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教案护理系ppt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教案护理系ppt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教案护理系ppt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教案护理系ppt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教案护理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术,1,心脏骤停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发病或受伤后,24H内的心脏停搏(75年,日内瓦)美国心脏病学会:冠心病发病后1H内心脏停搏,为心脏骤停邵孝: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2,慢性病患者(癌症消耗)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应称为“心脏停搏”,非“骤停”是必然结果,应归于“生物死亡”,无法挽救心脏骤停,病人处于“临床死亡”,积极抢救,可能有效.本质上不同,3,“生物学死亡”病人由于缺氧而致的永久性脑死亡,无法挽救,不可逆转.“临床死亡”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可以逆转,防止,4,复苏的目的,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挽救生命。CPR,CPCR,5,时间就是生命,常温下,心跳停止3s感头晕、黑朦5-10s者由于脑缺氧晕厥,15s引起抽搐,称Adans-stokes综合症,如不及时恢复,可进入持续昏迷状态。正常体温时,心肌和肾细胞的不可逆转血损伤阈值约为30min,肝细胞约为1-2h。肺由于氧可以从肺泡弥散至肺循环血液中,故可维持较长时间。大脑4-6min,小脑10-15min,延髓20-25min,不可逆损伤死亡。,6,时间就是生命循环停止46min大脑即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7,呼吸心跳骤停的表现,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瞳孔散大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综合性判断,可先判断意识,此后再作进一步判断,8,呼吸心跳骤停的表现,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音消失,心电图所示,9,意识丧失的判断,意识丧失:边摇晃边呼叫(如:同志,你怎么啦?醒醒啊!),掐人中,合谷穴,病人均无反应。呼吸停止:面部、耳部对着病人的鼻腔、口腔、感觉无气流溢出和气流声音,视胸廓无起伏现象。,10,触摸颈动脉(位于颈中线环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中点处)搏动消失,即可判断心跳停止。,11,瞳孔的观察,瞳孔的散大:直径大于6mm,提示心跳停止已超过4560秒钟。对光反射消失,未扩大,并不能除外心搏已停,瞳孔曾动过手术,或为严重的有机磷中毒注意:大剂量应用阿托品可致瞳孔的散大,白内障影响瞳孔观察。,12,如心脏停止在极短时间内,即以拳猛击胸骨下段。举拳高于胸壁2030cm,连击23次后,触摸颈动脉。,13,注意,最好是在监护之下,勿把室速捶击成室颤频率极快的心动过速,或意识未完全丧失的患者,不应施行捶击复律,14,紧急呼救,请求帮助,15,呼救目的,叫人帮忙,一人做心肺复苏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劳累后动作走样,影响心肺复苏效果。,16,复苏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去枕,硬地面、木板床上两腿可抬高2030度保护颈部,17,复苏体位,病人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解开衣领上衣。取下活动的假牙,有时假牙有利于人工呼吸。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使头尽量后仰,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18,舌肌和会厌后坠阻塞气道,19,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20,开放气道的四种手法,仰头举颏法舌颏上提法托颌法仰头抬颈法,21,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法仰卧压胸法俯卧压背法现场抢救首选口对口人工呼吸牙关紧闭者可对鼻吹气抢救溺水者选用俯卧压背法,22,畅通呼吸道仰头举颏法,23,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以畅通气道,并立即施行人工呼吸。,24,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一: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进行。,25,26,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二:另一手捏闭病人的鼻孔(捏鼻翼下端)术者深吸气,将口紧贴并包住病人的口吹气吹气快而深,直到病人胸部上抬时。,27,术者口离开,手松开鼻;转头视病人胸部,观察病人胸廓有无向下塌陷,有无气流溢出。,28,术者再深吸气,进行下次吹气吹气2口,每次吹气的时间不少于1秒钟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为002%肺吸收20%,其余80%按原样呼出,29,只要吹出气量较多时,则进入病人肺内的氧气量可达18%,基本够用。产生1064kpa(80mmHg)的肺泡氧张力复苏时,病人的肺处于半萎缩状态,因此,首先给病人肺内吹气两口,扩张肺组织,以利于气体交换。,30,注意点,1.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2.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3.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4.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5.单(双)人CPR时,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口,即30:2,31,口对鼻人工呼吸,32,口对鼻人工呼吸,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改此法开放病人气道,使病人口部紧闭深吸气后,用力向病人鼻孔吹气呼气时,使病人口部张开,以利排气,33,胸外按压术,人工建立循环的方法有二:胸外按压开胸心脏按压在现场急救中主要应用前一种方法。,34,胸外按压血流方向?,胸内压增高,主A、左室、大V及食管所受压力基本同,主A收缩压明显升高,血液向胸腔外A流去.