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题题目目氢电混动场地车混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氢电混动场地车混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作作者者:陈康 专专业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黄 明 宇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2014 年 5 月 20 日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 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4 年 5 月 15 日 题目:氢电混动场地车混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陈康 指导教师:黄 明 宇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南 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文)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 摘摘要要 现在随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这两个问题的日渐加重,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 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然而汽车新能源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以其污染少,低噪音,高效和消耗低等特点,已被世界汽车业看作是目前最可行的一种 清洁汽车方案。 氢电混动场地车混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是要优化控制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三种动力 源即燃料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动力系统方案。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多种动力源的 动力系统结构,需对其能量流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用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即用电电混合能量流方案,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电电混合能量流的转换。通过在燃料电池、 蓄电池以及超级电容三个动力源中有效的加入双向 DC/DC 变换器进行能量的转换,就可以 使燃料电池的效率提高,满足了不同情况时对能量的要求。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电混 合能量最大化的利用。证明了这种电电混合动力系统高效、安全的优越性,同时对保障混 合动力系统工作状态平稳,延长蓄电池的工作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采用了适合该系统的 PLC 控制策略,并优化重要参数使整车的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三种动力源混合系统能够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快速、稳 定、高效的运行,降低了能耗,改善了经济性。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优化控制,燃料电池,控制策略,能量分配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I ABSTRACT Now with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two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ca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ar of new energy development has a long way to go, but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its low pollution, low nois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nsumption, has been the world automobile industry as a clean car program is the most feasible. Hydrogen and electricity hybrid field vehicle hybrid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three kinds of power control of a low cost,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fuel cell, battery and super capacitor hybrid power system. Hybrid cars use power system structure of a variety of power source, need to control the flow of energy. We use a new typ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electric electric hybrid energy flow scheme, realize the conversion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lectric electric hybrid energy flow. Conversion of energy in the fuel cell, battery and super capacitor three power sources effectively join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you can mak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uel cell improve,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Realization of the use of