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阅读题(共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中国诗(节选)钱钟书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B.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意思一样。 C.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作者认为这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D.“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诗是早熟的,因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没有出现过史诗和戏剧诗,而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B.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C.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D.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3. 根据原文观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没有经历“幼年”时期,最早的诗歌是极为成熟的抒情诗,以先秦时期的诗经和离骚为证。 B.庄子建构了“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的虚幻所在,李白眼见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壮观仙境,可见中国的诗人是天才“空想家”,中国的诗歌,没有“地心力吸引”。 C.晚唐词人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道:“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评论家认为“脉脉斜晖和悠悠江水”,象征着女主人公的不尽情思,无穷怨望,给读者思维无限留下发散的空间,评论者对望江南结句的批评与钱钟书的诗学精神“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是契合的。 D.中国诗主要是宣泄个人的情感,屈原在仕途上失意了,就悲苦地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颠沛流离的杜甫,饱受战争摧残,登高之时就悲叹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因不忍心与朋友的分别,凄切地唱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读者能够找到与诗人相似的情感触发点,就能够跟诗人产生共鸣,否则中国诗“像吹着芦管”,只能单弦独奏,味道十分“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门 孔余秋雨谢晋的儿子阿三还在世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装置。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必站在第一线上了,他可以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有这个想法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老话题。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他朝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平;第三,下口深。”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21)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22)他老家的屋里,有我题写的四个字:“东山谢氏”。(23)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来到我家,要我写这几个字。他说,已经请几位老一代书法大家写过,希望能增加我写的一份。东山谢氏?好生了得!我看着他,抱歉地想,认识了他那么多年,也知道他是绍兴上虞人,却没有把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系起来。(24)他的远祖,是公元四世纪那位打了“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这仗,是和侄子谢玄一起打的。而谢玄的孙子,便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正因为这一切,我写“东山谢氏”这四个字时非常恭敬,一连写了好多幅,最后挑出一张,送去。(25)谢家,竟然自东晋、南朝至今,就一直定居在东山脚下?别的不说,光那股积累了一千六百年的气,已经非比寻常。谢晋对此极为在意,却又不对外说。他在意的,是这山、这村、这屋、这姓、这气。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只是为了要我写字才说,说过一次再也不说。(xx年1期收获,有删改)4根据文意,对第-段描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谢晋“踉跄”的脚步,“挣脱踉跄”的努力,“铁青”的脸色,都在表明他工作的辛苦,身体的羸弱。B谢晋“跨着的大步”、一直喜欢围着“红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事业的执着热爱,对生活的满怀热情。C谢晋知道他的“踉跄”的脚步透出他体力的不支,但他用足够的酒量向人们证明他的身体强健,依然可以战斗在第一线。D谢晋解说“真正善饮”,目的是想用行动证明自己身体硬朗,委婉拒绝了“我”的建议。E谢晋年龄和身体导致其脚步踉跄,但却努力地“又稳又平又深”干杯,让我们看到他对电影的挚爱和追求。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眼中的谢晋形象。(4分)6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以“门孔”为题的好处。(6分)(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7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8.“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本句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并请结合语句分析。(5分)二、语言表达题(共58分)9.下列各组的三个句子中加粗的字词意义和用法有两种解释的一组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未有知其修者 童子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C.若属皆且为所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若夫乘天地之正 聊乘化以归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0.下面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我決起而飞(決:疾速的样子)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去,往)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坳:凹陷不平)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而后乃今培风(培:凭借 )朝菌不知晦朔(晦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与第一天)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指拐杖) 逮奉圣朝(逮:及,至) 谁悲失路之人(失路:比喻不得志) 夙遭闵凶(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夭阏:阻拦)彩彻区明(彩:色彩) 是以区区(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A.B. C.D.11.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倚南窗以寄傲 臣以险衅B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门虽设而常关 风飘飘而吹衣C鹏之徙于南冥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之二虫又何知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12.下列“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实迷途其未远山原旷其盈视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其翼若垂天之云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秦王恐其破壁。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A./B./C./D./13.下列“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复驾言兮焉求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 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且焉置土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割鸡焉用牛刀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A./B./C./D./14.以下各组例句句式特征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彼且奚适也 童子何知B.去以六月息者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刘夙婴疾病C.之二虫又何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农人告余以春及D.纤歌凝而白云遏 奚以知其然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16.下面各组没有语病的一项( )A.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1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18.古文翻译:(每小题4分,共12分)(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9.默写:(11分)(1)李密陈情表中描写祖母凄惨晚景的句子是: , , , 。(2) 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饶预制化粪池施工方案
- 卸车指挥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灸熨剂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药械科不良安全事件培训课件
- 信息传播策略优化分析报告
- 2025版司法局《涉嫌抢劫罪的法律意见书》(空白模板)
- 精密过滤器施工方案
- 门面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咨询公司项目规划方案
- 城市建筑纸浆配送方案设计
- 脊柱骨科课件教学
- 物业服务培训课件大纲
- 2025至2030中国原果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家庭教育指导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报告
- 商场装修合同
- 2025年版住宅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 竖井滑模施工组织设计
- 最新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 1.5 求近似数》PPT课件
-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 T 163-200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