颈静脉瓣作用:阻止血流返流.A对抗血管萎陷的抗力大于V(V壁比A壁薄)A管腔相对较小,等量血液在A中可产生较大抗力,故A管腔在按压时保持开放(胸腔入口处的大V被压萎陷),35,按压时血流只能从A向前流,不能向V流放松时,胸内压可降至零,因而V壁不受压,管腔开放,血液可从V返回心脏.当A血返回心脏时,由于受主A瓣阻挡,血液不能返流入心腔,部分可从冠状A开口流入心脏营养血管,36,胸外按压施加的压力,将心脏向后压于坚硬的脊柱上,使心内血液被排出,流向A.按压松弛时,心脏恢复原状,V血被动吸回心脏.在胸外按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闭合,主A瓣开放.放松时则二尖瓣和三尖瓣开放,主A瓣闭合.,37,胸外按压定位,触及并沿肋弓向中间滑移,38,胸外按压位置一:以一手食指和中指沿患者的肋弓向上滑移,在两侧助弓交界处,寻找胸骨下切迹,即为定位点确定胸骨下切迹。,39,将中指和食指横放于胸骨下且迹的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为按压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的根部,放于按压部位。,40,按压手法,胸外按压,两手手指交叉抬起,41,42,以一手的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根部重叠于下一手背上,两手指交叉翘起,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臂与患者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明显地压下45cm(成人)然后迅速除去压力,使胸骨复原放松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放松时间与按压时间等同平稳、有节律、不间断地按压30次在18秒钟内完成同上法再吹气两口同上法再按压30次按压的幅度:成人45cm.,43,单人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一人复苏时,每胸外心脏按压30次,连续吹气2口,即30:2。,44,单人心肺复苏,45,双人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二人复苏时,一人胸外按压,频率在100次/分,另一人口对口呼吸,频率在10-12次/分,两人必须配合协调,吹气须在按压的间歇时间内完成,一般每按压30次,吹气2口,即30:2。,46,双人心肺复苏,47,双人心肺复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吹气不能在向下行胸外按压时进行数口诀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人工呼吸者与胸外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5秒钟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如胸外按压有效,则应触及搏动,如不能触及,应观察胸外按压者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增加按压深度及重新定位。可以由第三抢救者及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正确。,48,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一:按压时除掌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49,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二: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错位易致肋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50,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三:按压时肘部弯曲,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减弱,按压深度达不到45cm。,51,52,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四:冲击式按压、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五: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53,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六: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七: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较慢,影响了按压效果。,54,胸外按压常见的错误八:两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呈交叉放置交叉放置。,55,婴儿、儿童与成人胸外按压比较,56,畅通呼吸道,57,口对口鼻人工呼吸,58,触摸肱动脉搏动,59,对婴儿用23个手指作胸外按压,60,胸外按压部位,6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心肺复苏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根据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考虑:(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此时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依然跳动,则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按压有效时可测到血压在8/5.33kPa(60/40mmHg)左右;(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病人面色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62,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3)神志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4)出现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5)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则说明复苏无效。,63,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连续进行,在现场抢救中不可武断地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