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离子反应课件.ppt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离子反应课件.ppt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离子反应课件.pptx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离子反应课件.pptx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离子反应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离子反应,考点一电解质与电离,考点二离子共存,总纲目录,考点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高考演练,考点四离子的检验和推断,考点一电解质与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等。,3.电解质的电离,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连接,如Na2SO4:Na2SO42Na+S,HCl:HClH+Cl-。(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用“”连接。a.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电离,如HClO:HClOH+ClO-,NH3H2O:NH3H2ON+OH-。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酸性强弱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电离方程式分步书写。如H2SH+HS-、HS-H+S2-。c.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Cu(OH)2Cu2+2OH-。,1.【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2)强电解质溶解度大。()(3)强电解质的溶液比弱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强。()(4)导体及电解质溶液随温度升高导电能力均增强。(),(5)电解质导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6)离子化合物均可以加热熔化发生电离。()(7)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2.【多维思考】(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写出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其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写出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氢氧化铝有两种电离方式,写出其电离方程式:,。(2)今有15种物质:Fe稀硝酸HNO3液氨SO2空气NaClBaSO4Na2CO3乙醇Al2O3石墨NaOH氨水Na2O2。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答案(1)NaHSO4Na+H+SNaHSO4Na+HSNaHCO3Na+HC、HCH+CAl3+3OH-Al(OH)3Al+H+H2O(2)a.b.c.d.e.f.,题组一电解质的判断,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B.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C.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导电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解析A项,硫酸钡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错误;B项,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错误;D项,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错误。,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H2SO4盐酸氯气硫酸钡酒精铜醋酸氯化氢蔗糖氨气,答案,误区警示(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NaCl溶液等。(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3)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CO2、SO2、NH3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属于非电解质。(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碳酸钙,其溶解性小,溶液导电性差,但其属于强电解质。,题组二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2)H2SO3:;(3)HF:;(4)Ca(OH)2:;(5)Mg(OH)2:;(6)CH3COOH:;(7)NaHS(溶于水):;,(8)Ca(HSO4)2(溶于水):;(9)Al2O3(熔融):;(10)KAl(SO4)2:。,答案(1)H2SO42H+S(2)H2SO3H+HS、HSH+S(3)HFH+F-(4)Ca(OH)2Ca2+2OH-(5)Mg(OH)2Mg2+2OH-(6)CH3COOHH+CH3COO-(7)NaHSNa+HS-、HS-H+S2-(8)Ca(HSO4)2Ca2+2H+2S,(9)Al2O32Al3+3O2-(10)KAl(SO4)2K+Al3+2S,4.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Na2CO3溶于水Na2CO3N+CB.Al(OH)3酸式电离Al(OH)3H+Al+H2O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解析A项,应为Na2CO32Na+C;B项,应用可逆符号;C项是HS-的水解方程式。,考点二离子共存,1.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2)实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类型(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3.不能大量共存的四类离子反应(1)复分解反应,(3)络合反应类型如:Fe3+3SCN-Fe(SCN)3。,(2)氧化还原反应:Fe3+与S2-、I-不能共存;Mn、N(H+)、ClO-与Fe2+、S2-、I-、S不能共存。(3)双水解反应:Al3+与C、S2-、HC、Al不能共存;N与Si、Al不能共存;Fe3+与C、HC、Al不能共存。(4)络合反应:如Fe3+与SCN-,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Cu2+、Ag+。,1.【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通NO2后,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Na+、K+、Cl-、HC。()(2)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溶液中,Fe2+、Mg2+、Cl-、S一定能大量共存。()(3)常温下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N。(),(4)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Fe2+、S、N。()(5)CuSO4溶液中Na+、N、N、Mg2+可以大量共存。()(6)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K+、Na+、Al、C。(),2.【多维思考】(1)OH-与N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OH-与Fe2+、Fe3+、Cu2+、Zn2+、Mg2+、Cr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OH-与HC、HS-、HS、HP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分别生成和H2O。(2)H+不能与C(HC)、S2-(HS-)、S(HS)、ClO-、F-、CH3COO-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H+与Si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沉淀;H+与Al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3)C不能和Ba2+、Ca2+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C与Fe3+、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4)S与Ba2+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因为生成沉淀;S与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S与Mn(H+)、N(H+)、Fe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答案(1)NH3H2O沉淀C、S2-、S、P(2)弱电解质或弱离子H2SiO3Al(OH)3或Al3+(3)沉淀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4)BaSO3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S被氧化,离子共存问题(1)溶液无色:需排除有色离子。