hybri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maximum. To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hybrid power system efficient, safe, and the security of hybrid system working condition is stabl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xtend the battery life. We use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whole system to achieve optimal st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kinds of power hybrid syste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an meet the function, fast, stable, efficient operation,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economy. Key words:Hybrid electric vehicle, Optimal control, Fuel cell, Control strategy, Energy distribution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3 1.1 应用与现状.1 1.2 发展趋势.1 1.3 意义和价值.2 第二章 动力源能量输出特性分析.3 2.1 蓄电池及其能量输出特性.3 2.2 超级电容及其能量输出特性.3 2.3 燃料电池及其能量输出特性.3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及其最优驱动模式.5 3.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分类.5 3.1.1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5 3.1.2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6 3.1.3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7 3.2 不同行驶状态下最优驱动模式.8 3.2.1 启动与起步. 8 3.2.2 低速行驶. 9 3.2.3 加速或者上坡. 9 3.2.4 巡航.9 3.2.5 减速或者下坡.10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V 3.2.6 刹车制动. 10 3.2.7倒车.10 第四章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11 4.1 控制器件的选择. 11 4.2 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4.3 控制程序编制. 14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21 参考文献.22 致谢.23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应用与现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时间比较短,它在市场的占有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但 是它的环保和节约资源是它的一大优势,以后的发展路会很长的。然而其中的氢电混合动 力汽车更是研究的很少,但是它的前景是最大的,因为它无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利用效 率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技术进一步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用上这种低碳环保的新型节 约型汽车。 就现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的控制模式来说有两种最基本的控制模式那就是:恒 温器控制模式和发动机跟踪器控制模式,这两种控制模式一起使用,利用发动机和蓄电池 的最大值效率区,让它达到效率的最高峰 1。在汽车加速并且满足车轮驱动功率时,可以相 对的减少蓄电池的最大功率,如果想让使用时间变的更长,就用发动机跟踪模式,在汽车功 率要求低的时候,降低发动机低效率的发生情况,就用恒温器模式,使汽车系统的效率上 升。 还有一种最常用的控制策略那就是用汽车的车速当做主要参数,这种控制方法是利用 车速大小作为控制的依据。 不久之前, 国外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另一种基于速度的控制策略。 当汽车在低速行驶时,由电机单独驱动车轮, 在高车速行驶时,就用混合驱动模式。 这时候, 发动机会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上运行,电机会提供汽车车轮所需要的动态变化功率。可以加 大发动机启动时候的设定车速而且需要保持蓄电池 SOC 在驾驶中尽量保持不变,这样就会 缩短发动机工作的时间,然而这种控制策略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但是它需要增加 电机和蓄电池的功率,从另一方面来说就会增加了汽车的自重和成本 2。 采用了这种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就需要随时监控蓄电池 SOC,当 SOC 小于 设定初值时,无论此时如何,发动机都会重新启动,而且发动机会分出一部分功率给蓄电池 充电。 1.2 发展趋势 成本和燃油经济性当做控制参数是另外一种控制策略,采用这种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装备了小功率的电机和小容量的蓄电池 3。在这种控制中电动机只是在汽车急加 速时才开启,辅助发动机向车轮提供加速时所需要的加速功率。在一般情况下汽车由小排 量的发动机单独驱动,然而当蓄电池 SOC 下降到某一定值时就会给它充电,从而在另一方 面再次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载率。在汽车减速时,蓄电池能够吸收制动时产生的反馈能量。 然而这种控制策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那就是由于发动机总是处于工作运行的状态,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虽然减少了发动机开关控制所引起的效率下降问题,所以还是无法解决发动机在低负载时 的一些排放问题 4。 