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最新观点ppt课件_第1页
心肺脑复苏最新观点ppt课件_第2页
心肺脑复苏最新观点ppt课件_第3页
心肺脑复苏最新观点ppt课件_第4页
心肺脑复苏最新观点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ICU,1,一、心肺脑复苏概念,心肺复苏(CPR)用人工的方法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尽快建立呼吸与循环,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为进一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脑复苏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跳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已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心肺复苏是脑复苏的基础,而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2,心肺脑复苏的内容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3,二、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的直接原因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其中以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心血管方面的病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其他如心脏的大血管的严重损伤、各种先天性心脏异常、急性心肌炎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心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非心源性因素呼吸系统呼吸衰竭、窒息、肺挫裂伤,COPD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和全身性各种可导致严重脑损伤的病变。麻醉意外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严重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高、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酸中毒等。其他特殊因素淹溺、创伤、意外电击伤、意外低温、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安定等、妊娠期心跳骤停,5,三、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跳骤停时,血流停止。脑组织对缺氧、缺血最为敏感,所以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的最早和最为显著。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2大动脉搏消失,测不出血压3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濒死呼吸),心脏骤停30秒内4心音消失5瞳孔散大6皮肤苍白、发绀,6,生存链,7,四、基础生命支持,步骤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的建立D除颤,8,五、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呼吸骤停心跳骤停,9,六、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基本步骤:口对口呼吸复苏和胸外按压(一)气道病人无反应,判断有无有效呼吸。病人置于仰卧位并保持气道开放,否则难以评估呼吸。1.安置病人体位仰卧于硬平的表面2.救援人员的体位位于病人一侧,取易于呼吸复苏和心脏按压的位置。3.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改良性下颏前冲手法,10,11,12,(二)呼吸1、评估判断是否为呼吸缺失或无效呼吸。观察病人胸部:听呼气时有无气体流出的声音,看有无起伏,感觉有无气体的流动。评估时间不超过十秒(10011010).,13,14,2.恢复位,15,3呼吸复苏,16,吹气时应保持病人的气道开放并捏紧鼻子,以防吹入气体从鼻腔漏出。用嘴唇紧密封住病人口腔,用一秒进行吹气,应确保每次吹气时病人的胸部有可见抬起。如吹气未成功,应调整头部位置再次吹气,若调整后仍未成功,应按气道异物梗阻解除的方法实施急救。,17,单纯呼吸复苏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当按压与通气同时进行时,应在30次胸外按压后给与两次吹气。第二次吹气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手臂离开胸壁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气管插管完成后,则不需中断胸外按压来进行通气,即一人可持续不间断地以100次/分的频率实施按压,另一人以810次/分的频率提供呼吸复苏。,18,(三)循环1.评估检查循环征象。检查颈动脉波动:将一手放于前额以保持头后仰,另一手定位气管,并用23指轻轻向同侧移动直至到达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纵沟内,此过程应为轻柔地触摸而不是用压迫的力量。判断十秒脉搏不存在,应开始胸外按压。2.胸外按压在病人的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放置救援者的一只手,将另一只平行放于第一只手的上面。手掌的长轴应位于病人胸骨的长轴上。以保持对胸骨的足够下压力量,减少骨折的可能。为保证按压的有效,应用力、快速地压,频率100次/分,深度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允许胸廓的完全放松。为保证效果,应每两分钟更换一次按压的人员,避免按压者疲劳使按压质量与频率下降。,19,3.确保按压有效的注意事项1肘部固定,手臂伸直,肩膀应超过手部,以使每次的按压能垂直往下2按压时应是成人的胸骨下陷3.755厘米或胸廓前后径下陷1/31/2,使其引起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20,4胸外按压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与胸骨分离、剑突断裂、张力性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破裂,21,七、其他心肺复苏方法,(一)单纯按压式复苏(二)咳嗽CPR(三)插入腹部按压式CPR(四)开胸CPR(五)胸阻抗限制阀装置(ITD),22,八、抢救药物,(一)药物1、血管加压剂肾上腺素、阿托品2、抗心律失常剂胺碘酮、利多卡因3、碳酸氢钠(二)给药途径1、外周静脉2、中心静脉3、骨髓腔途径4、气管插管,23,九、复苏的有效指征,1、颈动脉搏动每一次按压均可扪及颈动脉搏动,说明按压有效。2、瞳孔如瞳孔有大变小,对光反射从无到有从迟钝到活跃,说明复苏有效。3、脑组织功能逐步恢复的迹象A、病人开始挣扎B、肌张力增加C、吞咽动作出现D、眼球自主活动E、自主呼吸出现并逐步规则和加强,24,十、延续生命支持与复苏后管理,(一)循环功能支持(二)呼吸功能支持(三)神经功能支持(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与并发症防治,25,总之,加强复苏后管理能明显减少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的潜在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