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项目设计说明规划.doc_第1页
博鳌项目设计说明规划.doc_第2页
博鳌项目设计说明规划.doc_第3页
博鳌项目设计说明规划.doc_第4页
博鳌项目设计说明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鳌美丽熙海岸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中国海南博鳌博鳌美丽熙海岸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 国家编制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2、 建设用地地形图及红线图;3、 规划部门提供的相关指标规定和市领导的批示;4、 规划部门提供的功能分区要求;5、 规划设计任务书及市场调查资料;6、 规划局关于该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的意见函;7、 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用地概况:1、用地简介:该用地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临大海,南临博鳌亚太经济论坛会址,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2用地特征:项目位于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北部,地块南侧朝博路为区域主要出入道路,东侧为博鳌镇老街。与会展中心区直线距离约2公里,车行距离约5公里,距海直线距离约600米。目前居住性物业发展较为成熟,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设立,博鳌不仅提高了整体海南的知名度,带动了海南的旅游,也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项目力图成为博鳌会展经济区的商业中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色商业街,是集住宿、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项目,将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综合服务区的核心,在博鳌成为商业综合项目的新示范。3气候特征:博鳌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北缘,受季风影响大,光照允足,高温多雨,台风频繁,旱季和雨季分明。全年日照时间分布和全年太阳总辐射分布都呈双峰分布,其中全年日照时间为2136.4小时,其中以7月份为最长,为262.7小时,5月份次之,为234.7小时,2月份最短,为108.5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为4957兆焦耳/平方米。多年平均温度为24.3,7月份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8.6,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9.1。极端最高气温为38.3,出现在1994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9.1,出现在1999年2月。风向多变,风频率有明显有季节变化。主要风向是夏季的南风和冬季的北风。但由于博鳌镇处海南岛东岸的中部,是一个易受台风侵袭的地方,历史最大风速都是由台风引起的。旱季和雨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3.4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的76%81%,其中810月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4849,而冬春季全镇降水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16。 规划原则:1. 规划设计思想:强化旅游度假产品概念继承温馨住区之脉络汲取先进设计之理念激发城市发展之动力促进博鳌经济之发展博鳌美丽熙海岸具有海滨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随着项目的分期和实施会对片区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带动,并为所在区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本设计充分利用基地本身赋予的有利条件及景观要素,追求休闲度假的舒适度与品位,通过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交相辉映,形成具有林、水环境特色的高品质度假型综合区。 、开放空间与大海,得环溪、万泉河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用地现状分析,我们强化项目公共开放空间与海、得环溪、万泉河之间的关系。将用地由中心湖景向四周辐射开来,形成环环相扣的景观网络体系。、自然生态的主题。自然生态有两个含义,一是客观物质的自然因素及这些因素构成的自然风景,荷塘林木、湖光山色、风花水月。具体来说就是在项目规划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风貌并加以利用和完善作为客观的自然景观。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主观改造自然。具体为除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河流、水面之外、如何将水面与建筑空间结合起来,创建一种和谐的人工自然生态环境。崇尚自然就是一种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状态。我们相信,这种平衡是高尚生活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滨水的意向。