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2)注意酸碱性的不同描述强酸性描述:pH=1、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甲基橙变红、加镁粉放出氢气、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11mol/L等。强酸性溶液中不存在:C、HC、S2-、HS-、S、Si、Al、F-、OH-等。强碱性描述:pH=14、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使酚酞试剂变红、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等。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Mg2+、Fe2+、Al3+、Cu2+、N、H+等。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描述:水电离出的c(OH-)或者c(H+)为,10-11mol/L,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HC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等。(3)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一色溶液颜色,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二性溶液的酸碱性:a.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离子(如C、S、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b.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c.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HS、HS-等)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a.Al与HC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HC+H2OAl(OH)3+C。b.“N+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等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N与CH3COO-、C,Mg2+与HC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需特别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典例(2018南通海门中学调研)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C)A.pH=0的溶液:Al3+、Ag(NH3)2+、Cl-、SB.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K+、Na+、Al3+、ClO-C.透明澄清的溶液:Na+、K+、Mn、AlD.0.1molL-1的苯酚溶液:K+、N、Br-、C,解析A项,pH=0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Ag(NH3)2+会与H+发生反应:Ag(NH3)2+2H+Ag+2N,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项,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溶液中ClO-与H+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Al3+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项,与会发生反应:C+HC,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反思归纳离子大量共存判断中的“审题”陷阱,题组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1.(2018扬州中学高三下期初)在混合体系中,确定化学反应先后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反应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在含等物质的量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D.在含等物质的量Al、OH-、C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C,答案BA项,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I-Fe2+Br-,故错误;C项,混合溶液中含有OH-、Ba2+、K+,CO2先与OH-反应,由于生成的C会结合Ba2+生成沉淀BaCO3,相当于先和Ba(OH)2反应,再和KOH反应,故错误;D项,滴入盐酸,结合H+的能力:OH-AlC,故错误。,2.(2018南京、盐城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A.无色透明溶液中:Ca2+、Fe3+、Br-、Cl-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C、AlC.c(ClO-)=1molL-1的溶液中:Fe2+、Al3+、N、I-D.=0.1molL-1的溶液中:N、Mg2+、S、CH3COO-,解析A项,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错误;B项,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故四种离子能共存,正确;C项,c(ClO-)=1molL-1的溶液中ClO-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I-,错误;D项,=0.1molL-1的溶液呈酸性,则CH3CO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C)A.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C、Al、I-、NB.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Fe3+、N、ClO-、Cl-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Cu2+、S、Cl-D.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S2-、Br-,解析A项,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溶液,则C、Al不能大量存在,且H+、N、I-三者不能大量共存,Al与HNO3反应不能产生H2;B项,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为酸性溶液,则ClO-不能大量存在,若为碱性溶液,则Fe3+、N不能大量存在;C项,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N、Cu2+、S、Cl-可以大量共存;D项,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S2-一定不能大量存在。故C正确。,方法技巧常见离子的性质归纳,考点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改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如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3)删:从方程式两边删去相等个数的同种未参加反应的离子,并使化学计量数最简化。(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以及得失电子是否守恒。,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看是否违背书写原则。(2)看拆分是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其余一律不拆。(3)看量的关系:量少的物质中能反应的离子全部参加反应,如酸式盐与碱反应;FeBr2溶液与Cl2的反应也与氯气的量有关。(4)看滴加顺序:如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与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反应显然不同;Na2CO3与盐酸、AgNO3,与氨水、NaAlO2与盐酸、FeCl3与Na2S溶液这些反应都与滴加顺序有关。(5)看是否有隐含的氧化还原反应、介质是否参与反应。,1.【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无论是石灰乳还是石灰水参加反应时都可以拆成离子形式。()(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某些离子减少或增加。()(3)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只能是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才能发生。()(4)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5)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6)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BaSO4+H2O。()(7)大理石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多维思考】向0.1molL-1的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Ba(OH)2溶液。(1)当S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2)当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H+S+Ba2+OH-BaSO4+H2O(2)2H+S+Ba2+2OH-BaSO4+2H2O,题组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2018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D)A.NO2通入水中:3NO2+H2O2H+2N+NOB.Fe(OH)3溶于HI溶液:Fe(OH)3+3H+Fe3+3H2OC.