目前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是另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 模式要比串联型模式复杂的多,所以控制策略不仅仅要实现汽车整体最好的燃油经济性, 还要考虑汽车各种不同的运行情况,考虑发动机的排放、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各部件可靠 性和生产成本等一系列的要求,而且还需要进行汽车各部件的特性综合控制 5。 所以在优化 控制这方面的路上还长着呢。 1.3 意义和价值 能源紧缺、 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今后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 必然方向。这个研发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就目前情况而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比较可行 的一种技术。而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以暂时解决目前汽车工业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最大 化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合理设计运用混合驱动控制系统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汽车所面临 的巨大问题,使汽车工业在以后可以稳步可持续性的发展! 现在研究氢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国家是比较少的,这种氢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科 研队伍与实验室是比较少的,而它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抓住这个机会发展氢电混合动 力汽车,先人一步申请专利,大力发展,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同时,既 可以发展自己又可以节约资源和环保环境,一举多得。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第二章 动力源能量输出特性分析 2.1 蓄电池及其能量输出特性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可以反复充电并循环利用的电池, 是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的。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 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输出 6。 蓄电池SOC(state of charge)的意思是蓄电池的一种荷电状态, 即为充电容量与额定容量 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通俗的讲就是任意时刻的容量。 蓄电池的特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可靠性能好、原材料容易获取、价格非常便宜,但是 它的缺点就是比能量低,使用寿命较短,而且一次充满电后行驶的路程较短、充电的时间 比较长、况且还存在废旧电池的二次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它仍然是目前和近期电动汽 车能量源中最常用的形式,而且几乎是所有混合动力汽车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之一。 蓄电池输出特性:因为它的功率密度比较低,所以单次使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但 是它的输出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可以提供一定的最大值功率,在驱动电机再生发电 制动时可以当作电能储蓄装置。 2.2 超级电容及其能量输出特性 超级电容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一种电源,主要依靠双 电层和氧化还原假电容电荷储存电能,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其它类型的双电层电容器一样, 都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从而获得非常巨大的容量 7。 突出的优点是:充电速度非常快、使用时间很长、功率密度高、生产产品的成本低、 大电流放电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非常广、体积小且外形紧凑、便于安装和节省空间。 但是超级电容也存在不足。超级电容的比能量比较小,而且相同重量的超级电容续航 行驶里程,只是铅酸蓄电池的13,在这方面是超级电容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因此,使用 超级电容来完全代替蓄电池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两者构成复合能源是比较合理。 超级电容输出特性:由于它具有超高的电荷密度和功率密度,所以在汽车启动、加速 度较大以及在爬坡等短时间内可以提供较大的瞬间放电最大值功率,提供汽车在负载增加 时所需要的不足功率,并在驱动电机再生发电制动时吸收较大的充电最大值功率 8。 2.3 燃料电池及其能量输出特性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殊装置,它的最大特点是反应 过程中不涉及燃烧和内燃机做功,而且能量转换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所以它的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 效率是最高的,而且反应唯一的产物是水,没有污染,工作时没有机械运动部件,仅仅只 有气体和水的流动,工作时噪声较低,稳定,可靠性能高 9。 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燃料电池持续输出时间长而且输出的功率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它 的输出特性偏软而且动态响应滞后,所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假如仅仅采用燃料电池用作单 电源,那么就往往存在动力性不足的问题,如果这样那么燃料电池的使用时间也不会长。 综上分析后,根据三种动力源的不同特点,从而就有了用: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 容这样三种动力源作为电电混合动力系统的这种方案10。