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对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小桥、流水、人家”是东方传统理想家园诗意的表达,“面水而居,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无疑也是现代都市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因此,如何构建体验、感受到水景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必将是本项目规划的关键因素,而我们规划所追求的正是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这种滨水的自然意向。、现代的环境设计。优美及自然的环境是在当今社会所追求的状态。现代时尚的设计必须把自然环境结合一体。我们所提倡的是将自然环境和现代设计融合起来、并在设计中充分反映地域环境的特征。在具体的规划中,我们在总图布局上尽可能保证每一栋楼能达最大限度的绿化和景观、在平面设计上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及通风。2.规划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地貌特征减少土方量,做到土方平衡突出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和地方传统特色强调“人本关怀”,以人为本重视整体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进行设计强调多样化原则,创造复合性社区尊重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性。提倡精品意识,高起点、高品位的设计3.商业规划:营造独具特色的沿海城镇商业空间,将多种商业休闲形式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明确商业功能定位,为地块周边社区等提供服务。提供优美舒适的室内外购物休闲场所,聚集人流提升物业价值。平面布局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赋予物业长期发展的弹性空间。规划理念与定位项目在规划设计上完全配合该区域的定位,住宅定位为旅游度假产品;特别考虑在商业上的规划定位,为该区域营造一个新型的、时尚的购物休闲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滨海环境以及打造的内湖,打造全电梯高层景观公寓式住宅、景观多层公寓式住宅及景观低层公寓式住宅,以使本项目成为该区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群落。该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博鳌镇的城市形象,代表博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在充分考虑该区商业街建设的前提下,公寓式住宅设计如何与商业的建设协调一致,以及如何在城市中心位置上对城市建设、规划起到有力的推动是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考虑到该区域在今后的规划中作为城市的经济引导区和建设核心区的战略地位,项目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来进行规划设计。我们力图通过该地块的设计在博鳌镇中心区建设一个城市的地标,为城市今后发展树立一个新的标杆。规划结构与布局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充分考虑规划整体性和均好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通过对用地条件的分析,以及对用地规划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提出“创造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规划设计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谐共存。”1.整体规划用一条车行道由城市主干道进入后贯穿用地,将用地进行划分,道路以北为高、多层公寓式住宅用地,南侧为低层公寓式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功能分区明确,结构清晰。2公寓式住宅区规划: (1)、住宅区规划布局打造小区内湖,以湖为向心点布置住宅,临湖为高品质的低层公寓式住宅区,将水面延伸到每个组团中去。湖中心为几个独岛,布置双拼式公寓住宅,做为整个小区最高品质的典范。在外围布置以高层、小高层公寓式住宅为主,尽量留大高层间的间距,超宽的视线和看湖和看海的双景观视线通道,把小户型的高层提升到了很高的品质。多层公寓式住宅区利用地形采取层层退台的形式,即增大的视野面也营造了很丰富的小区内部景观。(2)、相关配套设施 由于产品定位为旅游度假型产品,属于业主的第二居所,地块周边配有教育医院配套,因此,小区内设置学校、幼儿园和医院是不经济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地块内设置了必要的卫生服务站和一些其他公共配套服务用房,物管用房及社区用房。为住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和管理。3商业区规划:、总体方案构思及功能布局方案以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以及周边日趋成熟的社区生活消费需求为基点,提供了4.77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以及1.41万平方米的度假酒店。总体规划中,从人流及各方面因素考虑,商业用地分为2个部分,西侧为设计较为开放的商业中心,酒店则安置于项目东侧。与北部住宅部分有人工湖自然分离。项目充分利用了“临水”这一特点,创造了一个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商业街呈环形布局,聚焦于中央围绕的人工湖面。商业主街面沿湖展开,各主要商铺都具有良好的沿街可视度。由朝博路中段的商业入口延伸出2条商业内街,把人流带入项目的核心地段;在朝博路和规划路十字相交口处设置主入口广场,沿此进入商业街的核心-中央广场,带形景观商业步道由此沿人工湖展开,湖心岛上的特色商业也自然形成这一序列的视觉焦点。主体商业为二层高的开放式建筑群体。建筑造形整体上北高南低,充分利用阳光。架空连廊有机地组合起商业动线,为每间商铺提供合理的尺度与充分的可达性。几条商业街提供从朝博路直接的视线引导到项目中央,更丰富完善了步行交通体系。入口广场顶部的环形遮阳格栅将商业街有效的联系在一起。 酒店位于东侧,小区道路把商业与酒店有效分隔,较为私密安静。