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A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B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C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D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明发展2.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3史记平淮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该史料可用来研究( )A西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西汉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汉初期封君政治地位低下4白居易观刈麦诗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C小农生活面临的艰辛D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5唐代陈廷章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此文中提到的生产工具为( )A筒车B翻车C龙骨水车D水排6资治通鉴记载,德宗贞元十三年:“置白望(唐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指街巷),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这反映出唐代( )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监管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宫廷的特权现象ABCD7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8宋朝初期出现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这说明宋代( )A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C政府重视商业税的征收D抑商政策被迫完全废除9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10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源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B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C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11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12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明清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B明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手工业发展促进市镇发展D工商业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1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表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有可能出现在( )职业自耕农、地主佃农工人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的关中地区B北宋的东京地区C唐代的关中地区D明代的江南地区14徐光启在海防迂说中说:“厉禁之后又负其资而不偿,于是倭舡至而索负,且复求通;奸商竟不偿,复以危言撼官府,倭人乏食,亦辄掳掠。”据此推断,徐光启认为解决倭患的主要方式是( )A严惩“奸商”B厉行海禁C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D安抚和镇压并有15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C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D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落后16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17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这是由于( )A政府控制手工业的发展B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衰退C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D资本主义萌芽使丝织业快速发展18十六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19某学者写道:“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指(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商业战争D工业革命20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材料说明了( )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B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C西方国家打开中国市场D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世界市场形成21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通过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妇女人格独立地位得到法律确认B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妇女地位C工业革命激发了妇女的参政意识D民主进程激发了妇女的维权意识22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D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231848年,英国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这些条例和组织的出现主要源于( )A城市化进程加快B英国代议制不完善C大工厂制的冲击D工业革命的局限性24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3.35.03.8187418901.75.22.13.5189119001.63.52.64.8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25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B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其中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5分)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统治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材料二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9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4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8(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正财神”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准财神”是刘海蟾,港澳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太白金星”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困惑(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13分)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CADDB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CBBCBAD题号2122232425答案BADBB二、非选择题26(1)手段: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严刑重罚、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同时推行奖励农业的措施;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5分)目的:秦朝时为保证农业的发展,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汉朝则是为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等。(4分)(2)结果: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4分)27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任选一种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注意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性要强。(12分)【答案】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理由: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使整个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