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附件4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户视角姓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51学号:1675127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09年5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一、引言一、引言.2(一)问题的提出.2(二)相关文献综述.21相关的理论研究综述.22相关的实证研究综述.2二、理论框架、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二、理论框架、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3(一)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3(二)研究方法.4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4(一)调研地点的选择和推行新农合的基本情况.41筹资标准.52补偿规定.5(二)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6(三)样本基本情况.6(四)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71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72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83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评价.94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9四、实证分析四、实证分析.10(一)相关变量对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101认知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102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103被调查者个人特征对满意度的影响.12(二)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实证模型分析.171模型选择.172回归分析过程及结论.17五、主要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五、主要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18(一)主要结论.18(二)政策建议.18致谢致谢.1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0附录附录11:调研问卷:调研问卷.2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户视角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指导教师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年起在试点县进行推行,现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户对其的满意度问题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农户视角,抽取了河北鹿泉市3个村庄、178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核心结论:影响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有:性别、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所处的水平、亲戚朋友互助关系。据此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影响因素;农户TheAnalysisOnNewCooperativeMedicalServiceSatisfactionBasedOnTheFarmersPerspectiveStudentmajoringinMarketingCaoFeiTutorLiuHuaAbstract:Thenewruralcooperativemedicalcarewasimplementedinpilotcountiesin2003andithasbeentopromoteaccesstocomprehensivetoday.Alongwiththenewruralcooperativemedicalcareforfurtherreandimprovethefarmerssatisfactionhascauseforconcern.Thearticlestandinginthepositionoffarmersbasedonthesurveyin3villages178farmersofLuquanHebeiProvincesortedoutthesignificantfactorsfromthe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odel.Thencometothecoreconclusions:Factorsthataffectsatisfactionincludethecognitiontheinationonpersonalcharacteristicsoffarmersandtheeconomicsituationofthefamilyandthesignificantfactorsaregenderthehealthstatusoffamilymemberstheeconomicleveloffamilyandthemutualrelationshipbetweentherelativesandfriends.Accordingtotheconclusionsthearticleputforwardsomecorrespondingrecommendations.Keywords:NewcooperativemedicalserviceSatisfactionuationFactorsFarmers2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制度的主要形式,它的发展经历了兴起、衰落、改革再兴起三个阶段。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从一定层面来说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也与我国农村的现状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看病难,农民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现象,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促进城乡和谐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从2003年起,全国各地按照“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的原则开始选择部分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卫生部也于2006年9月27日通报,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开展试点县达到678个,覆盖农业人口2.36亿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6.7%,参合率达到75.6%。无论是从中央的决心和力度,还是实际普及和覆盖的范围来看,新农合将成为我国农村医疗制度的主要形式(吴光成,2007)。