莉”。这种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情感理念。三、教具准备: 1、歌曲好一朵茉莉花。2、多媒体课件四、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法、感情朗读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有的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人心;有的爱如炎炎的夏日,热情似火;有的爱如连绵的秋雨,缠缠绵绵;有的爱如轻盈的冬雪,洁白纯净。今天我们就走进那如茉莉般洁白纯净、芳香宜人的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感受茉莉,初识特点。1、(多媒体播放茉莉花图片,配乐萨克斯茉莉花)观看后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说一说)。是啊,茉莉是那般的素雅、清香、默默无闻,可是却让人时时忆起。2、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茉莉呢?指生: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爱如茉莉 弥漫 诗意教师随机板书: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三、小组学习,检查预习。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小组内展示一下预习的情况(生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个别词义,读课文,交流读书收获。)四、汇报交流,全班展示1、出示词语,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出示:掏 咽 怔住 恬静 清醒含笑 揉揉胳膊 手脚麻木睡眼朦胧 蹑手蹑脚布满血丝 打哈欠 洗漱(1)指名来读,可以横着读,也可以竖着读。(2)谁来读读第一组词语?“怔住”是什么意思?(3)第二组词语谁来读?从这些词语当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那么这组词语该怎样读好?读。(4)读了第三组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谁再来读读这组词语?2、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读课文。3、 指组汇报读书收获。(包罗万象的知识)五、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1、汇报交流解决部分浅显的问题。2、筛选提炼出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心问题)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的?五、总结:下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自主学习。课前播放歌曲茉莉花。1、导入:在这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上午,浸润在优美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继续学习(生齐读)爱如茉莉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现在大家回顾一下:出示解决训练单,回顾课文内容。一、相信你最棒!(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茉莉 掏出 哈欠 揉眼 胳膊 静谧 朦胧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蹑手蹑脚二、闯一闯,你一定能过关!(课文回顾)。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谁能用文中的词描述一下茉莉花的特点 。 -指名说(学生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过渡:生活中有一种爱也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感人至深。二、感悟细节,品味爱的真谛。(一)这种爱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可以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二)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来品味父母间那份情感,那份爱。1、指名读课文617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哪些细节打动了你?2、出示学习小提示:(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1)文的617小节,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画出来。要读出你的感情,写出你的感动。(2)小组互动 交流读书感受。(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请同学们选择一处最感动你的细节,把它读给大家听。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动。多媒体展示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爱?说说自己的体会。(交流感动-(感情读书)预设:2、在妈妈眼,自己的病跟这顿饺子相比,哪个更重要?3、小结:普通的饺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无奇,却饱含着妈妈对爸爸真切的爱。4、同学们你们知道爱是什么了吗?(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多媒体展示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1、感受到谁对谁的爱?从哪里感受到的。2、从“直奔”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爸爸当时心里很急,很担心)你真会思考,我们读书还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你能把爸爸这急切的担心给读出来吗?(感情地朗读)预设: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的?(自由畅谈)3、小结:是啊,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虽然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让人感动。多媒体展示细节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他们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再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预设:1、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度?(爸爸的叮嘱、恬静的微笑、紧握)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2、大家想一想,爸爸睡着了,怎么还会“紧”握呢?一个“紧”字告诉了我们什么?(爸爸时时刻刻在照顾着妈妈呀!) 体会“探”的妙处。(阳光仿佛也动了情,轻轻地怕打破了这份宁静。人有情景有语。) 3、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静静地感受这馨馨的一幕!指名读齐读。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忍心打扰吗?所以我们应读得轻柔些,哪位同学愿意试试。6、小结: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多媒体展示细节4:似乎是我把我拉了出去。自由谈感动。小结感情读:真爱无言!你们看,爸爸的动作是多么的轻巧!爱是什么,爱就是爸爸那蹑手蹑脚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读这段话,千万别惊扰了妈妈的甜梦。多媒体展示细节5: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1、“布满血丝、边打哈欠边说”体会到什么?A、 指名交流感受B、 妈妈睡着了吗?(“清醒含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个姿势保持了一夜,直至手脚麻木,本应很痛苦,为什么会含笑呢?三、创作诗歌,升华爱的理念1、细微处体现真爱,对话中洋溢着真情。目睹这众多温馨的细节,作者觉得病房里的茉莉显得-(引导读)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出示:在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2、是什么钻到了我们的心中?(是爸爸妈妈之间那简单却又真切的爱钻进了我们的心中。(板书:简单 真切)这种爱正如茉莉般(师指板书引说: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3、是啊,打动我们心灵的不仅仅是洁白纯净、清香怡人的茉莉花,更是父母间如茉莉般的爱,所以作者从心底发出了感叹大屏幕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感情齐读)四、升华体验情感。 1、真爱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间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在妈妈的心中,真爱如茉莉。同学们,以现在的年龄,如果让你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2、大家的比喻丰富多彩,在李老师的眼里爱是什么呢。(出示小诗配乐)指名读一读。3、爱在你的家里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名说一说)4、出示:温馨提示。五、拓展延伸,延续爱的温暖 1、(配乐师深情总结:冰心奶奶曾经说过:“有爱就有了一切。”