其中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 持续输出功率大,但是由于输出特性偏软,所以就要结合DC/DC转化器转换为恒定的直流 电压输出,蓄电池用作辅助动力源,动力性能比较好,而且还可以提供燃料电池启动时候 所需要的能量,因为蓄电池瞬间输出高电流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很大的放电电流会让蓄电 池各方面的性能变的更差,最重要的就是当充电电流过大时会让蓄电池的使用时间变短, 所以汽车就配置了超级电容,并且能量可以通过DC/DC变换器的控制,这样在强电流输出 的阶段,超级电容+蓄电池使用可以输出高电流,最重要的是在汽车制动范围内,超级电 容能够吸收高电流,进一步减小对蓄电池的伤害。 这个系统方案中采用: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与蓄电池并联,燃料电池通过 单向DC/DC变换器与蓄电池并联11。用以充分的弥补汽车驱动最值功率的不足,从而有效 的降低了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额定输出功率,并且在汽车制动时,超级电容能够高效快速 的吸收反馈的能量,所以就会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性能,与此同时还会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 寿命,可以弥补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慢的一系列缺点,提高了响应速度,同时,超级电容还 可以非常有效的二次回收整车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反馈能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12。这 个混合结构可以最大化的使用三种不同的动力源。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及其最优驱动模式 3.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分类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以下几种类型即: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电 动汽车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3。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种汽车的几种不同的结构。 3.1.1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如图 3.1 所示。 首先发动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控制器传送给电动机,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14。蓄电池和超级电容通 过电机控制器串接在发电机和电动机之间,目的是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能与电动机的输出 能量,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当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大于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 时,电机控制器控制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如果发电机发出的功率小于电动机所需要的功 率时,蓄电池可以提供不足的电能。它具有的特点是: (1)发动机工作状态很少受汽车行驶情况的影响,所以就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 性。 (2)有蓄电池的功率调整和缓冲,发动机的功率可以选择较小的。 (3)有良好的发电机输出功率,而且有减少蓄电池出现过盈充电和过低放电,就需 要有较大的电池容量。 (4)发电机能够将机械能变为电能、电动机能够将电能变成机械能、蓄电池和超级 电容的充电和放电都伴随着一定能量的损失,所以其总体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总之,串联式是适合低速、功率适中、经常启动停止情况的汽车,这种汽车结构是非 常适合在城市里使用的。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6 图 3.1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 3.1.2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如图 3.2 所示。发动机与电机属于两套不同的系 统,可以共同驱动也可以单独驱动。发动机发出的机械能可以直接让汽车行驶。而且电机 也可以直接来驱动汽车,降低了能量损耗。在这种结构中电机即可以用作电动机又可以当 作发电机使用,在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电机当发电机使用,通过电机控制器给蓄电池和 超级电容充电,而在其余状态下时,就把电机当作电动机来使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通过 电机控制器可以提供一定的电能。和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比少了一个发电机。发动机和 后面的一些驱动系统能够直接相连接,能源利用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和串联式相比,一 方面需要结构更加的复杂,需要一定的动力复合装置对两个动力进行有效的叠加,另一方 面对控制技术、结构设计、制造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这种并联式结构和串联式混合动力电 动汽车相比,仅仅只需要两个驱动装置即发动机和电机,此外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放完电 之前,如果还需要获得相同的动力性能,这时候并联式要比串联式的发动机和电机体积都 要小的多 15。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7 图 3.2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 3.1.3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示意图如图 3.3 所示。首先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一些通过机 械传动输送给传动系统,另外一些就会驱动发电机发电16。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电机控 制器的控制,输送给电动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然后电动机就可以运转让汽车行驶。