与西侧商业入口广场相对设立酒店入口,进入酒店内部,遵循原始地形,并结合水体,下客门廊、酒店大堂和泳池形成完整的序列,并沿此轴线,客房的两个部分呈对称布局。一期的住宅、别墅,和酒店共同形成与环境自然融合的建筑群落。服务入口位于小区路上,使得其服务及交通对酒店的干扰影响最小化。建筑高度在二层、三层间错落,带来理想的空间尺度。 、绿化布置建筑退各道路都控制在20米以上,结合地面停车形成良好的景观带,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并在几个主要流线通过景观设计将宜人的绿化引入步行道,贯穿整个基地,中心为绿化环绕的水广场,西侧产权式酒店周围布置大片庭院式自然绿化,北侧沿人工湖形成自然生态的连续绿化带。形成一个有机完善的绿化系统。、停车系统 机动车停车系统以就近和结合景观为原则,商业停车主要在道路与店铺间的景观广场上,最有效的缩短了停车与商业行为的距离,在局部商业一层,利用二个商业店铺间的空隙设置集中停车,但丝毫不影响商业氛围的流畅性。 酒店停车主要集中在入口道路的南侧,对酒店单元内部的影响降到最低。道路交通系统本项目以规划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为出发点,顺应地形建造符合该地段顺畅交通的道路系统,以脉络状的道路系统将建筑单体有机串联起来。并以建筑与建筑之间尺度的缩放使小区内部生活闹中取静,不受干扰,并且营造出尺度不同的景观空间。利用地形高差,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单体,使建筑和自然环境以共生的关系和谐存在。整个车行系统的主道路为一个10米宽双车道的景观车行系统,贯穿整个小区。沿小区用地红线再形成一条环线,使得低层公寓式酒店和多层公寓式酒店的交通和高层区的交通自然的分隔开来互不干扰。考虑产品是定位为旅游度假型产品,车位需求量不大,因此车位数量设置上适当降低标准,设置集中与分散布置结合的地面停车位,并在高层区集中设置了地下人防停车库。减少地面停车的压力,同时提供人防。 消防系统小区内设置一条10米宽的双向车道为主消防车道,沿小区周边设置一条环路。高层在出入口一侧设置18米*18米的消防扑救面。多层低层区域设置4.5米宽消防车道。 景观绿化系统小区中部为人造内湖,最大深度为10米左右。围绕中心景观湖有几条绿化景观带与之相连。西侧在高层与多层之间有一条30米宽的花田景观带贯穿整个区域。北侧的高层为大中庭式景观,尽量拉大楼栋间距。在东北角利用原始地形设计一个景观公园。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立意以创造注重休闲度假质量的高品质度假型综合区为宗旨,使该地段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配套设施完备等要求,创造出以使用者为中心,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各建筑单体之间、单体绿地,绿带与中心绿地之间采用自由式的绿化对景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清晰的组团布局结构。这种规划布局可以充分满足建筑的日照、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提供了宜人而便利的室外空间场所。3、产品概况:本项目主要有1618层的高层公寓式住宅,3层的多层公寓式住宅,1层的低层公寓式住宅及13层的集合式酒店。商业部分以2层为主的独立小门面。4、单体平面设计本项目的平面设计以紧凑、舒适、通风采光良好、适合休闲度假为设计原则。平面设计上充分考虑对地块的各种景观资源的利用,做到精而忧,景观视线通透。低层公寓式住宅建筑面积为50-128m2;多层公寓式住宅建筑面积为30-70 m2;高层公寓式住宅建筑面积为30-70 m2。平面设计的多样性为有居住、度假、休闲娱乐需求的各类人群提供了多种选择的空间。5、立面造型特色将建筑融于山水之中。建筑形象与环境协调融合是立面造型设计的宗旨。博鳌的天然热带元素是亚洲论坛综合服务社区的设计灵感来源。由此展开,本次设计提供了2种立面风格方案: 风格一为地中海式,吸取西班牙伊伯利亚半岛的建筑形态,采用一些实墙上开洞,以及小径上有深度悬挑遮阳物的手法,大量的柱廊及石墙与适宜的环境相得益彰。 风格二为热带南洋风格,汲取了海南当地建筑的元素,如坡顶,外廊,骑楼等,同时也借鉴了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特色,在较长的商业街,利用屋顶的错落变化,丰富立面效果,同时也创造较为活泼的商业街面。 总之,方案整体格局以典雅自然为主,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营造出一种贴近自然却又不乏时尚现代的整体风格。同时设计运用建筑,材料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氛围,有目的地服务于地块周边的社区及人群。防灾设计在总图的布局和竖向设计上 考虑到防风和防洪设计,尽量将灾害降到最低,并在地块内布置了地下人防车库,平站结合,充分利用资源。小区中间有大面积的湖面,在湖边的安全性上也考虑了相应的防护设计,防止小区住户不慎掉落湖中。结 构 设 计一、设计的主要依据结构设计按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定及标准等执行: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GB50009-20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 GB50011-200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二、 设计原则1. 抗震设防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II类。2. 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三、工程概况与地质概述根据地勘报告,场地稳定,均满足建筑要求。四、基础形式本工程项目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均为15-18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五、荷载风荷载: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为0.40KN/,体型系数,风压变化系数,风振系数均按规范取值。不考虑积雪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 门厅、走道 2.0KN/ 客卫、浴室 2.0KN/ 主卫、浴室 4.0KN/ 室内楼梯 2.0KN/消防楼梯 3.5KN/ 上人屋面 2.0KN/屋顶花园 3.0KN/ 设备用房储藏室等 5.0KN/其它特殊荷载由相关专业提供。