那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来成效究竟如何,尤其是农民对其评价如何,这是人们较为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对满意度的研究既是评价新型合作医疗的正确入手点,也为这一政策的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方式对河北省鹿泉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户展开了调查,借以了解当地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现状,并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二)相关文献综述鉴于新农合是我国现在农村最为重要的医疗保障形式,而且现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合作医疗的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学者们新的关注点,但是关于新农合满意度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具体地区展开,因此满意度的数据并不具有普遍性,故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对关于新农合满意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1相关的理论研究综述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新农合满意度的理论研究较少,但是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满意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李宁宁等(2001)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指出自身需求的满意度与环境需求的满意度是社会满意度的两项基本的结构因素。社会满意度与需求的实现与否、需求所处的层次以及人们的预期满足水平等都有着极大的关系。人们的期望标准的建立主要来于两个方面:个体已有的满足水平以及其他团体或个人的满足水平,个体的满足水平如果低于其期望标准则会出现“相对剥夺”感。有关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还是绝对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绝对关系”观点者Veenhoven认为,主观幸福感源自于对基本的人类需要的满意感,而收入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需要,因而低收入是低主观幸福感的原因(Veenhoven,1991);持“相对关系”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收入或其他资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一些相对标准的制约,如生活期望、适应水平和社会比较等(Easterlin,1974),因而主观的经济满意度更能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在以上研究中,虽然未提出测评满意度的经济模型,但是都从需求的角度剖析了满意度的产生及影响因素,并且将研究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层面,对于建立适当的经济模型有重要意义。32相关的实证研究综述(1)关于新农合满意度测评因子的讨论国内学者针对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测评因子。综合文献分析可得出,主要的测评因子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合作医疗的报销方式、筹资办法、补助比例和方法及经办管理机构服务质量,其二是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质量、服务态度、就医及就医后报销的方便度,其三是对合作医疗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等是学者们普遍选择的因子(孙长青等,2007;雷卫河,2006;王峥,2008),这些因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文献中通过上述测评因子测出的满意度来看,获得较低满意度的因素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孙长青等,2007;雷卫河,2006)、报销程序(罗珏等2003)、报销比例(邹积志,2007)。同时也有学者(如孙长青,2007)将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县、乡、村分为三级,就农民对三者的机构质量、服务态度、药品价格、就医及就医后报销的方便度的评价分别进行了调查,突出了三级机构间的对比。王峥(2008)则在普遍性测评因子基础上,提出了住院费用可补偿比率满意度、报销兑付时间及领取方式以及就诊、转诊制度三个个别性因子。(2)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王峥(2008)从个人特征的角度考虑,提出了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三个影响因素,并分析出收入和满意度成负相关性,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对新农合更为认可,文化程度和满意度成正相关性。王红漫(2006)等则从宏观的、客观的角度,提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实施的总体满意度与年龄、政策知晓程度、医疗服务费用、报销情况满意度及主观期望共付率相关。方鹏骞等(2007)也提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不高,根本的原因是补偿标准与农民的期望值之间存在矛盾。此外,在“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明确政府、医疗机构、农村集体与农民的权利与责任,作为处理这四者关系的基础,理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李莉等,2007)。并且要广泛宣传,使参保农民能够了解并运用“新农合”维护自身的权利,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怀疑和不信任(项莉,2005)。在农村,医药价格及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更为严重,农民看病所得的补助容易被高价药冲销,难以成为政策的真正受益者(高唐,200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新农合的评价。二、理论框架、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一)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从中获得补偿,进而得出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由需求驱动的追求效用、进而提升幸福感的过程,满意度的概念可以与幸福感等同,满意度越高,则获得的效用越多,幸福感越高,因此研究农户的满意度可以以幸福感为入手点进行剖析。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美)提出的幸福方程式为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考察个体主观满意度的指标,欲望则反映了个体对事物的渴求程度,这两项的比值则可以测定个体的幸福感指数。将此理论框架应用于本研究中,可类推得到:满意度指数=效用欲望,为便于表述和定量分析的需要,将欲望用期望表示,进而满意度指数=效用期望。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的内容,认为影响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基本信息和经济状况,以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4知程度,可能的影响方向详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有待验证的研究假说:研究假说一:被调查者的年龄与其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有正向相关性。年龄较大的个体相较于年轻个体,患病的几率更大,由逆向选择理论可知,其更愿意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受益也较多,所以也更倾向于做出更高的满意度评价。研究假说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较低。身体健康状况好的个体,其患病几率低,故从新型合作医疗中获得补偿的机会少,因为逆向选择,故其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较低。研究假说三:亲戚、朋友人际互助关系与满意度之间有正向相关性。亲戚、朋友人际互助关系较好的个体,相较来说,在医疗负担过重的时候,人际互助关系是其较为信赖而且可以得到实质帮助的渠道。