混 联式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如果汽车低速行驶,驱动系统就转用串联模式工作,如果在 汽车高速稳定行驶时,驱动系统就转用并联模式工作。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综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优势,能够把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等一系列动力机进行完美 的优化与匹配17。混联式与串联式相比,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让发动机动力直接的输 出,让能量的利用效率上升,混联式与并联式相比,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和传动 系统之间没有固定的机械连接,因此混联式结构可以让发动机独立的工作,基本上不用担 心会受外界情况的影响,从而获得非常高的经济性和排放性。与此同时混联式结构会更加 复杂,所以其成本比其它的形式都要高。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8 图 3.3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示意图 我们设计的场地车要求速度不高,但是要频繁启停,而且需要有一定的零排放行驶里 程,因此若采用并联式,显然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并联式结构决定了其最适用的路况是速 度较高的近似匀速行驶, 而采用混联式的话, 对于场馆车的车速要求不是很高的车型而言, 其结构过于复杂,而且通常需行星齿轮结构,成本将会比较高,这是不合适的。还有一点 就是并联式与混联式的优势在场地车上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串联式恰恰能很好地发挥 其优势,只要通过合适的参数匹配,使用较小的发动机和蓄电池,从而以更低廉的成本满 足相同的性能要求,所以经过分析论证后得出结果是:场地车结构采用串联式。同时也最 终确定了动力源的混合方案:由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的三个动力源电电混合动力系 统方案。而且是用了:超级电容通过双向 DC/DC 变换器与蓄电池并联,燃料电池通过单 向 DC/DC 变换器与蓄电池并联这样一种动力源混联的特殊方式18。其中动力源的功率配 置比例是:蓄电池是 20%、超级电容是 20%、燃料电池是 60%。 3.2 不同行驶状态下最优驱动模式 行驶状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启动与起步、低速行驶、加速或者上坡、巡航、减速或 者下坡、刹车制动、倒车。 3.2.1 启动与起步 在汽车启动之前设定蓄电池 SOC 定值和控制临界值。将 SOC 的定值设置在 0.60.7 之间是适中的,因为:首先,汽车制动时会产生瞬间高电流,这样给蓄电池充电会导致蓄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9 电池的电压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汽车达到最大值功率的时候瞬间高电流放电会引起电池 电压下降很快,当蓄电池 SOC 处于这个区间时,蓄电池处于稳态电压中,留给它的电压上 升和下降的空间会很大;其次,蓄电池 SOC 在这个范围内,蓄电池的内阻也是很小的,它 的好处就是充电和放电的时候电压变化小,而且散发热量和损耗都比较小。因此确定蓄电 池 SOC 的初值是 0.65。 而且为了蓄电池的安全, 考虑到瞬间高电流放电和制动时的高电流 充电,将蓄电池 SOC 的控制临界值下限设置为 0.3,上限设置为 0.9,当蓄电池 SOC 低于 0.3 时,电机控制器会约束放电的电流,最后时刻还会强制切断蓄电池;如果这时候蓄电 池 SOC 高于 0.9,那么电机控制器就会关闭制动回馈的功能,从而强行关闭燃料电池。 启动时用蓄电池+超级电容共同启动,可以提高汽车的启动性能。起步也是由蓄电池 和超级电容提供起步时所需要的功率。 3.2.2 低速行驶 汽车起步后低速运行时,如果速度低于设定的 20Km/h 时,而且这时候的蓄电池 SOC 较高而且汽车整体需求功率小于燃料电池优化区间下限时,汽车进入纯蓄电池驱动模式。 即汽车由蓄电池完全驱动。 如果此时超级电容 SOC 小于 0.3 则蓄电池会给超级电容强制充 电,牺牲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部分动力性。 3.2.3 加速或者上坡 加速或者上坡时负载增大,蓄电池的输出功率无法满足汽车动力性能的要求,这时必 须增大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来跟随功率的变化。如果负载继续增大那么燃料电池接入,并 且逐步成为主要动力源,此时由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共同混合驱动。除非蓄电池 SOC 和超级电容 SOC 达到极限值,否则燃料电池除了满足汽车需求的功率外,还要给蓄 电池和超级电容充电。当蓄电池 SOC 低于下限 0.3 时,燃料电池会给蓄电池强行充电,牺 牲汽车部分动力性能用以保护蓄电池。 当蓄电池 SOC 在正常范围内时燃料电池就会在输出 一定功率的同时还会给它充电。如果燃料电池最大功率无法满足需求,如果超级电容的 SOC 值大于最小临界值,那么超级电容通过 DC/DC 变换器的控制输出一定能量,而且燃 料电池增加输出功率,一直到燃料电池的极限值功率,如果仍然不能满足负载的要求,而 且蓄电池 SOC 大于最小值, 就让蓄电池一起参加供电。 此时的负载功率大部分由蓄电池提 供,而且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一起向汽车提供所需要的电能,这种情况下超级电容 和蓄电池起到了一定削平功率波动的作用19。还提高了汽车的最大值功率,使瞬态输出特 性变得更好了,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机动性能20。 3.2.4 巡航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0 此时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而且是巡航速度。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共同混合驱动, 其中燃料电池属于主要动力源,蓄电池属于辅助动力源。如果超级电容 SOC 低于 0.3 则燃 料电池会给它充电,直到冲到满。同时燃料电池也会给蓄电池充电,如果蓄电池 SOC 大于 0.9,那么系统自动关闭制动回馈的功能,关闭燃料电池,退出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驱动 模式,进入纯蓄电池驱动的模式。或者在燃料电池无法向系统提供能量时,而且此时的蓄 电池 SOC 值大于最小临界值,则由蓄电池在很少时间内完全独立向整车提供电能,驱动电 动机转动 21。 