六、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3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及总平面图;4方案设计审批意见; 5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50-054-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与本专业有关的其它设计规范、规定。二、设计范围:建筑红线内建筑物的室内给排水系统;建筑红线内建筑物的室外给排水系统;建筑红线内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详防火篇章)。三、生活给水系统 : 1、给水水源: (1).本工程的所有建筑给水水源均为城市自来水。(2).拟由本工程南面的市政道路上的市政给水主干管上接入一根管径为DN300的主给水管,并分为2支支干管,分别为DN200的生活给水管、DN150的消防给水管,其中室外消防支干管沿建筑及道路周边敷设构成DN150的环状管网,在室外消防环网上设置室外消火栓,DN200的生活给水管供给绿化等用水和高区调节水池进水。低区和高区均由变频泵组供给,生活供水压力大于0.35Mpa的楼层分别增设支管减压阀。(3).用水计量住宅生活用水支干管、商业用水支干管、室外消防用水支干管分别设置同管径水表,分别计量总用水量;住宅及门面商铺每户分设水表以用于分户计量。2、供水水质:本工程由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生活用水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3、 用水量标准:住宅:250L/人.d、商业:6L/m2.d、办公: 50L/人.班、绿化用水:2L/m2.d、道路用水:2.5L/m2.d。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约为9900m3/d。4、给水系统:本小区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给水系统。根据水厂提供的水压情况并结合本小区各建筑物建筑高度,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十二层的建筑6层及以下为低区,七层及以上为高区;十八层的建筑九层及以下为低区,十层及以上部分为高区;低区、高区均由变频设备抽取调节水池的水供给,生活供水压力大于0.35Mpa的楼层分别增设支管减压阀。四、生活排水系统:1、雨水: (1).屋面雨水:各建筑屋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雨水系统排除,取海南海口地区5分钟降雨强度,H=170mmh,重现期10年。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外露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屋面雨水管道均沿外墙敷设。(2).场地雨水:采用海南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P为10年,集水时间t取5分钟,综合径流系数取0.65。道路雨水由雨水篦子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雨水沟截流雨水,排入室外雨水管道。2、污水,废水(1)排水量按其给水量的90%计,日生活排水量约为7992 m3/d。本工程共设置生化污水处理装置5座。(2)塔楼部分卫生间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设有专用通气管。塔楼部分厨房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并设有伸顶通气管。(3)地上部分商场采用单立管排水。地下层生活污水坑等污水由潜污泵集中排至室外污水管道。五、管道材料及设备选型: 1、管道材料:(1).给水管:采用PSP钢塑复合压力管,可分别采用G型、扩口连接方式。(2).排水管:排污管和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粘接,转换层及以下采用柔性铸铁管,卡箍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承插胶圈连接。2、 设备选型:(1).卫生设备:卫生间采用陶瓷蹲便器或坐便器,陶瓷洗脸盆,浴盆及配套五金器件,住宅厨房采用陶瓷洗涤盆。(2).阀门:管径小于等于DN50者,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DN50者,采用闸阀或低扭矩蝶阀。(3).洁具选择:坐便器采用6.0L两档式冲水量节水型大便器,蹲便器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冲洗,小便器、洗脸盆采用红外线感应冲洗阀和龙头,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脚踏式开关。六、 消防给、排水设计1) 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设计要求;2 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周围市政条件资料;3 建筑专业所提供的平、立、剖面图,总平面布置图;4 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7)及其它国家现行相关规范。2) 室外消防系统1 室外消防水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多层商业进行防火设计,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取30L/s,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一次灭火所需水量为216m3。2 消防系统根据建筑布局和走向,沿建筑周围或道路等处在室外环状给水管上设有室外消火栓,满足室外消火栓的间距小于120米的要求。3 水源市政给水管道作为室外消防第一水源,消防水池所贮室外消防水量(216m3)作为备用水源,消防水池的室外消防用水经过室外取水栓泵加压至室外取水栓环网,以满足消防车的取水需要。