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2,病例:,患者:男性,23岁主诉:凭空闻声、行为异常5年,近1月夜眠差,冲动、打人自18岁起病,曾两次住院治疗,3,一.中医能根治精神病吗?,什么是根治?精神症状发作一次经治疗后再无复发。精神疾病复发的比率:大约84%。,4,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全盘肯定:中医能除根全盘否定:中医治疗无效,5,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6,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精神疾病的产生,是一定的内在病理之邪所致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一是掌握病机,二是掌握病理,两者结合起来,即是中医的标本兼治的大法,也是根本治疗手段,7,三.中医能治疗哪些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8,1.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9,精神分裂症,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自然病程迁延,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的过程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终生患病率:6.55我国目前患者:近700万性别比:女:男=1.6:1,10,精神分裂症的预后,11,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时间第一次发作13年第二次发作35年多次长期,甚至终生,12,精神分裂症,13,精神分裂症,西药治疗的副作用EPSTD,14,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精神障碍早在公元前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木郁达之”。后世医家则论述更多中西医结合运用西医药的特长,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明确疾病的诊断,再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气滞血瘀、脏腑归属等,15,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选用当前确有疗效的西药予以治疗,即急则治其标可同时施以中医的辩证论治,即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又可增加疗效,16,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当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是涤痰开窍一是活血化瘀两者合而用之但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而对一般的精神障碍则多从心肝脾肾四脏论治,或是疏肝解郁,或是养心安神,或是清热泻火,或是健脾补肾等等,通过辨证论治多可收到一定疗效,17,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改良葛根液组成:葛根、赤芍、丹参、川芎、冰片、黄芪、茵陈蒿、柴胡、当归、银杏叶葛根液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效,18,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牛黄宁宫片是一种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治疗精神病的中草药组成:牛黄、瑚珀、珍珠、蒲公英、大黄、猪胆膏、黄连、黄芩、朱砂、雄黄等27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息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神昏.肝阳眩晕.耳鸣头痛.心烦不寐及癫痫狂燥,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抗复发作用,19,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针灸合并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选穴:百会穴,听宫穴(双侧),翳风穴(双侧),20,2.抑郁症,1、抑郁情绪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外在表现:兴趣的下降或缺乏,21,抑郁症,思维和行为的抑制-抑郁综合征的伴随症状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睡眠感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疼痛),22,抑郁症,全球有抑郁症患者约1.2-2.0亿WHO(1996)在中国的调查发现抑郁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7%初级保健中的抑郁障碍患病率10%躯体疾病中的抑郁障碍-住院病人的患病率22%-33%,23,抑郁症,抗抑郁药物分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郁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24,抑郁症,不良反应抗胆碱能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心血管副作用性方面的副作用体重增加过敏反应过量中毒,25,抑郁的中医治疗,电针治疗重症抑郁而电针与氟西丁治疗无显著差别取百会和印堂穴电针有明显的抗郁作用,26,3.焦虑症,焦虑障碍患病人数超过15%,其中约有8-10%的人罹患恐惧障碍有5%的个体发现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有1-3%的个体患有强迫症(强迫障碍),27,焦虑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多虑平,28,焦虑症,副作用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29,焦虑症的中医治疗,电针加心理疗法治疗取穴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水沟,用平补平泻法,30,四.中医对药物副作用的贡献,TD肥胖,31,迟发性运动障碍,在长期慢性治疗过程中发生(数月或数年)异样的不自主运动综合症特征为口舌颊也可以表现为躯干或四肢舞蹈或指划样动作可在服药,减药或停药时发生,32,TD,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性病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平均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影响因素: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年龄(老年人、儿童和青年人更易发生),人种(黑人白人;非洲最高,欧洲次之,亚洲最低),伴发疾病(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个人敏感性等急性EPS与以后TD的发生成正相关,33,EPS及TD的发生率,传统抗精神病药物EPS发生率为50%-70%新一代药物EPS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对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已引起关注TD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性病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平均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34,经典药物的TD发生率,%TD发生率,年,Kane1988,Jeste1995,5%,29%,15%,56%,35,T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办法,一旦出现应认真处理,36,TD的治疗,停药停药4-5年后还可见到TD继续改善,其改善程度与服药时间、年龄、性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是否可停药又要决定于病情停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37,TD的治疗,换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许多临床报道表明,氯氮平还具有治疗TD的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思瑞康等,38,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柴胡桃仁汤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TD症状用柴胡疏肝解郁;龟板滋阴清热生津,濡养筋脉;桃仁活血行血;疏通经络;胆星清热化痰通络。,39,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双通汤在减轻体重的增加、通经、通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重复性的疗效以大黄蔗虫丸和当归芦荟丸为基础,进行加减组成,40,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芍药甘草汤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服药后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组成:炒芍药、炙甘草白芍,苦酸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甘草,炙用补中益气,生用泻火解毒,而且可以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两种药物合用,酸甘化阴,调营和血,濡养筋脉,缓急止痛,41,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解痉汤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组成:天麻、钩藤、地龙、丹参、川芎、首乌、白芍、山药、麦冬、厚朴、石菖蒲有对EPS的疗效优于安坦,无明显副反应,没有安坦本身存在的副反应,42,EPS减少的好处,少有迟发性运动障碍,依从性较好,较少的焦虑不安,利于认知功能,运动副作用少,EPS少,利于阴性症状,AdaptedfromJibson&Tandon1998,43,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单味大黄治疗因抗精神药物所致便秘治疗效果优于其它的通便药物,44,四.中医是待开垦的土壤,加拿大卑诗省注册中医针灸师工会主席杨光芳医师中指出,未来可将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在本地推广,提供西方精神药物之外的多种治疗的选择。,45,四.中医是待开垦的土壤,传统中医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其实有相当的成效,只是一般民众对中医仍然一知半解西方医学比较起来,中医疗法是身心合一的,并蕴含哲学理论,而且较为“天然性”,而不像西方药学较为“机械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晶显示器件彩膜制造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学浆料处理方法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焊接接缝密封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塑胶场地紫外线防护施工技术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古建琉璃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茶叶采摘机操作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北省石家庄精英新华学校2025-2026学年上册七年级开学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医院技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三端集成稳压器等多领域知识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团花剪纸》教学设计
- 学生会综合事务部述职报告
- 人教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教案一年级
- 小狗钱钱全本(完整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Section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英语测试与评价》教学大纲
- 《宠物美容与护理》课件-耳道护理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 QC小组活动案例
- 港口砂石料装卸运输流程方案
- 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编制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