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1第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调研考试 语文试语文试题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在这一导则中,国 家文物局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力度,科学合理 开展开放使用活动,明确开放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文物建筑的公共 文化属性及发挥其社会价值。 导则特别强调,加大开放力度的适用对象为所有文物建筑,其中提到“重点引导一般性文物建筑 开放使用” ,并提出“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对公众开放” ,一言以蔽之,国 家文物局的态度十分明确文物建筑要开放,不论现状如何,最终都要尽可能开放。 从社会文化效益的角度上看,这无疑是一件利远大于弊的好事,值得我们为此欢呼,同时也需要各地 文物建筑工作者的大力落实。 文物建筑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主要说来,无非是两点。 第一,文物建筑本身就是有着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蕴含着重要的考古价值,不少文物的建筑结 构,就是传统建筑工艺的实体文献材料,而名人故居中知名历史人物的生活痕迹,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第二,文物建筑也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功能,历久弥新的文物建筑,可以向今天的人诉说这 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传承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进一步向国内外的广大游客传播这些文 化,促进文化交流,激发文化活力。 一处文物建筑如果不能开放,就意味着它只能实现第一种价值,而无法实现第二种价值,这无疑令人 惋惜。 过去,由于文物保护技术不成熟,相关资金不充足,有些文物建筑就连修缮维护都很困难,确实难当 开放之任。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故宫,也因为人力不足、 修缮不充分,有很多宫苑不能开放,但是,随着我 国不断走向富强,国家对 文物保护的投入也日益增大,国内外的考古和文物保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过 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确实可以为以前不宜开放的文物建筑在过去几半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这 一方面的成果,故宫首次开放慈宁宫和东华门城楼、北海公园首次开放漪澜堂建筑群导则的出台 有望加快全国上下进一步开放文物建筑的步伐,很有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部分文物建筑不是因为难以修缮维护而不能开放,两是因为遭到了某些 单位的长期占用。而无法对外开放。以往,这些单位在被要求腾退时,往往声称“条件不具备” ,但导则 的出台直接粉碎了这个借口。以后,占用单位从文物建筑中撤出,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会再有“条 件具不具备”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让既得利益单位把文物建筑“还”给公众并不是那么容易, 其中还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归根结底,开放的文物建筑,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是对它的最大 的尊重。在这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出许多努力。 导则的出台,为文物建筑的开放工作吹响了进军的号 角。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一天,我们将能够畅游所有文物建筑,感受其中的历史情怀,传播其中承载 的经典文化。 (摘编自杨鑫宇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是对它们最大的尊重) 页2第 1.对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导则强烈要求地方政府、 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 开放力度。 B.导则表示,若能明确开放使用的原则和底线,充分保护文物建筑,则能完全体现出文物建筑的公共 文化属性及发挥其社会价值。 C.导则特别强调,加大开放力度的适用对象为所有文物建筑,所以国家文物局也明确表示,文物建筑 都要尽可能开放。 D.开放文物建筑是一件利远大于弊的好事,有利于提高文物建筑的社会文化效益。这需要各地文物建筑工 作者的大力落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导则引出国家文物局对开放文物建筑的态度,强调了开放文物建筑的重要性。 B.为突出开放文物建筑的重要性问题,文章从两个方面谈及了文物建筑的价值体现。 C.文章列举故育和北海公园的例子,说明导则的出台的确加快了开放文物建筑的步伐。 D.文章先说文物建筑要“活” ,再说文物建筑为什么要“活”,最后说应该怎样“活” ,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大,一些过去不适宜开放的文物建筑将有 条件逐步开放,体现价值。 B.有一部分文物建筑,遭到某些单位的长期占用面无法对外开放, 导则的出台将直接粉碎这些单位声称 的“条件不具备”的借口。 C.不要指望既得利益单位会主动把文物建筑“还”给公众,在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这些单位可 能会从文物建筑中腾退出来。 D.文物建筑开放后,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社会价值。如果未来有更多文物建筑得以开放,我们将有更多机会 感受它们的情怀,传承它们的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医者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 “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 “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 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 “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 能挺过去。 ”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 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 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 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 瞅了我一眼: “病人呢?” 页3第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 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 “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 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 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 “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 “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 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 我妈连忙摇手: “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 用呢。 ”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 “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 “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 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 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 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 “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 果然没错。 ”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 “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 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 “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 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 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 ,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 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D “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小说人物 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页4第 5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医术高超的?(5 分) 6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起了什么作用?试做简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5 月 16 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 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 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 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 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 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2018 年 5 月 16 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 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 AI 教育 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 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 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 40 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 AI 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 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摘编自唐小丽普及 AI 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2018 年 4 月 28 日人 民网) 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 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 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 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 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 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 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 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 AI 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 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 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 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 与人文的“中国智造”。