这时,这种人际互助关系则作为新型合作医疗的替代品出现,降低了其对新型合作医疗的依赖,也降低了期望,故人际关系越好,其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越高。表1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影响方向变量变量含义预测影响方向QA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Q17性别Q18年龄+Q19文化程度Q20健康状况-Q21基本家庭结构(是否有老人小孩,是否有劳动力)Q22家庭成员健康状况QR家庭年医疗支出占总收入的比率-Q25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所处水平+Q26亲戚、朋友人际互助关系+(二)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问卷调研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河北省鹿泉市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就诊及满意度现状;(2)基于对样本地区的调研数据,分析选择的变量与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计量模型,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对满意度贡献较为显著的因素及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本章针对调研问卷中的部分问题的调研结果做描述性统计分析,旨在描述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了解途径、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以及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一)调研地点的选择和推行新农合的基本情况2003年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参加第一批试点的县在河北省有三个:唐山迁安市、衡水枣强县和邯郸曲州县。2005年,在河北省试推行11个县,石家庄鹿泉市(鹿泉市是隶属于石家庄的一个县级市)作为石家庄地区最早的试点县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02004年,鹿泉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连续五年跻身全国5“百强”行列,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全省十强行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60元。新型合作医疗在鹿泉市推行以农村户口为依据,农业人口全部参加。2005年推行的时候,是中央财政补贴10元,地方财政补贴10元,省市县三级负担比例为4:3:3,农户个人缴费15元,共35元。发展到2009年,筹资标准、补偿规定等都有了改变,相较于2005年有了很大的完善。以下资料来源于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发给每一个农民的政策宣传单。1筹资标准(1)以户为单位参合,履行缴费义务,2009年每人缴费20元。(2)中央财政给每个参合农民补助40元,地方财政给每个参合农民补助40元。2补偿规定表22009年鹿泉市新型合作医疗补偿规定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起付线(元)补偿比(%)乡级定点医疗机构15070县级定点医疗机构40060市级定点医疗机构120050省级定点医疗机构200040其他非营利性250040资料来源:鹿泉市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中心2009年。封顶线每人每年35000元,不分医疗机构级别,全年累计计算(包括住院补偿、特殊重大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和住院二次补偿)。计算公式为:(医药总费用-起付线-目录外药品及诊疗项目费用)补偿比例=补偿额。(1)补偿程序门诊补偿:村、乡级定点医疗机构:随诊随报,每人每年补偿10元,家庭内部通用,结余转下一年。住院补偿:鹿泉市域内住院,实行出院即报。域外住院必须到域内乡镇卫生所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在入院前到管理中心审批,危、急重症三日内补办审批手续,出院后10日内带医疗本、户口本、身份证、住院收据、费用清单、诊断证明和出院小结、病历复印件到管理中心审核,并按规定时间、地点领取补偿款。如果违反域外就医程序,发生的住院费用管理中心将不予补偿。(2)参合农民在外地打工、经商到当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回来后按照规定补偿。参加商业保险的参合农民,首先到商业保险公司办理赔付手续,然后带复印件(加盖商业保险公司公章)及保险公司保单原件,进行补偿。(3)2009年孕产妇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有生育证)每人定额补偿150元。此外,还规定了不属于新型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项目、慢性病报销规定、大额医保补偿规定及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其中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有8所,石家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有9所,鹿泉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有4所,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有15所。截止到2009年,新型合作医疗在石家庄的推行无空白县,鹿泉市乡、镇、村覆盖率为100%,参合率从2005年的84.8%发展到2009年的98.08%,只有少数户口在但人不在(外出打工、求学或失去联系)的人没有参合。6(二)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在调查方法上,本次研究采取了方便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鹿泉市三个在经济、人口结构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在各村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户调研。在调研的前期,在样本村之一曹庄村进行了预调查,然后针对问卷中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进行了修改或剔除,定稿的问卷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这一部分由8个大问题,19个小问题构成,用来调查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主要询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个人、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分别负担的费用;鹿泉市的市级定点医院个数;门诊报销每人每年最高累计补偿金额、鹿泉市乡级住院、市级住院、市域外住院各自的起付点、可予补偿的部分的补偿比例、年累计补偿封顶线;出院时的报销凭证、市域外指定医院就医时的审批登记手续。了解合作医疗的途径;政府信息是否公开、充分、清晰、真实。前17个小问题用来衡量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第二部分: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这一部分由3个问题构成。询问被调查人是否报销过门诊费用、自己或家人是否报销过住院费用、是否知道周围有人报销住院费用。第三部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评价这一部分由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作答,由5个问题构成。主要调查住院费用报销方便程度、住院费用报销时工作人员态度、实行合作医疗后医药费用与原来相比(加补偿部分)、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的评价。