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雨露,爱,让我们的生活温馨无限。本文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就像这平淡无奇的茉莉一样虽简简单单却真真切切!这种爱怎能不感染我们?让我们默默地把这洁白纯净、平淡无奇、却又幽香缕缕的真爱埋藏在心中,去做一个懂得爱并乐于付出爱的人!)自由选择:用心品味一天生活,寻找这一天中你付出的真爱或你收获的真爱,并将这份真爱铭记于你的记忆深处。收集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在班级开展“爱,就在你我身边”的主题读书活动。板书设计:22 爱如茉莉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真真切切 幽香缕缕教学反思:18、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读10至15遍课文,自主质疑,完成预习2、搜集有关孙友田的资料。教师准备:1、充分读熟课文,认真解读教材,做好五备。 2、制作教学课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我们的老朋友孙友田写的与月亮有关的文章。为什么说是老朋友呢?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师简介诗人(出示幻灯片)、这次孙友田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叫做月光启蒙(板书:启蒙,指导学写“蒙”字提醒下面有两横,读准字音)。齐读课题。理解:“启蒙”:谁明白什么叫做“启蒙”吗?(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如从字面上理解、结合生活理解、查字典理解等)那么“启蒙老师”就是(学生自由说)能告诉我你们的启蒙老师是谁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词义)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是谁给了他启蒙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评价阅读,检查效果(检查读书后及时评价,得出等级。1、巡视学生间相互检查读书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2、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指一小组汇报。范写“割、筛” (1)出示第一组:篱笆 凤凰 嫦娥 荆草 箔篮学生开火车读,正音,说说这一组词有什么共同点?(每个词中的两个字部首相同,组合的机会多,词语意思与他们的部首密切相关,便于记忆)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课文中就有很多(洗澡 梧桐 吟唱 沉浸 狸猫 谜语 莲花 蜻蜓 狼狗 河流 芬芳 海洋)教师小结: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奇妙,长得相似但是意思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另一个词了。(2)出示第二组词:莲花落 混沌 亮堂堂 筛大米 娘俩 这组词是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最容易读错的,谁来试试?(学生练习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字音变调)(3)出示第三组词:动听 明快 流畅 含蓄 幽默风趣指名读词语,这些词语和课文中的什么有关?(民歌民谣 )谁能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段话?(学生自由说,能用上几个词就用几个词,越具体越好)3、指一小组同学汇报读课文,生成问题(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3)、说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4、教师总结,筛选问题:对本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为什么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五、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重点指导:“蒙”字要写得紧凑,秃宝盖下面有两横。“嫦娥”女字旁要写得挺拔,不能倒下来。六、布置作业:1、多音字组词(查字典,看看下面的字有几个读音,分别是什么意思,再组词)奔 落 混 长2、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尝试着写写童谣。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1、交流收集的民歌民谣。2、读民谣: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茶还茶 牛耕田,马食(吃)谷,穷卖命,富享福,爷食骨头儿食肉 。雅庄山背阔洋洋,黄泥浆水洗衣裳,天雨像个太平洋,天旱像个飞机场。 雅庄是个好地方,黄泥山上变粮仓, 茶糖作物满山岗,人民生活大变样。 2、 出示课文插图:你能描述看到的画面吗? 3、过渡:多么温馨美妙的夜晚啊!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为什么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二、精读指导,感受“启蒙”1、在作者看来,童年的夏夜是怎样的?(引读)轻声读读第一自然段,把美妙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这月色多么让人陶醉,母亲在柔和的月光下,用什么方法对我进行启蒙的?(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3、读唱歌谣部分,(放歌谣录音)(1)听完歌谣,你有什么感受?(2)谁来给我们读读第4小节。 三月的和风吹来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又是怎样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得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吗?(指名读、齐读) (3)母亲的歌谣轻轻的、柔柔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歌谣。(自己先试一试、再指名读)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这时小院(引读:立即飘满她了那芳香的音韵。) 这里的芳香的音韵你怎样理解?(a歌谣节奏感强、对仗工整、讲究押韵,听起来十分动听。b母亲嗓音甜美,轻轻的吟唱,带给我一种享受,就像花草的芬芳令人愉悦。)()看着美丽的月色,听着这芳香的音韵,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你会想些什么?(a抓住“深情”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对故乡的爱。b理解歌谣体会母亲的勤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 母亲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又十分勤劳,那我们的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告诉大家这是为什么吗? (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指名读。 这句话中有两个相同的字(长),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生长 创造、流传)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人们日子清苦,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创作流传了丰富的歌谣。家乡的歌谣是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 (7)、 母亲会那么多的歌谣,通过传唱,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自己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混沌”什么意思?(板书)“豁然开朗”又是什么意思?(板书) (8)、听着母亲的歌谣,我的一颗混沌的童心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我。) 过渡:是啊,母亲就是这样用民间流传的歌谣,把对我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为我打开了(引读)民间文学的宝库,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难道让我沉醉的仅仅只有歌谣吗?还有神话故事。5、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引读讲故事部分)(1)那母亲还会给我讲什么故事呢?(2)从故事中,你们都懂得了些什么呢?听着这些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心想,母亲竟然知道这么多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我不禁抬起头来,此时引读并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美丽圣洁,有如玉石雕像。 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过渡:我正望着母亲出神,幽默风趣的童谣一下子又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了人间。6、你喜欢这些童谣吗?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并想想为什么这一首最吸引你。交流:读出童谣明快的节奏和风趣幽默,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7、听着活泼明快的童谣,我还有睡意吗?