汽车正常运行时,当油门没有加速信号时,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共同提供汽车行驶功 率,超级电容不参与工作,当油门有加速油门信号,超级电容会提供能量让汽车获得加速, 当汽车的功率过高时,超级电容会弥补不足的功率。 3.2.5 减速或者下坡 当汽车轻载运行,即汽车减速或者下坡时,负载减小,若此时超级电容或者蓄电池的 SOC 值偏低,则需要对其进行充电。此时系统可以增大燃料电池输出功率通过 DC/DC 变 换器给超级电容或者蓄电池充电,电动机驱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能量也是由燃料电池提供 的,此时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就是由负载功率+超级电容充电功率+蓄电池充电功率的功率 总和 22。 如果超级电容 SOC 和蓄电池 SOC 的值在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那么超级 电容和蓄电池既不会充电也不会放电。 3.2.6 刹车制动 刹车时,汽车负载变小,燃料电池电压增大,如果超级电容 SOC 和蓄电池 SOC 小于 0.9 则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开始充电。而且此时电机制动,转速很快下降为零会产生制动电 流,也会给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充电。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制动时,电机工作在发电的状态,产生可以利用的再生能源电能, 如果超级电容SOC或者蓄电池SOC值在最大临界值以下时,那么再生能量以一定的回馈深 度给超级电容或者蓄电池充电。而当再生制动达到最大制动能力时,机械制动才开始发挥 作用。 3.2.7 倒车 倒车时,电机反转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配合驱动,若超级电容 SOC 低于 0.3,则完全 由蓄电池驱动进入蓄电池驱动模式,与此同时还会给超级电容充电。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1 第四章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控制器件的选择 FX2N是 FX 系列中功能最强、速度最快的微型可编程控制器,而 FX2N-32M 是其中的 一种,它有 16 个输入点和 16 个输出点23。而本次设计中共有 14 个输入和 9 个输出。故 本次设计选用这一类型的 PLC 控制元器件。 而且外接线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而且控制是相 对集中的,故选择 24V 模块。 可编程控制器:PLC 选用:FX2N-32M 型号 主电路开关:QS选用:HZ15-25/3 型号 控制单路开关:QF 选用:DZ5-20/230-6.5A 型号 熔断器:FU1选用 RL1-30 型号 熔断器:FU2、FU3选用 RL1-10 型号 接触器:KM1、KM2 选用 CJ-10/03 型号 热继电器:FR选用 JR20-10 型号 启动按钮:SB1选用 LA19-11 型号 工作方式开关:SB2、SB3、SB4、SB5、SB6 选用 LA19-11 型号 行程开关:SQ1、SQ2、SQ3、SQ4 选用 LX2-131 型号 速度传感器:YJ1选用 CS-YD-012/022 型号 LED 灯:选用 F10-5W-1P 型号 接线端子:XT选用 TB 型号 接线选用红色、绿色、黑色铜线,而且截面积是 2.5mm2 4.2 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控制的要求,PLC 控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输入输出(I0)地址编排如表 4-1 所 示 24。其中 SB1 为启动开关,SB6 是刹车制动开关,SB2、SB3、SB4、SB5 为工作方式开 关,SQ1、SQ2、SQ3、SQ4 为行程开关,YJ1、YJ2、YJ3 为传感器开关。Y1 和 Y2 是控 制电机正反转的,Y0、Y3、Y4、Y5、Y6、Y7、Y10 是控制灯的,表示不同阶段的汽车行 驶状态。如表 4-1 所示。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2 表 4-1 I/O 地址分配表 输入点分配输出点分配 地址号输入开关名称器件号地址号驱动设备器件号 X0汽车启动开关SB1Y0汽车启动信号LED1 X1汽车前进开关SB2Y1汽车前进KM1 X2汽车后退开关SB3Y2汽车后退KM2 X3汽车加速开关SB4Y3汽车倒车信号LED2 X4汽车减速开关SB5Y4汽车刹车制动信号LED3 X5汽车刹车制动开关SB6Y5汽车右前转信号LED4 X6汽车右前转行程开关SQ1Y6汽车左前转信号LED5 X7汽车左前转行程开关SQ2Y7汽车右后转信号LED6 X10汽车右后转行程开关SQ3Y10汽车左后转信号LED7 X11汽车左后转行程开关SQ4 X12速度传感器YJ1 X13蓄电池 SOCYJ2 X14超级电容 SOCYJ3 X15燃料电池故障保护FR1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3 根据控制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本次设计的主电路要实现汽车可以前进和倒退, 因此需要电机的正反转 25。所以主电路图如图 4.1 所示。 图 4.1 主电路 根据控制的要求和电气控制图可知,可以绘出以下控制图。如图 4.2 所示。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4 图 4.2 控制电路 4.3 控制程序编制 本次设计程序的梯形图如图 4.3 所示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5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6 图 4.3 梯形图 程序指令表如下: LDX0 ORMO ANIX5 OUTMO LDX6 MOVK0D0 LDX7 MOVK1D0 LDX10 MOVK2D0 LDX11 MOVK3D0 LDIM2 ANIM3 ANIM4 ANIX6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7 ANDM0 LDX1 ORM1 ANB MOVK0D1 OUTM1 LDIM1 ANIM3 ANIM4 ANIX7 ANDM0 LDX2 ORM2 ANB MOVK1D1 OUTM2 LDIM1 ANIM2 ANIM4 ANIX10 ANDM0 LDX3 ORM3 ANB MOVK2D1 OUTM3 LDIM1 ANIM2 ANIM3 ANIX11 ANDM0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8 LDX4 ORM4 ANB MOVK3D1 OUTM4 LDM0 CMPD0D1M6 LDM6 LDM1 ANIX6 LDM2 ANIX7 ORB LDM3 ANIX10 ORB LDM4 ANIX11 ORB ANB ANIX5 ANIX15 ANIX2 