第四部分: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这一部分由10个问题构成。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基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年收入状况、家庭年医疗支出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处于的水平、亲戚朋友人际互助关系。第五部分:对新型合作医疗满意度的打分(以100分为满分)这一部分是本次调查最为重要的部分,请被调查者依据个人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打出一个主观的分值,以此来描述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大体满意情况。(调查问卷见附录)(三)样本基本情况本次调研的样本是河北省鹿泉市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总共发放了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样本有效率为89%。在鹿泉市中抽取了曹庄、杨庄、二街三个村庄作为样本村庄,这三个村庄的参合率为100%,且在鹿泉市中属于人口较多的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市级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在村中的调查采取在街口随机调查的方式,以询问为主。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性略高于男性。覆盖了全部年龄段,主要为中青年人群。从学历结构来看,主要为初中、高中及大专,这也与农村人口学历结构分布基本相似。一半以上的样本自我评价健康状况为“较好”。82.02%的家庭有老人、小孩,95.51%有劳动力,这与农村的普遍家庭形态一致。五分之四以上(84.27%)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中没有慢性、重病、残疾现象。在调研样本中,家庭年收入在1-3万的比例为38.20%,其次为0.5-1万,比例为34.83%,两者比率占到总样本的73.03%,与调研地点的农民平均收入基本吻合。调研样本的家庭医疗年支出大部分处于中低水平。经济状况多为中等及以下水平。在人际互助关系评价中,50.56%的样本选择了“很好”,39.33%的选择了“较好”,从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农户和周围亲戚、朋友的人际互助关系都不错(详见表3)。7表3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信息性别年龄男女20岁以下20-3031-4041-5051-6061岁以上样本数869282240564012比例48.31%51.69%4.50%12.36%22.47%31.46%22.47%6.74%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样本数218727412比例1.12%10.11%40.45%41.57%6.74%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样本数00269062比例0014.61%50.56%34.83%基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是否有慢性、重病、残疾现象有老人、小孩无老人、小孩有劳动力无劳动力是否样本数14632170828150比例82.02%17.98%95.51%4.49%15.73%84.27%家庭年收入状况5000元以下0.5-1万1-3万3-5万5万元以上样本数40626844比例22.47%34.83%38.20%2.25%2.25%家庭医疗年支出状况100元以下101-300元301-500元501-1000元1001-5000元5000元以上样本数34344830266比例19.10%19.10%26.97%16.85%14.61%3.37%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中处于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样本数22281061210比例12.36%15.73%59.55%6.74%5.62%亲戚、朋友人际互助关系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样本数00187090比例10.11%39.33%50.56%注:老人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小孩指年龄在12岁以下的人。(四)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1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1)认知程度问卷的第一部分调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共设置了8个问题,由19个小问题构成。前17个小问题用来考察认知程度。为了更方便统计结果,按照回答问题的正确度将认知情况用5分量表法赋予分值,答对1-2个小问题赋予1分,答对3-5个赋予2分,答对6-9个赋予3分,答对10-14个赋予4分,答对15-17个赋予5分。统计178个有效问卷,农户的得分情况分布如下:81分63%2分18%3分17%4分2%1分2分3分4分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1农户对新农合认知得分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并不理想,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合作医疗知之甚少。(2)认知途径在认知途径问题的答案中设置了四个选项,178个样本中有122个人选择了乡村干部的介绍,方式为村委会给每一个农户都发了宣传材料,上面详尽地介绍了新农合的政策。这是村民了解新农合的主要途径,比例为68.54%。261221614020406080100120140ABCD样本数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2农户对新农合的认知途径(3)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在调查政府信息是否公开、充分、清晰、真实这一问题时,有138个样本选择了“是”,占到77.53%;40个样本选择了“否”,比例为22.47%。说明农户对政府行为是比较认可的,认为政府尽到了宣传的义务,但与此同时,却存在超过半数(62.92%)的人对政策几乎一点都不了解,问到这个矛盾时,村民解释说是因为个人关注不够,村里的宣传材料都是发了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的这种宣传方式力度不够,亟需改善。2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在178个样本中,报销过门诊费用的比例为67.42%;自己或家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为46.07%;知道周围有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比例为75.28%。9这个结果显示,农户从新农合受益主要是通过门诊费用的报销,这可能是因为门诊报销主要是通过村卫生所与农户建立联系,解决农民平时的一些小病,拿医疗本可以直接在卫生所看病拿药,加之农民不愿意到医院的心理,因此这样的方式更加贴近农民,也更容易在农村得到推广。3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评价这部分是针对自己或家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做的调查。在82个报销过住院费用的样本中,76人认为住院费用报销“方便”,比例为92.68%。56人认为报销时工作人员态度“一般”,比例为68.29%;24人认为态度“很好”,比例为29.27%;2人认为态度“差”,比例为2.44%。在调查“实行合作医疗后医药费用与原来相比(加补偿部分)”时,16人选择了“不知道”,比例为19.51%;30人选择了“升高”,比例为36.59%;26人选择了“不变”,比例为31.71%;10人选择了“降低”,比例为12.19%。见图3-3。不知道16不变30提高26降低10不知道不变提高降低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3实行新农合前后医药费用变化情况在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评价中,44人认为“较好”,比例为53.66%;26人认为“一般”,比例为31.71%;8人认为“很好”,比例为9.76%;4人认为“差”,比例为4.87%。