3) 室内消火栓系统1 消火栓用水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多层商业进行防火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取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一次灭火所需水量为144m3。2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纵向为一区,前10分钟由设置在屋面上的消防水箱提供,10分钟后由消防泵抽取消防水池内的水提供。消火栓系统高低区消防管道均构成环,确保消防供水的安全。3 系统设置:每层设有消火栓,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水枪充实水柱10m水柱。每个消火栓箱内均设启动消防水泵按钮,消火栓采用DN65,Qc19水枪,DN65水龙带25米,DN25消防卷盘一个。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大于0.5MPa的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 设计范围:地下室、商业等部位。2 按中危险级设计,取自动喷洒用水量30L/s,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为 0.05Mpa,喷水延续时间为1小时,一次灭火所需水量为108m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选型采用易熔合金普通玻璃球喷头,不吊顶的场所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的场所采用下垂型喷头,普通喷头额定温度为68,厨房喷头额定温度为93,指示色为红色。3 自动喷洒系统采用湿式系统,报警阀设于水泵房内,前10分钟由设置在屋面上的消防水箱提供,10分钟后由喷淋泵抽取消防水池内的水提供。4 报警阀给水管道构成环,喷淋系统均设水泵接合器二组。5) 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1 消防水箱:屋面设消防专用水箱,有效容积为18m3,以满足初期火灾前10分钟的用水量。2 本工程设有468m3消防水池一个,360m3消防水池两个6) 灭火器设置商业等处按300m2配置一具型号为MF/ABC4(4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个独立单元至少配置两具);住宅按每层配置两具型号为MF/ABC2(2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放于前室)。7) 消防电梯井底排水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集水坑,由污水泵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8) 管材1 室内: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和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并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丝扣或法兰连接。2 室外埋地部分:选用钢丝网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塑料管,承插电热熔连接。七、给排水节能设计1 本工程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方式。给水泵采用高效节能型变频水泵,均能在高效段工作。2 在本工程南面市政给水引入管上设置DN300的总水表,各住宅用户分设DN20的分表计量,其他各商业用户均设分表。3 给水管材:室外给水管及室内给水管均采用钢塑复合管。该给水管材环保节能。4 所选用的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标准。5 公共卫生间的洗面盆、小便斗采用光电感应冲洗阀,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式冲洗阀。水龙头及小阀门选择摩阻系数小、陶瓷芯、旋塞式的优质品。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 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市政条件;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3 给排水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强电系统设计1工程管网规划1)电力管网本规划区由南侧、东侧市政路上接引市政10KV电力电缆,专线引入小区1、2#10KV开闭所。2)用电负荷预测本规划区按下述指标估算用电负荷:(本地区没有管道天燃气、建设方要求户内厨房按电炊负荷设计)。高层公寓: 3050/户:4kw; 5080/户:6kw; 80110/户:8kw; 多层公寓: 3050/户:4kw; 5080/户:6kw; 80110/户:8kw;低层公寓: 140160/户:12kw单层公寓: 5060/户:6kw集中商业: 120w/社区商业: 100w/配套公建 80w/车库、设备用房: 15w/博鳌美丽熙海岸项目修详规用电负荷估算序号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居住户(套)数用电指标(kW/户)用电指标(W/m2)需用系数(Kx)功率因数(COS)计算负荷(KW)1高层公寓456124.278213480.40.8213542多层公寓33518.50600480.40.814403低层公寓33685.533336120.40.89324酒店建筑14100700.80.87904商业建筑47744.251200.80.8545835配套公建2260800.80.851456地下车库15343.21 150.80.851847住宅电梯(80台)15KW/台0.40.55480合计602775.769146299083)电源本规划区用电拟由市政10KV开闭所变电站专线提供。4)供电设施根据总图布局和总用电负荷,在本规划区内设有2座室内10KV开闭所,并根据本规划区内各地块的用电负荷,在各区地块设有数量不等的10KV变配电所,设置情况如下:开闭所编号1#开闭所 24410KVA变电所编号1#2#3#4#5#6#10#B1、B2B3B4B5、B6箱变B7、B8B15变电所容量(KVA)7*10001*6301*12504*16002*10001*8001*5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