(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N+S+Ba2+OH-BaSO4+NH3H2OD.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HC+H2OAl(OH)3+C,解析A项,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错误;B项,Fe(OH)3与HI溶液的反应是先中和后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2Fe2+I2+6H2O,错误;C项,不符合物质的组成比,应该生成两个NH3H2O,错误;D项,由于Al结合H+能力强于HC,所以二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HC+H2OAl(OH)3+C,正确。,思维建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一般思路,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5SO2+2H2O+2Mn5S+2Mn2+4H+B.Ca(HCO3)2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HC+Ca2+OH-CaCO3+H2OC.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N+Al3+5OH-NH3H2+Al+2H2OD.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ClO-+Cl-+H2OCl2+2OH-,O,解析B项,NaOH溶液足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2OH-CaCO3+2H2O+C,故不正确;C项,S与Ba2+会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故不正确;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故不正确。,方法技巧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按照“以少定多”的原则进行书写,即先根据题给条件判断“少量物质”,以“少量物质”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充分反应)确定所需“过量,物质”的离子数目。如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为:,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B.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C.将铜丝插入足量浓硝酸中:3Cu+8H+2N3Cu2+2NO+4H2O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2Al+3H2O2Al(OH)3+C,解析B项,Cl2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且生成的HClO为弱电解质,不可拆写成离子,错误;C项,应生成NO2,错误;D项,过量的CO2应生成HC,错误。,1.从反应原理角度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是生成Fe2+而不是生成Fe3+。(2)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出Ba2+与S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又不能漏掉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方法技巧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Ba2+BaSO4+2H2O。(4)看“”“”“”“”及必要条件是否正确。,2.从“拆分”角度判断(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2)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写成化学式。,(3)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不能写成H+OH-+S+Ba2+BaSO4+H2O,应写成2H+2OH-+S,3.从守恒角度判断离子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符合得失电子守恒。,4.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判断方法(1)连续反应型反应特点:因反应物的相对用量不同,反应生成的离子(物质)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书写方法分步书写法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应顺序写出两步反应:Al3+3OH-Al(OH)3Al(OH)3+OH-Al+2H2O,由+可得:Al3+4OH-Al+2H2O。(2)先后反应型反应特点: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随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书写方法假设定序法如:FeBr2溶液与Cl2的反应。这类反应只要明确了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书写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不,明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时,可假设Cl2先与Br-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还要氧化Fe2+生成Fe3+,因此可确定Cl2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然后再根据量的关系书写即可。(3)离子配比型反应特点: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这样随两者相对用量不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书写方法“少定多变”法,“定”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按化学式确定,即取1mol。“变”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要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题组二信息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2018高三冲刺卷二)硫酸锌可用于制造锌钡白、印染媒染剂等。用锌白矿(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Fe2O3、CuO、SiO2等杂质)制备ZnSO47H2O的流程如下: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如下表:,(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酸浸”过程中,提高锌元素浸出率的措施有:适当提高酸的浓度、(填一种)。(2)“置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除与溶液中的Fe3+、H+反应外,另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pH控制在3.26.4之间的目的是。,(4)“母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有(填化学式)。,答案(1)SiO2粉碎锌白矿(或充分搅拌浆料、适当加热等)(2)Zn+CuSO4Cu+ZnSO4(3)3Fe2+Mn+7ZnO+9H+3Fe(OH)3+MnO2+7Zn2+使Fe3+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4)ZnSO4、K2SO4,解析(1)锌白矿的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Fe2O3、CuO、SiO2等,加入H2SO4时,只有SiO2不溶,故滤渣1为SiO2,溶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或加热等方式提高浸出率。(2)“酸浸”后的滤液中含有Zn2+、Fe3+、Cu2+和H+,加入锌粉,除与Fe3+、H+反应外,还有Zn与Cu2+的置换反应。(3)进入“氧化”过程的离子有Zn2+和Fe2+,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成Fe3+,加入ZnO调节溶液的pH,可生成Fe(OH)3沉淀,所以反应中有Fe2+与Mn的氧化还原反应,又有ZnO与H+的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当pH3.2时,Fe3+完,全沉淀,但不能使Zn2+沉淀,故pH6.4。(4)母液中存在的盐有ZnSO4和K2SO4。,5.摩尔盐(NH4)2Fe(SO4)2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以下是利用废铁屑、稀硫酸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取摩尔盐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中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2)“步骤2”中所用废铁屑必须过量,原因是。(3)一般采用滴定法测定摩尔盐产品中Fe2+的含量:称取4.0g摩尔盐样品,溶于水,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2molL-1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KMnO4溶液。