ANIY2 OUTY1 LDM8 LDM1 ANIX6 LDM2 ANIX7 ORB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9 LDM3 ANIX10 ORB LDM4 ANIX11 ORB ANB ANIX5 ANIX15 ANIX1 ANIY1 OUTY2 LDIY1 OUTY0 LDX12 SETS20 LDX13 LDX14 SETS22 LDM1 ORM2 ORM4 OUTY3 LDM2 ORM3 ORM4 OUTY4 LDM1 ORM4 OUTY5 LDM2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0 ORM4 OUTY6 LDM3 ORM4 OUTY7 LDM11 ORM14 OUTY10 END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具体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动力源即蓄电池、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之间的不同性能、 特点以及输出性能。介绍了三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即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联式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且经过对比分析后,指出串联式混合动 力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性能场地车的需求。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由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 储能的构思,并将其应用在串联式混合动力高性能场地车上。由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构成复 合能源的时候, 由于两者之间的电气特性具有比较大的差别, 所以为了两者能够协调工作, 就需要使用直流变换器。即DC/DC变换器,最终确定了由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三种 不同的动力源之间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方案。而且还是用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 与蓄电池并联,燃料电池通过单向DC/DC变换器与蓄电池并联这样的一种动力源混联的方 式,其中场地车结构采用了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 确定了汽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最优驱动模式,并且设计了动力源自动切换的控制系 统,就是用PLC实现对动力系统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最后,这次毕业设计也锻炼了自己,使自己处理能力得以提高,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化, 不会拘于一点, 同时这次设计也存有许多的不足,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设计出更好的东西, 提出更加出彩的方案。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完美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为 以后的低碳环保生活而努力奋斗!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2 参考文献 1舒红,秦大同,胡建军.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 11月第24卷6期 2Miller Hess Bemes,袁伟大型氢燃料电池动力机车的系统设计J华东电力,2008. 3陈全世,林拥军,张东民.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J.汽车技术,1996 4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J汽车科技,2007,(6):2224 5狄艾威,陈启宏.燃料电池车能量流电电混合能量流控制系统设计.武汉理工大学,2010. 6谢长君,杜传进,全书海.燃料电池中巴车电电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机械工程学报 2009 年 6 月第 45 卷 第 6 期 7陈浩然.超级电容/电池复合储能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同济大学中德学院,2008 8郑敏信,齐铂金,吴红杰,等.混合动力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共享厨房行业投资趋势与机会研究报告
- 南通安装工程方案(3篇)
- 轮渡路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开工程咨询公司方案(3篇)
- 洞察2025年:云计算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肱骨近端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策略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用户体验研究
- 汽车发动机装调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井下电泵作业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信设备组调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房屋租赁交接家私清单
- 公对私转账借款协议书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等土力学土的本构关系
- GB/T 29494-2013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GB/T 19188-2003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
- 2023年化工检修钳工题库及答案
- 酒店文化全套教学课件
-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课件
- 9.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 收益权投资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