分角色读1013自然段 母亲给为什么给我猜谜语,这里又给了我怎样的启蒙呢?8、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9、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题目叫月光妈妈,是这篇文章的原文。读完后我还想听听大家的感觉。交流感受:对母亲的感恩深情。味是苦的:一个爱自己,给自己曾经多少童年欢乐的母亲就这样老去了。我多想抹平你额上皱纹,我多想唤醒你的记忆,答应一声儿子声声叫唤。10.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 从这几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表达怎样的感情? (2)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 你能用排比句的形式,结合课文,表达对母亲的这种感激之情吗?感谢您,母亲,是您 ; 感谢您,母亲,是您 ;感谢您,母亲,是您 ;这就是母亲对我的启蒙!(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深情地读读最后一自然段。11、交流对题目“月光妈妈”的感悟: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A、和月光溶为一体的玉石雕像。B、在月光下给了我多少爱,如月光般柔情的母亲。三、总结全文,活化“启蒙”随着时光的流逝,什么都会慢慢地淡去,只有那美妙的夏夜,皎洁的月光,母亲对我的启蒙,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为伟大的母亲,记住她在美丽的月光下对我的启蒙。四、作业:每一位母亲都与孩子心连心。每一位母亲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写一写,在你的成长中,母亲给过你怎样的启蒙?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完成作业。(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板书: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展开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猜谜语 教学反思: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精读课文,体会文中小姑娘的顽皮可爱和浓浓的祖孙情。2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三、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2、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走近萧红。1、师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联系课后作家卡片,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2、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板书课题 读题过渡: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和祖父的园子。(二)小组合作,自主交流。创设合作学习情景。1、教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让小组成员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2、并评价小组活动结果。3、深入各小组,倾听小组内同学的交流,随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三)小组汇报,走进园子。1、学生汇报2、检查自读:(投影)读一读,联系课文或经验理解。蜂子 蝴蝶 蚂蚱 蜻蜓 倭瓜 韭菜 谷穗 谎花 瞎闹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预设:(大家看这些词,那个词你不理解意思?请提出来)蜂子,好,让我们看课文插图,谁能找到蜂子?生找到了,说就是蜜蜂。对,就是蜜蜂,因为作者是东北人,她的家乡话称蜜蜂为蜂子。生:蚂蚱我没见过。师:那让我带你们去看看蚂蚱,出示蚂蚱图片。生:我不知道倭瓜是什么瓜?师:哪位同学通过预习指导吗?生:我查了资料,倭瓜就是我们说的南瓜。师:对,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指导写字。(穗 抛 瞎)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读音。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浏览课文,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分别是第2、13节和第3至12节。3、总结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都做了哪些趣事?教师总结:祖父的园子是是“我”的福地,是“我”童年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五)作业布置:1、推荐读萧红的呼兰河传。2、默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品“趣”。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爱唱歌,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童年。一曲欢快的童年,让我们勾起了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看看萧红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1、生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本篇课文,谁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生答)3、我们上节课留下的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生答)过渡:作者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绕的园子。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4、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二、进入文本,品味“有趣”。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思考: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2、汇报交流,相机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看到你们好多同学边读,脸上边露出会心的微笑,相信你们一定读出了自己的乐趣,来,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相机板书:快乐)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学习第4自然段: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学习第11自然段: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的,还有的想到学棋这个故事的。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自由)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学习第13自然段。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句式一样,一些词重复出现)(适时点出红字)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园子里植物和小昆虫的自由和快乐)。再找一找,在13小节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本段共有三句反复的句子),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还是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师小结: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你能美美地把一段读一读吗?老师给你配上音乐。(配钢琴曲秋日私语)听着你的朗读,真想拥有这自由美好的园子,假如我们就是这园中的一只蜻蜓,一朵花,一棵树来讲述你的自由和快乐。我是,愿意就。 三、再入文本,品“爱”。1、出示自读要求。思考: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 答案可能一:拥有生机勃勃的园子;答案可能二: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答案可能三:拥有祖父的爱。 四、总结延伸。祖父的爱在萧红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出示茅盾的语句)。萧红就这样,在祖父无微不至的爱中睡着了,她做着一个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个答案你们就自由地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五、布置作业。课后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美美地写下来,读给同学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六、板书设计: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快乐 自由 爱教学反思:20、谈礼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中三个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说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2.