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l.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广东国华台山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8*600MW燃煤发电机组,一期先建2*600MW国产燃煤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型号为SG-2026/17.5-M905。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N600-16.7/537/537/-1。台山电厂位于珠江口以西60KM的铜鼓湾口西侧海岸边,本地区夏季多雨,下雨期从3月中旬至11月底,对夏季施工影响较大。1.2.工程量和工期:分类统计需进行射线探伤的焊接接头的名称、规格、数量和估计工期。序号名称规格材质单位数量估计工期备 注1#2锅炉小径管76/道129006个月 2#2锅炉导汽管1591820G道4552个月 3 #2锅炉大径管159/道1473个月 4四项管道159/道35010个月*工期为理想情况下作业用时的总和。2. 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篇)DL/T5069-1996。 2.4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2.5电力建设工程主要文件汇编-施工质量与计量管理。2.6广东国华台电#2机组施工组织总设计。2.7广东国华台电#2机组焊接施工组织设计。 2.8有关施工图纸及资料。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技术准备 3.1.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条件是否具备)3.1.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射线源的种类及型号。2)采用胶片型号、规格、数量。3)采用的增感方式,前后屏的厚度。3)像质计的种类、型号及像质指数。5)透照方法及方式。6)曝光参数、焦距的选择。7)散射线的屏蔽方法。8) 安全注意事项。3.1.3安全和技术交底 3.2人员3.2.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资格在有效期内。3.2.2 射线探伤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3.2.3评片人员应由射线级或以上人员担任,其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3.2.4检测人员应按规定进行体格检查,并符合要求。3.2.5 人员最低配备:持证射线检验人员5名(级人员不少于3名);射线检验辅助工12名。3.2.6作业人员的职责列出参加射线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检验作业人员。序号岗位名称职责分工和权限 1技术员1. 对探伤作业质量及技术工作负有直接责任。2.编制射线探伤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预算,主持技术交底,深入实际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3.对施工工序(程序)进行检查,发现质量或工艺问题有权督促施工人员进行返修,并记录备案。3. 发现施工人员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4. 编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并监督实施参加射线探伤的质量验收评定工作,随时跟踪检查质量,并做好记录及时提出竣工移交技术资料。5. 负责施工项目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和交底工作,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6. 协助班组长进行班组施工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施工项目开工前射线探伤条件的检查。 2班组长1. 直接领导班组人员认真学习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2. 对射线探伤工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带领班组成员做好自检工作。3. 做好班前交底,班后小结,保证施工记录完整准确。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立即汇报,同时组织班组人员认真分析,进行整改。4. 认真组织每周一交底的安全日活动,及时总结与布置班组安全工作,并做好安全活动记录。5. 经常检查(每天至少一次)施工场所的安全情况,确保班组人员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在工程开工前,负责组织本班组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技术、安全交底签字。6. 负责进行新入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变换工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7. 监督本班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收工时及时整理作业场所。 3探伤人员1. 射线探伤人员对自己作业的质量负责,认真实行自检,并做好记录。2. 射线探伤人员在探伤前应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严格按要求操作。3. 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应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有关领导,不得擅自处理。4. 做好自身防护,自觉文明施工施工项目开工前,认真接受技术、安全交底,并在交底上签字。5. 射线探伤前检查工作场所,做好安全措施,以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下班前及时清理现场。6. 要有成果保护意识,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或非本专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发现此类现象及时制止。7. 对无安全施工措施和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有权拒绝施工并越级上报。8. 有权制止他人违章;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9. 尊重和支持安全检查人员工作,服从安全监察人员监督和指导。10. 尊重甲方、监理,做到有礼有节。3.3作业工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3.3.1所配备的工器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秒表/3个2手电筒/8把3对讲机/5个4油漆笔/100支3.