(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 年 8 月 23 日 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页5第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 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 “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 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 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 AI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 AI 教育,把 AI 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 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 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 AI 伦理委 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9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 AI 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史可法,字 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 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 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 ,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十七年四月朔 ,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 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 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 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 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 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 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 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页6第 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是 20 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 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 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 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 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 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4-15 题。 渡易水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并 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 班超出使西域 30 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 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E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15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 孟 子 在 鱼 我 所 欲 也 中 说 明 人 人 都 有 向 善 之 心 而 贤 者 能 做 到 坚 持 不 懈 的 句 子 是 “,”。 (2)赤壁赋中苏轼仿用离骚的句子格式进行歌唱,借“,” 来表现自己在月下泛舟赤壁的美好情景,从而为后面写政治失意做铺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页7第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在沈阳纵横捭阖 的老街中, 位于和平区南市地区的八卦街因其独特而闻名全世界, 她被很多人称为神秘 街。经过半年的提升改造,百年老街华丽回归,重现繁华。 有一种爱很平凡,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普通村民陈小光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重病的叔叔,用爱 诠释着手足情深 。 苹果新手机正式开卖之日,各家苹果店均无人排队!这种门可罗雀 的现象不仅在中国,伦敦、日本等国 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景。 据说,在闻名世界的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出口处,有一块无名氏的墓碑,其碑文曾让慕名而 至的曼德拉恍若醍醐灌顶 。 一代奇才南怀瑾先生,学识渊博涉猎广泛,精通各类史书,尤其是他在佛学上的造诣更是令人望 其项背 。 不少商铺店主反映目前商铺转让费普遍过高,如果生意不好,常常不到租期就转让,但前期装修 等费用还没回本,于是就加价转让,长此以往 ,转让费用越来越高。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 分) A.今天,旅游业已从边缘的服务行业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了,或许我们可以重新 评估“假日经济”的影响力。 B.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中国收购了 68 家德国公司,比 2015 年增长了近一倍左右,另外北京 建工集团将参与建设英国曼彻斯特“空港城”。 C. 经过市政府在半年内密集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从各方面杜绝了房地产炒作的 可能,使得楼市成交量不断下降。 D.这次参加市上演讲的学生,除了市内几所直属学校的学生外,还有来自各区县 22 所 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演讲。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 在外求学的儿子一到家,父亲就动情地说:“家父我早就包好饺子等你啦!” B.在老街拐角处的那家古色古香的餐厅,菜品既经典又有新意,我曾经先后两次光顾,每次都给我 带来惊喜。 C. 小赵把他的好朋友送到门口,说:“我就此留步,不远送了,祝您一路平安!” D. 我从小喜欢画画,可惜一直未能得到名师指点,承蒙先师何先生不弃,使我得以忝列门墙,受 益一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_。睡眠充足有利于身心健康,劳累一天之后,好好睡上一觉,身心都得到放松, 又能精神十足地迎接新的一天。相较于人体其他器官,_,因为良好的睡眠可以让大脑 对当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删除无用的部分,进行自我更新。_,比如影响食欲、 情绪、决策力,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等。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缺乏睡眠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全民阅读要形成一种氛围。全民阅读开展起来,国民的整体素 质就会提高,都会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阅读又能增加创新力量,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具有创 新精神的人;阅读书籍属于高雅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全民阅读不一定使国民都会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 _ _ 页8第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 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页9第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A.原文说“国家文物局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所以选项中“强烈要求”的说法不妥。B.原 文说“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而选项中“若能明确开放使用的原则,充分保护 文物建筑,则能完全体现出”的说法太过绝对。C.前后因果关系不当。) 2.C(根据原文中“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这一方面的成果”可知,文中所举故官、北 海公园的例子,发生在导则出台之前,所以选项中“说明了导则的出台的确加快了开放文 物建筑的步伐”的说法错误。) 3.C(“不要指望既得利益单位会主动”过于绝对。) 4D要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 现其医德之高。 5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 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 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老中医 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每答一点 给 2 分,答到两点给 5 分) 6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我怀疑青花瓷瓶的价值,才有下文我去赎瓶子发现瓶子真相,看到老 中医的高尚品质的情节; 使情节出现起伏,吸引读者,使情节内容更为完整丰富。我的愤怒使情节骤然紧张,而后又逐渐 缓和,这样故事就起伏有致,使读者很想继续看下去;又展示给人一个完整的故事和完整的人物形 象,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丰富; 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正是我的怀疑使后文表现老中医高尚智慧的情节出现,使老中医形象更为 突出; 使主题更为突出。此情节的存在使老中医的品质高尚更为突出,这样就使文章赞美人间真善美的 主题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