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课件(含新题)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课件(含新题)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课件(含新题)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课件(含新题)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课件(含新题)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4,1,5,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202,刘邦,休养生息,长安,秦亡,课堂导案,根据材料,阅读教材P51P53,探究下列问题:1图1反映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汉初经济肃条,国家贫困。,合作与探究探究:“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材料:图说历史,课堂导案,2探究一下,造成图1这种经济形势的原因?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争造成的。3针对图1的经济形势,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哪些措施使西汉社会经济繁荣稳定?这繁荣稳定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措施:总结秦亡教训,倡导以农为本,奖励农桑,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等。文景之治。,随堂训练,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D,随堂训练,2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A提倡节俭B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随堂训练,知识点二:“文景之治”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4如右图书中主要讲述的盛世景象发生在()A西汉初期B西汉末年C东汉初期D东汉末年,A,C,随堂训练,汉高祖刘邦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随堂训练,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随堂训练,【精例】“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述了()A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B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C刘邦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D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B,随堂训练,【分析】本题以一首诗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由材料“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可知,这首诗描述了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的史实。【答案】B,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A刘邦B刘秀C刘备D项羽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们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统治,A,D,课后练案,3汉初农民要承受田租、算赋(人口税)、更戍(兵役)等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乃至卖地、卖儿卖女卖妻,最后将自己也卖为奴役,为此统治者采取()A严刑酷法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对外征战政策D奖励工商政策,B,课后练案,4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穷兵黩武C增加赋税D“以德化民”,A,课后练案,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A,课后练案,6文景之治是指()A西汉初年刘邦统治时的清明政治统治局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东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东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B,课后练案,7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为“文景之治”。下列属于文景时期采取的措施有()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ABCD,C,课后练案,8(2018柳州模拟)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ABCD,C,课后练案,C,9如右图书中所涉及的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重视“休养生息”,社会比较安定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ABCD,课后练案,10(2018梧州模拟)“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11(2018兰州模拟)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教训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远见卓识,D,A,课后练案,12(2018陕西模拟)老子写到:“以辅(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违抗)”。符合道家“自然无为”本义的做法是()A制天命而用之B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克己复礼以为仁D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B,课后练案,13(2018聊城模拟)汉朝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形成息息相关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B推恩令的颁布C盐铁官营的实施D张骞通西域的成果,A,课后练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汉书食货志,课后练案,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归纳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社会状况:国家贫困,土地荒芜,饥荒严重(任答一点即可);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课后练案,(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为了改变材料一这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措施:“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任答一点);效果: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