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射线仪器、冲洗设备、评片设备、防护仪器等)序 号名称出厂编号管理编号型号精度分类制造厂使用日期1X射线探伤机991144-99113020100781THXX-2204TD/C2大连通海99052透射式黑度仪96209120100204TD-2100.02B1浙江白水仪器厂96.113X-剂量仪11020100007FJ-347A/B1国营二六二厂90.044射线探伤机0275/DL-VA/C2海门探伤设备厂02123.4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胶片(埃克发)80*360,100*36020箱2磁支夹/100付3增感屏(0.1mm)80(100)*360250付3.5安全器具 防护用品及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劳保用品齐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照明充足。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安全带20条2安全帽20个3自锁器5个3.6场地道路3.6.1被检工件处应有必要的检验空间和良好的安全设施。3.6.2被检工件附近要有良好的可接电源,夜间或暗处工作,要有充足的安全照明。3.7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3.8工序交接 3.8.1被检工件必须经过焊缝外观检查合格。需热处理的工件要在热处理后进行检验(中间探伤除外)。3.8.2被检工件内部不得有水、水蒸汽、油等介质,且焊缝内部不得有焊渣等影响透照或底片评定的物质,外部不得有保温层、覆盖物。4.作业程序和方法4.1作业程序:(见附录1图)4.2作业方法4.2.1装片按工艺卡要求装好不同规格的胶片,装片前要检查所选用增感屏是否正确且暗袋不应有漏光、破损。裁片时要注意不要划伤胶片。4.2.2警戒区设置探伤工作前在工作区域设置警戒绳并悬挂警戒标志,警戒范围应根据使用射线的种类测定出的具体安全距离范围。4.2.3射源布置对于双壁双影透照,射源应放置在焦距为600MM处(Se源至少450mm),对于双壁单影透照,射源应放置于透照焊缝的对称焊缝处,对于中心透照,射源应放置在管道中心,并使探头正对焊缝。射源还应放置在牢固可靠处。必要时还应进行固定。4.2.4训机手动训机时应从最小电压开始,每0.5分升5KV,直至训到所需电压。自动训机直接将电压选至所需电压,时间选择5分钟。采用射源时要按正确步骤进行模拟摇源1-2次。4.2.4布片及标识一次椭圆透照,用记号笔在工件上注明透照方向并在记录中注明透照方向。分段透照横焊以平焊为“0”点,吊焊以锅炉及汽机前侧为“0”点进行定位,用记号笔在工件上作出每张底片位置标识。4.2.6屏蔽散射线 在暗盒后面应放置一块比暗盒尺寸大的厚度为2-3MM的铅板作屏蔽,射线中心透照要在进源侧放置2-3MM的铅板,防止胶片先期曝光。4.2.7曝光按选定的曝光参数进行曝光,如现场焦距有变化,探伤人员应根据经验进行适当修正。4.2.8曝光后整理工作 曝光后要先切断电源,再进行仪器,材料的整理工作。4.2.8胶片冲洗 手工冲洗要注意显、定影温度要在20左右,显、定影的前1-2分钟要充分翻动胶片,使显、定影均匀。水洗时要用流动水洗且要水洗充分。4.2.9底片质量检查冲洗后的底片要符合标准中对“三度”的要求且评定区域不应有划痕、药膜脱落、水迹等影响评定的伪缺陷。对于不合格的底片严禁评判,应重新安排透照。4.2.10评片和反馈探伤结果对评定后的底片要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开具探伤结果通知单。反馈给委托单位。 4.2.11出具报告对于零星工程的探伤报告要及时出具,分项工程探伤报告要待工程结束后出具。报告的领取应填写领用登记。4.2.12整理资料存档过程控制资料包括委托单、结果通知单、原始记录等应与报告、底片一一对应,按相关要求分类编号马放,对于存档资料要经常检查,防止其丢失、霉变。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5.1质量通病及预防5.1.1质量目标5.1.1.1质量分目标 底片质量合格率95% 评片准确率98%5.1.2质量通病5.1.2.1作业人员未严格按工艺卡操作,造成漏检。5.1.2.2评片人员在评片中发生漏评、误评。5.1.2.3底片定位标记不正确造成缺陷处理错位。5.1.3预防措施5.1.3.1检查作业人员操作记录,班长随机至作业现场抽查。.5.1.3.2及时进行评片审核,采取不同项目评片人员交叉审核或技术员审核的方法.审核时随机抽查,数量不少于20%。5.1.3.3开工前对底片定位和标识方法进行交底, 班长随机至作业现场抽查。5.2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5.2.1人员和仪器配置 W ( 监理参加。确认射线检测专业人员持证情况和有效期;确认设备能力和检定状况)5.2.2 工艺卡编制和技术交底 R 5.2.3 警戒区设置 S5.2.4 训机(尤其是采用射源时) H5.2.5 底片质量和评片准确率检查 H (监理参加)W 见证点 H 停工待检点 R 记录确认点 S 连续监视点5.2质量标准及要求列出射线检验规程中对透照工艺和底片质量的要求。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6.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序号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1高处试验区域走道、斜步道 、防护栏杆,安全网装设不齐全。试验前应设置好走道、斜步道、临时栏杆、安全网。2作业人员行走未设水平拉索试验前应设好防护设施3夜间射线探伤照明不到位。探伤部位及试验人员躲避通道范围应有充足照明。4射线探伤区域有其他施工人员射线探伤前检查,现场无人后再工作5冬季风、雪天能见度10米的雾沙尘暴天气露天作业穿防滑鞋,戴绝缘手套;仪器:用干木板与地面隔离,仪器使用加强固定及加防风、雪、尘罩,必要时禁止试验。6RT探伤人员体检不合格人员参加作业体检不合格人员禁止参加RT探伤7RT探伤作业人员不佩戴警报器、剂量计探伤作业时应佩戴警报器、剂量计,进行警示8RT试验未按操作规程悬挂警戒标志按操作规程设置警戒区、警报器。9试验前交底不清试验前交底不清,参加试验人员未能领会,应重新交底10无证操作每组试验必须至少有一名有防护证、或级无损检验资格证人员11高处作业安全带栓挂不正确安全带栓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12任意丢弃废胶片及倾倒废药液分类保存,统一处理13电缆线、电源线破裂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确保无误。14带电接拉电源。接拉电源时先断电,且有人监护15仪器工作不正常时强行启动工作查明原因处理后再进行工作或更换仪器工作。16带电处理仪器故障先断电,后处理或由专业人员修理17射线机使用前未进行检查用前进行性能试验及检定,确保仪器符合防护及其他要求6.2作业的环境条件 7.附录附录1 射线检验作业流程图附录2射线检验布片方法和定位原则附录3无损检测委托单附录4射线检验结果通知单附录5射线检验报告说明附录6小径管射线检验报告附录7 大径管射线检验报告附录1 作业流程图委 托 单 位胶 片 选 择核 收 委 托射 线 源 选 择环 境 查 看增 感 屏 选 择工艺卡编制和交底像 质 计 选 择工 前 准 备现 场 透 照透照方法选择暗 室 处 理其它材料选择底 片 质 量 检 查填写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