在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的评价中,42人选择了“较好”,比例为51.22%;28个人选择了“一般”,比例为34.15%;10人选择了“很好”,比例为12.19%;2人选择了“差”,比例为2.44%。4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在对新型合作医疗打分的部分,54人打分在80-89分之间,比例为30.34%;36人打分在90-99之间,比例为20.22%;30人打分为满分,比例为16.85%;26人打分在60-69分之间,比例为14.61%;16人打分在70-79分之间,比例为8.99%;16人打分在60分以下,比例为8.99%。得分基本集中在80分以上,其中80-89分段人数最多,不及格的比例低于10%,这个结果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民心目中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认可。见图4所示。10162616543630010203040506060分以下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100分样本数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4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情况四、实证分析(一)相关变量对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1认知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在认知得分为1分的调查样本中,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打分平均分值为82.28分,2分的样本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为75.19分,3分的样本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为79.00分,4分的样本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为65.00分。结果显示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情况与满意度之间基本呈现逆向变化趋势,即对新型合作医疗了解得越多,其满意度越低。这可以解释为在参合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仅限于很少了解甚至于一点都不了解的时候,他认为合作医疗报销了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有总胜于无,所以更倾向于做出较高评价。而对新农合比较了解的农民因为知道报销费用、报销比例等,认为这个比例偏低,对于缓解日渐高额的医疗费用的作用甚微,因此打分偏低。结果见图5。01020304050607080901分2分3分4分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5认知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2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针对这一部分的三个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4所示:表4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报销过门诊费用自己或家人报销知道周围有人报销住样本数满意度11过住院费用院费用平均值1是是是5883.592是否是4083.153是是否673.334是否否1679.755否是是1290.506否是否676.677否否是2469.588否否否1671.63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由表格所示,对新型合作医疗满意度最高的一类是没有报销过门诊费用、自己或家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知道周围有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其次是报销过门诊费用、自己或家人报销过住院费用也知道周围有人报销住院费用的一类农户,这两个样本量占到总样本的39.33%,满意度最低的一类是仅仅知道周围有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一类农户。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调查结果,将八种情况按照是否报销过门诊费用和是否报销过住院费用两个标准为尺度划分进行对比,结果如图6及图7所示。01020304050607080901001234报销过门诊费用的农户打分没有报销过门诊费用的农户打分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6是否报销过门诊费用的农户的满意度对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1234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的满意度打分没有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的满意度打分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7是否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的满意度对比12由图可知,报销过门诊费用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的打分基本高于没有报销过门诊费用的农户,而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的打分则明显高于没有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这个结果说明,参合农民在定点机构的就诊情况对其对新农合的评价有作用,从新农合得到过补偿的农户比没有得到过补偿或补偿度较低的农户的满意度更高,这可以解释为农户从新农合得到了实惠,因而对新农合产生信赖,进而提升了满意度,且住院费用的报销相较于门诊费用的报销对满意度的贡献更为明显。3被调查者个人特征对满意度的影响(1)性别在被访者中,男性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为76.17,女性为83.76,女性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满意度略高于男性,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一是女性相较于男性思维更为感性,打分时可能有一定的喜恶色彩在里面;二可能与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不同有关,一般的小病及头疼脑热的花销可能女性比男性更清楚,像门诊报销一类,因此女性比男性与合作医疗的直接接触更多,就诊机会较多,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农合的评价。(2)年龄7570.6479.2580.3984.487.5010203040506070809010020岁以下20-30岁31-40岁40-50岁51-60岁61岁以上年龄满意度平均分值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8年龄对满意度的影响由图8可以看出,年龄越大的人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越高。满意度最低的年龄段为20-30岁,这可能是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强,有自己的主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到其他方式的医疗补助,比如说劳动工人的医疗保险、城镇户口的医疗补助或者其他国家的医疗福利政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预期,因此对于新型合作医疗略低的补助比例不甚满意,评价较低。年岁较大的人对于新农合的评价较高,这与老年人容易满足的心理以及身体状况日益不佳都有关系。