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直到时停止滴定,读数。,答案(1)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2)防止产生Fe3+,保证所制摩尔盐的纯度(3)5Fe2+Mn+8H+5Fe3+Mn2+4H2O14%酸式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出现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解析(1)Na2CO3溶液中C水解:C+H2OHC+OH-,溶液显碱性,因此在“步骤1”中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2)为防止产生Fe3+,保证所制摩尔盐的纯度,步骤2中所用废铁屑必须过量。(3)在酸性条件下,Mn氧化Fe2+为Fe3+,自身被还原为Mn2+,离子方程式为5Fe2+Mn+8H+5Fe3+Mn2+4H2O。假设4.0g产品中Fe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xmol0.01L0.2molL-1则x=0.01,产品中Fe2+的质量为0.01mol56gmol-1=0.56g,产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100%=14%。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直到溶液出现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5Fe2+Mn51,方法技巧信息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直写法:对于题设信息比较直接的问题,如已告知全部反应物和生成,物或部分告知主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时,只要审清题意、理解信息后,就可以直接写出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将反应方程式配平。(2)守恒法:任何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遵从得失电子守恒,离子反应还遵从电荷守恒。写反应方程式时首先要想到这一点。对于缺项反应的配平可以优先考虑此方法。,(3)类比法:类比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当题设信息与旧知识有关联时,可以通过原型寻找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之间的联系点,为新问题的解决打开思路;再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未知情景中去,解决新问,题。但要避免机械性类比现象的发生。(4)叠加法:对某些复杂反应,如递进反应、平行反应、进程反应等,可以认为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再将各步反应式叠加即得总反应式;对具有复杂组成的物质参与的反应,可以将其拆为简单物质的组成,然后按简单组成物质分别书写反应方程式,再将各步反应式叠加即得总反应式。但忌简单拼凑。,(5)推导法:有些方程式书写试题,题目提供的是与反应有关的一些数据,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数学运算才能推得反应方程式。有时,反应情况可,能与所学知识产生冲突,解题时,要注意推导的严密性和合理性,不可主观臆断;不要受思维定式的干扰,要紧扣反应原理和本质,有理有据地进行推导。(6)综合法:适合于解答一些“似熟实生”的试题。因为“似熟”,容易先入为主而忽略解题的关键点或题设条件的限制,出现书写不严密的问题;“实生”是因为题设反应不是书本中讲过的或已学过的,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碰到此类试题后,需要综合分析题设和已有的知识,全面思考。,考点四离子的检验和推断,1.【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某溶液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则该溶液中不存在Na+。()(2)某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后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中存在Fe2+。()(3)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l-。(),(4)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5)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6)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放出氨气,则原溶液一定是铵盐溶液。(),2.【多维思考】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Al3+、Cl-、Na+、K+、N、OH-、Fe2+、Al、C、N、S、H+。(1)完成下列表格:,(2)根据(1)中的实验回答:N存在于溶液中,理由是;Cl-存在于溶液中,理由是。(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答案(1)确定N溶液中不含C、S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S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2)MN溶液中含有H+、Fe2+、Al3+、N、K+,所以N溶液中不能含NN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3)OH-、Al、C、S、Na+、N,题组离子的检验和推断,1.某未知溶液中可能含Cl-、C、Na+、S、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BD)A.一定有Cl-B.一定有SC.一定没有Al3+D.一定没有C,解析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一定没有C;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氯化银,由于前面加入了氯化钡溶液,引入了氯离子,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溶液呈电中性,Na+、Al3+至少含有一种。,(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方法技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2.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B)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解析A项,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可检验Fe3+的存在,但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无Fe2+;B项,无水CuSO4遇水蒸气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晶体,常用无水CuSO4证明水的存在;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只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无K+;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3.(2019无锡模拟)草酸亚铁晶体(化学组成为FeC2O42H2O)是一种淡黄色晶体粉末,常用于照相显影及制药工业,是电池材料的制备原料。实验室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的过程如下:(1)废铁屑在进行“溶解”前,需要在5%的Na2CO3溶液中加热数分钟,并洗涤干净,Na2CO3溶液的作用是。,(2)检验FeC2O42H2O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过滤、洗涤得到的FeC2O42H2O晶体必须低温真空干燥,其原因是。,答案(1)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脂类物质)(2)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洗涤干净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和被氧化,解析(1)C水解使Na2CO3溶液呈碱性,加热会使碱性增强,可使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和甘油而除去。(2)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主要是检验沉淀表面是否有杂质离子存在,可检验S;因为FeC2O42H2O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受热易部分或全部失去,且FeC2O42H2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故必须在低温真空条件下干燥。,高考演练1.(2018江苏单科,4,2分)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A.0.1molL-1KI溶液:Na+、K+、ClO-、OH-B.0.1molL-1Fe2(SO4)3溶液:Cu2+、N、N、SC.0.1molL-1HCl溶液:Ba2+、K+、CH3COO-、ND.0.1molL-1NaOH溶液:Mg2+、Na+、S、H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A项,KI溶液中的I-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指定溶液中的离子与所给离子都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C项,HCl溶液中的H+与CH3COO-形成弱电解质CH3COOH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