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试题(第一三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解析】选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m/s左右;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选C。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8.60 cmB.1.60 cmC.1.6 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解析】选B。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故读数应是1.60 cm。3.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解析】选A。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选A。4.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4.8m/sB.5m/sC.2.45m/sD.4.8km/h【解析】选C。可将小明的此次运动分为3个阶段;第一段的路程是1.5km的一半即750m,所用时间为t1=187.5s;第二段所用时间为t2=125s;第三段所用时间为t3=5min=300s;总时间为t=t1+t2+t3=187.5s+125 s+300 s =612.5 s;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v=2.45m/s。故选C。5.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罩住一只正在播节目的半导体收音机,在纸盒上放一个小人,将会看到小人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传声不需要介质C.响度与振幅有关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选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收音机发出声音时,纸盒不断上下振动,因此纸盒上的小人能够“翩翩起舞”,故选A。6.(多选)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音色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指音调变高了【解析】选A、C。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小鸟的叫声是由小鸟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均能传播声音,B错误;通过音色能够辨别声音是由哪个物体发出的,口技是模仿发声体的音色,C正确;听到声音变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变大了,D错误。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晓雪弹吉他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振动的结果B.图乙,小明在教室轻敲暖气管,楼上办公室的老师也能听到,是空气传播的声音C.图丙,“真空铃”实验中玻璃罩内是真空环境D.图丁,弹拨橡皮筋吉他的不同琴弦时,它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解析】选D。图甲,晓雪弹的吉他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的结果,故A错误;图乙,小明在教室轻敲暖气管,楼上办公室的老师也能听到,是暖气管传播的声音,故B错误;图丙,“真空铃”实验中玻璃罩内并不是真空环境,只是实验的过程中随着抽出空气,空气越来越少,故C错误;图丁,弹拨橡皮筋吉他的不同琴弦时,由于乐器不变,故它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D。8.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A.熔化B.液化C.凝固D.升华【解析】选A。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变成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选A。9.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此现象可能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解析】选A。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刚从室外拿进来的冻梨的温度非常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非常低的冻梨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附着在冻梨表面上,故选A。10.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长沙金井也是中国名茶之乡,制茶、喝茶过程中也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B.泡茶的水需要先加热至沸腾,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热的水蒸气D.用手拿茶杯喝茶时,感觉茶很热,通过在茶水面吹气可以加快蒸发而致冷【解析】选C。制茶中的“杀青”即去掉茶叶中的水分,加热可以使水的蒸发加快,故A正确;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B正确;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在茶水面吹气可以加快蒸发而致冷使茶水的温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C。1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1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4m/s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解析】选D。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v甲=0.6m/s,v乙=0.2m/s,故A错误;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 m=2.4 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 m=4.8 m,B、C均错,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3分)13.将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如表相应的空格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汽车运动的速度【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纸带左侧A与2.00cm对齐,右侧D与6.00cm对齐,所以纸带AD段的长度为L=6.00cm-2.00cm=4.00cm;在汽车速度仪上,2040km/h之间有4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5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5km/h。此时的速度为85km/h。答案:刻度尺的分度值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汽车运动的速度1mm4.00cm85km/h14.如图所示,小组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_(选填“快”或“慢”)些。【解析】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运动的。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慢些。答案:运动慢15.如图是一款连接USB设备的便携式超声波加湿器。用户先准备好一杯水,然后将加湿器漂浮在水面上,将USB数据线连接至任何USB设备上并开启它。超声波高频振荡,将水化为15m的超微粒子,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再经过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达到加湿的效果。同时也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解析】超声波将水变成超微粒子形成水雾,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水雾散发到空气中后,通过汽化变成水蒸气。答案:汽化能量16.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世博园艺术表演推向了高潮,引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产生的;游人是通过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琴声与笛声的。【解析】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答案:振动音色1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现象,_很多热量,使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使手不会被烫伤。【解析】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最上面冷的蒸笼盖时,由气态变为液态,会发生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从而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水蒸发吸热,沾了水的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可吸收掉一部分热量,故可使手不被烫伤。答案:液化放出上蒸发吸热18.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2016年8月正式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全长约21km,地铁最高时速可达80km。若地铁运行全程用时30min,则其平均速度为_km/h;地铁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原因很多,“轮轨噪音”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是车轮和钢轨的_产生的;为减小地铁运行产生的噪声,采用了很多隔音板,这是在_减弱噪声。【解析】地铁的平均速度:v=42km/h;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减小地铁运行产生的噪声,采用了很多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42振动传播过程中19.“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进入预定轨道,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在火箭升空瞬间,其下方的水池上会产生巨大的白色“气团”,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种特殊材料,它能在高温下迅速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些物态变化均需吸热从而避免烧坏火箭。【解析】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就会发生液化,液化成小液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熔化和汽化时吸热从而避免烧坏火箭。答案:汽化液化熔化汽化2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饮料瓶上;南极低温,降水量小,空气湿润(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的原因是在低温条件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升华过程吸热。答案:液化升华吸热三、简答题(4分)21.把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用扇子扇一扇,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玻璃泡不涂酒精,温度计的示数会变化吗?这是为什么?【解析】蒸发吸热,且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蒸发,但是没有液体蒸发的时候,不能降低温度。温度计玻璃泡沾有酒精,用扇子扇加快了空气的流通,从而加快酒精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当酒精蒸发完之后,温度计示数又会升高直至达到室温。温度计玻璃泡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没有液体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不会变化。答案:温度计示数先降低后升高直至达到室温。不会,因为没有液体蒸发吸热。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22.(5分)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m/s。【解析】(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2)由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3)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4)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s1=90cm=0.9m,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5s,v=0.18m/s;小车通过下半程s下=0.45m,t下=5s-3 s=2 s,v下=0.225m/s。答案:(1)v=(2)刻度尺、停表(3)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4)0.180.22523.(5分)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_。(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BCD,在67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态。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_不变;熔化的时间是_min;熔点是_。【解析】(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2)海波在67min时间内处于熔化阶段,即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5min=5min;熔化过程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为48。答案:(1)均匀(2)固液共存温度54824.(8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温度。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一会儿,他的做法是为了_。(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_(选填“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5)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温度_。(6)小强实验时其他条件不变,水量变多,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_(选填“a”“b”或“c”)。【解析】(1)水的沸点在100左右,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应选择水银温度计。(2)温度计刚插入水中时,温度计管壁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在玻璃上,造成管壁模糊不清。(3)由于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8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因此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酒精灯。(4)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M的高度,水沸腾后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5)从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6)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跟水量多少无关,沸点不变,与a相同,同时,水量增多,达到沸点所需的加热时间变长,所以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为b。答案:(1)水银(2)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温度计玻璃管液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3)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实验时间(4)铁圈MD(5)吸热不变(6)b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5.(8分)假期,小明全家去外地游玩。(1)如图甲为小明在某城市游玩过程中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试求出在这个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公里=1 km)日期2015.10上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医生巡诊工作总结
-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学期6月份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检测题(无答案)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 化妆品偏好调查
- 餐饮行业消费者需求变化与品牌定位研究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附草书
- 2025届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注意事项
- 汉字书法课件楷书字
- 汇报课件模板
- 高值耗材点评制度
- 防台防汛培训课件教学
- 2024年施工员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道路施工流程讲解
- 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
- 保险资管合规风险管理-深度研究
- 2022教师民族团结培训
- 《慢阻肺健康大课堂》课件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中广核人才测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