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1 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节,知道华佗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遇事会想办法的孩子。2 理解各拿一把、晃动、引开等词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过渡: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去当学徒。结果,蔡医生发现华佗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学徒,那么为什么说华佗是个聪明的孩子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二学习第二节1 请一位学生读读第二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蔡医生是怎样考小华佗的?指名回答(贴出两只羊在打架图)2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节三学习第三节过渡:现在,我们也去看看,那两只羊是怎么样打架的。(出示图片)1学生自由读第三节,用直线划出两只羊打架的句子。2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谁也不肯让,斗得很凶。a 凶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厉害)b同桌演一演,看看哪两只羊斗得最凶。教师说旁白c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d指导朗读,读出两只羊斗得很凶的样子。e相信自己能读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读。3 华佗看了以后是怎么想的?找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板书:想硬拉是不行的a 两只羊斗得很凶,如果去硬拉的话,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b过渡:是呀,华佗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他知道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华佗心里的话呢?(读的轻一些)四学习第四节过渡:小华佗朝四周看看,发现不远处有一片碧绿的草地。他眼珠子骨碌一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第4节。1女同学读第4节2 华佗究竟是怎么做的?板书:做3 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句子: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只手各拿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4 用小圆点圈出华佗动作的词语。交流并板书:采来各拿晃动你们有什么问题吗?5 这里老师有几个地方不明白,谁能帮我解决呢?A 华佗为什么采来鲜嫩的青草?(出示实物青草)B华佗为什么两只手各拿一把?如果像老师这样的拿法,好不好?C华佗为什么要在两只羊面前晃动?学生讨论回答E上台做做华佗的动作。6 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结果出示: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齐读句子)引读句子:什么被华佗引开了?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被字句。现在请小朋友看这句句子,读一读,两句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出示: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引读句子:谁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是把字句。7 品尝屋:树被大风吹倒了。()教室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8 朗读第4节,你觉得华佗聪明吗?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华佗采来()的青草,两只手()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两只()的羊被()的华佗引开了。五朗读课文1 教师小结:就是因为华佗小时候聪明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