(3)文化程度表5文化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样本数比例(%)满意度平均分值小学以下21.12100小学1810.1176.67初中7240.4581.05高中及中专7441.5780.57大专及以上126.7572.8313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020406080100120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满意度平均分值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9文化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由图9所示,文化程度和满意度之间存在近似的反向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越低,这可以解释为: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越有机会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也就越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福利政策,同时个人的认识水平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对新农合也会更深刻的了解和自己的比较认识。与其他福利政策相较,新农合的确有着补偿比例低的劣势,这些都在一定层面上降低了新农合的满意度。这也与前面所印证的对新农合的认知情况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着反向相关性相吻合。(4)健康状况(个人评价)表6健康状况对满意度的影响样本数比例(%)满意度平均分值很差0较差0一般2614.6182.77较好9050.5679.09很好6234.8380.23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7778798081828384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满意度平均分值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10健康状况对满意度的影响对健康状况的评价采用的是个人评价,超过半数的农户选择了“较好”(50.56%),14且无人做出“很差”或“较差”的自我评价。这可能与农民下意识地习惯对病情及不良的身体状况的隐瞒心理有关。因此笔者猜测,自我评价身体状况“一般”的样本中有一部分应该为身体“较差”的农户。从打分来看,身体状况“一般”的农户做出了较高的满意度打分,而“较好”和“很好”的样本的满意度平均分值很接近,相差一分左右。这是因为身体状况“一般”的农户比“较好”和“很好”的农户更经常地接触到新农合,也更多地从新农合受益,其实这也与新农合的初衷是一致的,即提高参合率从而来筹得更广泛的资金,再来帮助身体状况不好的人减轻医疗负担。而身体状况好的人做出了较低的满意度打分与前人(由建勋等,2006)所得出了新农合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相印证。(5)基本家庭结构基本家庭结构从两个角度考察:1.是否有老人、小孩(老人的界定为60岁以上,小孩为12岁以下);2.是否有劳动力。表7基本家庭结构对满意度的影响是否有老人、小孩是否有劳动力样本数比例(%)满意度平均分值1是是13877.5378.522是否84.4987.503否是3217.9884.854否否0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78.5287.584.857476788082848688901234家庭结构分类满意度平均分值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图11基本家庭结构对满意度的影响在这四种基本家庭结构分类中,有老人或小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没有老人或小孩、有劳动力的家庭,最低的是有老人或小孩、有劳动力的家庭,没有老人或小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在样本中缺省。第二类家庭有老人、小孩,但没有劳动力,因为老人、小孩是处于高医疗消费的群体,因此这一类家庭相对来说家庭医疗负担较重,同时因为没有劳动力,所以经济收入微薄,新农合的推行对他们来说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也得到了较高的拥护。这一类家庭多是老人与子女分家过的农户,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有老人或小孩、有劳动力的家庭给出了较低的满意度得分。这一类家庭本身有一定经济收入,在同样较重的医疗负担的前提下,这一类家庭相较于第二类家庭还多了经济收入,为何满意度却较低呢?笔者认为,这里的矛盾应该与心理预期有关系,这15一类家庭多是没有与老人分家的两世或三世同堂的家庭,一方面父母或小孩的医疗花费多是由中年夫妇负担,家庭经济负担重,且自己多不是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年轻人比老人有更高的心理预期,对新农合相对较低的保障水平不满意,这些都造成了这类家庭对新农合做出较低的评价。一些研究曾指出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这点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得到印证。笔者认为单纯考察是否有老人、小孩对满意度的影响过于片面,应与家庭中是否有劳动力结合起来分析。(6)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表8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对满意度的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有慢性、重病、残疾现象样本数比例(%)满意度平均分值是2815.7381.79否15084.2779.75资料来源:根据本人调查整理。由表8所示,家庭成员中有慢性、重病、残疾现象的农户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稍高于没有这些情况的家庭。但影响不如预想中那么显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对于这种慢性、重病及残疾现象,新农合的作用很微薄,这类病多是靠药物维持,基本是在药店消费,因此从门诊报销、住院报销的受益很小,这也反映出新农合的救助层面主要是日常的小病,而对于大病其救助作用是很有限的。(7)家庭年医疗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为了计算家庭年医疗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对问卷中23、24题的答案进行了变换,对于闭区间选项,用中值代替此选项,对开区间选项,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替代变换。具体如下:23题的A.5000元以下,按照当地农户的平均收入用5000元代替;E.5万元以上,用6万元代替。24题的A.100元以下,根据一般的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3 我们手拉手说课稿1 新人教版
- 声声慢李清照赏析课件
- 2025年医院会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中非贸易支付合同分析之特许权使用费合同
- 2025工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古董摄影合同模板
- 2025年私人财物买卖合同样本
- 中国邮政2025神农架林区秋招信息技术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荆州沙市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质检员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田径短跑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英语试卷(PDF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员工思想培训课件内容
- 时尚传播课件
- 电焊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反恐知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贵州-贵州药事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战术基础动作低姿匍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