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非实验设计2跨文化研究设计,1,人类的共性:生存之愿,2,人类的共性:哺育之恩,3,人类的共性:同胞之情,4,Morris&Peng(1994),GangLu(Chinese:卢刚)wasaChinesephysicsstudentenrolledinthePh.D.programattheUniversityofIowa.OnFriday,Nov.1,1991witha.38caliberrevolveranda.22-caliberhandgun,heshotfivepeopletodeathandseriouslywoundedanotherbeforecommittingsuicide.,5,学生的归因:Morris&Peng,1994,onMurder,RatioofAttributions,6,媒体的归因:Morris&Peng,1994,onMurder,RatioofAttributions,7,文化差异的发展心理学研究,8,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Morris&Peng,1994),9,文化与面部表情判断:,10,11,12,13,14,15,16,17,18,19,美国被试的偏好,生活头像分析,20,生活头像分析,亚洲被试的偏好,21,西方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始于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米勒是跨文化心理学的奠基人。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22,心理学家皮亚杰1966年在发生心理学中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提出:“在我们这种以一定文化和一定语言为特点的环境中形成的心理学,如果不以必要的跨文化材料加以参校,就基本上是一种猜想。”,23,一、跨文化研究的含义跨文化研究是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来分别考察各种心理产物、理论和行为模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比较性的检验,从而可以验证这些研究结论的效度,改善研究结果的质量。例,弗洛伊德“恋父情结”。,24,为什么要进行跨文化比较?,著名的美国文化观察家,法国作家,AlexisdeTocqueville,承认在观察美国时,他无时不刻的都使之与法国比较.“没有比较,我的思路无法继续。”“Withoutcomparisons,theminddoesntknowhowtoprocee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5,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26,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2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孔子,Objective,Unconscious,Subjective,28,二、跨文化研究的两种取向文化普遍性取向是将一个文化中的行为与另一种文化或所有文化中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所有文化都适用的有效原则,并确定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意义1.它可以给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提供一种基本的解释,增进人们对人类行为的整体理解。2.通过这种研究策略的实施,可以发展出标准的研究程序和方法,提高研究的技术水平。,29,3.可以作为研究者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因为在研究的初始时,研究者对其他的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这种策略可以提供有效的理论假设。4.普遍性策略在选定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较之深入文化内部进行研究更为节省人力和物力。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30,文化特殊性的取向只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方法、概念和行为解释,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内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意义1.这种研究取向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文化内部对文化的建构方式、文化与行为的联系进行整体的理解。2.研究者不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对象,而是将其本身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因而可以产生对文化的特殊心理体验。,31,3.它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人们的行为,在行为发生的情景中理解行为,在文化生活中理解态度、兴趣、气质、人格、情绪和意志等等。4.如果承认行为与文化的联系,那么特殊性取向真正把心理学建立在了文化的基础上,因为文化是具体的,行为和文化的联系是与具体文化的联系,而不是与抽象文化的联系。,32,跨文化心理学家曾对空间在觉能力进行过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心理旋转”能力比较差,女性比男性更差些。1967年,心理学家舍曼提出“特殊环境说”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男孩子常玩积木和机械模型,从而获得较强的空间知觉能力。然而。1980年贾霍达在非洲一些没有积木和机械模型的地区测验发现,当地人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同样存在着性别差异,从而否定了舍曼的特殊环境说。,33,三、跨文化研究的等值性在跨文化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可比性的问题。而具有可比性的前提就是要有文化的等值性。玛尔帕斯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概念等值性、测量的等值性和心理机能等值性。,34,当测量被用于跨文化研究时,它的主要问题是获得某种文化的有关变量。R.W.布里斯林指出,早期的跨文化研究,常将标准化测验用于不同文化而不注意交叉证实和测量的结构效应,从而导致结论的不公正。后来,研究者找到了替代的办法,也即为另一文化的研究设计一些测量,用以评价一个概念在那个文化内有意义的方面。,35,例如,J.米勒等人由于不满用同样的问卷调查两个国家并计算平均差的做法,因而在研究美国和波兰的专制主义-保守主义的意义时,设计了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他们原可将量表用于这两个国家,然后比较测量的结果;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设计了一些适合于美国和波兰的新测量方法,还鉴别出这两个国家所共有的核心意义。比如,他们发现对于专制主义-保守主义一般概念来讲,有一个方面在波兰比在美国更加重要,包括对通过官僚的或法律的方式而合法化的各级权威的服从程度。由此可见,对任何概念的完整分析,既要求涉及不同文化中的共同方面,又要求涉及每一种被考察文化的独特方面。,36,(一)概念等值性概念等值性指将某种语言表达的概念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的程度。提高概念等值性可采用往返翻译的策略。通常境况下,先由一个双语者将自陈量表从原本语言翻译为译本语言,然后再由另一个双语者将译本语言翻译回原本语言。此外,也可以采用双语双答的方式,即要求一组双语被试(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对两种语言版本的问卷进行作答,然后检验被试在两种版本上反应的一致性。,37,(二)测量的等值性测量的等值性是指用自陈量表测得的数据在心理测量学指标上呈现出一种可比较的模式。这里主要指翻译过来后的量表与原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的一致程度。测量的等值性首先是样本的等值性,不同文化中的被试应当具有近似的背景。a内部一致性系数,项目一总分相关系数,因素分析,38,表5.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表项目相关系数项目相关系数项目相关系数10.402*130.611*250.594*20.658*140.403*260.536*30.454*150.478*270.439*40.649*160.524*280.451*50.653*170.633*290.508*60.708*180.579*300.515*70.651*190.560*310.376*80.527*200.566*320.475*90.585*210.521*330.472*100.575*220.435*340.407*110.510*230.623*350.520*120.595*240.672*360.598*,39,表5.2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CronbachAlpha系数回避焦虑总问卷a系数0.8420.850.886,40,运用AMOS4.0软件,对亲密关系体验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指标如表5.3。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该问卷的拟合效果比较好,结构效度较高,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由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构成的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表5.3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度指数X2X2/dfRMSEANFITLIIFICFI1785.2313.8470.0750.9360.9400.9470.947,41,(三)心理机能等值性心理机能等值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测验、问卷、任务中反映出的行为所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的程度。相似的行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机能或不相似的行为表现出相同的心理机能。,42,43,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44,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童高.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45,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曾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儿童智力只有发展到一这阶段,才能理解数量、空间、重量等方面的守恒,才能理解操作的可逆性。这一理论是否正确,经跨文化心理学加以验证,在世界各地进行测试,证明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具有普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