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文明在哪里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 谈话导入1、 讲礼貌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哪位同学来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学生谈)大家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怎么谈的。2齐读课题。二、评价阅读,检查效果1检查一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一小组汇报。 yu xin ji f xi 岳 嫌 纠 傅 谐咳嗽 校(jio)场 彬彬(bn)有礼 牛皋(o) 耐(ni)心(2)学生说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3)教师提醒易读错的字音:咳嗽(轻声) 校(jio)场(4)教师范写重点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嫌:右半边的“兼”,傅:上面是杜甫的“甫”,下面是“寸。”描红这两个生字2检查学生读课文指一小组同学汇报读课文。看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了。(检查读书后及时评价,得出等级)三、小组合作,自主交流1、教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1)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这句古训的意思。(2)思考为了说明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列举了哪三个故事请同学们找出最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2、深入各小组,倾听小组内同学的交流,随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情况。3、并评价小组活动结果;四、小组汇报,生成问题1、谈谈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理解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要态度粗暴,也不要出言不逊君子:有道德的人;失色:态度粗暴;不失色:彬彬有礼。“出言不逊”是什么意思?(说话不客气)句中那个词语表示的是“出言不逊”?(失口)教师小结: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注意自己待人时的态度和语言。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给每个故事起个小标题,读读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每个故事告诉了什么问路事件、乘车事件、刮脸事件3、说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解决。对本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生成的问题:为什么说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生字词巩固,学生描红、临写。3课后能搜集一些关于礼貌的格言或名人名言。第 二 课 时一、导入新课我们祖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早在古代就有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谈礼貌,齐读课题。二、复习回顾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咳嗽 校场 牛皋 耐心 纠纷 嫌弃 呔彬彬有礼 离蹬下马出言不逊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2、回顾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回顾上节课留下的问题:为什么说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者为了说明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三个事例 问路 乘车 刮脸(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故事体会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抓住人物的动作、说话的神情、语气,圈圈画画,并在旁边简单记下自己的感受,小组内交流。2、试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自学,在交流)学生根据学习小提示先自学故事,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学生学习。四、 小组汇报交流故事。师过渡: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礼貌的故事,先让我们来看看说岳全传重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一)交流故事一。问路。1、牛皋是怎样问路的?他的态度和语言各是怎样的?(态度:在马上吼道;语言:“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2、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听了牛皋的话,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想而知,牛皋问路的结果是?(没问到路,反而被骂) 3、那岳飞问到路了吗?为什么?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归并到态度和语言) 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而岳飞非常有礼貌,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个人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教师小结过渡:确实“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告别古人,穿越时空,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故事。 (二)、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乘车。-1、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结果怎样? 小朋友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抓住“连忙抬起脚”,“您”体会小朋友讲礼貌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 说:“没关系。”结果: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3、找两个同学通过朗读把他们的礼貌对话读出来。4、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齐读) 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普通的人如此,在礼貌待人方面伟人周总理又做了怎样的榜样呢。 (三)继续交流(第3个例子)理发。 1、发生的事情:一次刮脸时,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 两人的表现: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并说:“这不能怪您躲的快哩!”结果:朱师傅很感动。2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 从这件事中作者体会到:礼貌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3、齐读后教师小结: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礼貌语言的使用。第二到四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古代的人、现代的普通人和伟大的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淀高中二模数学试卷
- 中国台式拉伸放大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多功能电力分析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江苏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2021-2026年中国报警流量计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4年湖北烟草考试真题
- 简单高中数学试卷
- 海安一模初中数学试卷
- 中国口服美容用品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球墨铸铁类管道配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消防重点单位“六加一”工作档案各类记录表
- 安装纱窗工程合同协议书
- 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申请书(个体设立表格)
- 单位犯罪授权委托书范本
- DL∕T 748.2-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 非婚生子放弃抚养权协议书范本
- 2023年淮北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代谢性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24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题
- 上海市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样本(2篇)
-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