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口技》导学案.doc_第1页
《观舞记、口技》导学案.doc_第2页
《观舞记、口技》导学案.doc_第3页
《观舞记、口技》导学案.doc_第4页
《观舞记、口技》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观舞记 ( 冰心) 七年级 备课人:杨小红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姓名:-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静穆、粲然、嗔视、叱咤风云”等16个词语。2、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艺术,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3、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导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联想想象法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工整地抄写在下面,每个三次,并注音。_2、解释下列词语:低回婉转:_ 叱咤风云:_浑身解数:_ 高视阔步:_3、剪贴一幅舞蹈作品在下面,然后仔细观察,用一段优美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第一课时导学要点:熟读课文,感受印度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教师引导,品读第17段,体会排比的表达效果。课堂导学:一、读文题,明确拟题形式,获取信息。二、指名读文第一遍,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三、录音范读,感受“美”。1、试从文中找出一个短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特点。_2、勾画出描写印度舞特点的语句,边听边展开想象。四、选点研读,品味“美”。教师引导,品读第17段。1、朗读描写舞蹈内容的语句。2、思考:本段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卡拉玛舞蹈“飞动的美”的?3、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来表现舞者神态,动作的?方法:出示改写语段,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品读。改文:她的双眉笑颊表现出无尽的哀愁喜乐;在垂睫张目间,又能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娇羞盛怒;同时,她的点额抚臂,画眼描眉的动作,挺身屹立,按箭引弓的动作,也都表演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品味:_4、在品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五、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是一篇如诗似画的_(文体),紧扣“_”的特征,把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生动再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_感情。六、课堂练习:背诵课文第17段。第二课时导学要点:小组合作,品读第131618段,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一、复习巩固:1、听写“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回顾研读第17段的方法。二、小组合作,品读第13、16、18段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三大组,以竞赛的方式品读,自学完毕,汇报成果(如描写舞蹈的句子,表现的方面,语言特色,达到的效果等)第一组:_第二组:_第三组:_三、悟情诵读,升华美。师导:这种“飞动的美”的舞蹈,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冰心又是如何传递出这种情感的?说一说,读一读。_四、学以致用,反思提高:修改“预习3”中的小练笔。五、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结合文本,说一说:欣赏美,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_六、课堂练习:背诵课文第13、16、18段。七、课外练习。1、仿照观舞记前面几个自然段的写法,放飞你的想象,调动你的激情,用“假如”开头写一组排比句,表达你看到美好事物或美妙景致后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_2、积累2-3句描写歌舞的诗句。_八课后反思:20口技(林嗣环)七年级 备课人:杨小红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姓名:-知识目标:1、顺畅朗读并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语“会、但闻、乳、少、名”等,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3、揣摩语言,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 课时:3课时导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搜集资料,了解“口技”这种民间艺术。_2、文学常识填空:口技节选自清朝人_编写的笔记小说_,作者是_代顺治年间进士_,字_。3、结合课下注释,放声读文三遍。读文第一遍,做到发音准确,停顿合理。读文第二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_。读文第三遍,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_。课堂导学:第一课时导学要点:顺畅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辨析表时间的词。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初识“口技”。1、听老师范读,要求:标出老师读得好或不好的语句,说说听后的体会。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不仅出声,而且字正腔圆。3、二人一组,对读课文,注重轻重缓急。4、指名读文,想象口技表演的生动情景。四、分组完成智能训练,积累语汇。第一组:林嗣环( ) 屏障( )( ) 抚足( )少顷( ) 呓语( ) 叱( ) 哗( )撤( ) 齁( ) 倾侧( )( ) 曳( ) 中间力拉( ) 评评声( ) 意少舒( )2、指出通假字,并是释义。满坐哗者 _通_,_。第二组:解释加点字会宾客大宴( )( ) 虽人有百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妇拍而呜之( )两股战战( ) 不能名其一处( ) 几欲先走(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宾客意少舒( ) 稍稍正坐( )第三组:一词多义 妇抚儿乳( ) 以为妙绝( )乳 绝 儿含乳啼( ) 群响毕绝( ) 众妙毕绝(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妙 指 以为妙绝( ) 不能指其一端( )第四组: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解释其义,然后分类。_1、表示突然发生:_2、表示同时发生:_3、表示相继发生: _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五、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六、课堂练习: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意思。第二课时导学要点:理解课文大意,欣赏艺人精湛技艺,体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法。一、复习旧课。二、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大意。智能训练:1、翻译句子。一时齐发,众妙必备。_宾客意可舒,稍稍正坐。_中间一拉崩倒之声。_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_子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2、概括大意。文章紧扣一个“善”字,生动表现了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_的情形;二是_的情形,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_技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的感情。三、紧扣“善”字,欣赏“口技”教师导引:“京中有善口技者”,整篇都是在写“善”。到底“善”在哪里?怎样写“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欣赏:第一:精当的词句(品味);第二:巧妙的构思(发现)示例:把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连起来读,会发现什么现象? 欣赏: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可见道具简单,“满坐寂然”、“群响毕绝”,可见技艺达到了令人神往的程度,词语不同,意思相近,功效相同,两段文字,从侧面烘托出口技人精湛的技艺。导学:第2-3自然段1、画出其中描摹声响的句子。(用横线)2、画出其中写宾客反应的句子。(用波浪线)3、从词句和构思两方面探究其作用。智能训练:第2-3自然段着力表现了一家四口_的过程,其中,第二段描摹声响,按照_的顺序进行,第三段描摹声响按照_的顺序进行,两个自然段都先_描写声响,然后通过观众的反应_描写声响,让人真切感受到艺人_的技艺。4、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层次与变化。四、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方法:整理笔记。五、课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第三课时导学要点:续赏“口技”之高潮;有序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一、温故而知新围绕一个“善”字,我们已经欣赏了文章的开端,发展,结局,说一说自己的欣赏所得。二、明确目标,续赏“口技”要求:自读高潮部分,自选角度,欣赏“口技”。智能训练:第4自然段着力表现了_的过程,它可分为两层,第_层写_,属于_描写,第二层写_,属于_描写,双管齐下,处处展现了艺人精湛的技艺。三、有效指导,背诵口技1、全神贯注,默想场面,齐读口技(2分钟)2、自由诵读,冷静思考:哪儿是正面描写?哪儿是侧面描写?(2分钟)3、紧扣几个动词和几个“一”,用“抢记法”背诵第一段。(2分钟)4、以“竞争法”背诵第二段,谁先背完谁举手。背诵时可采用如下技巧或想象画面或分层消化或紧扣时间词等。(5分钟)5、采用“限时法”、“分层法”抢记第三段(2分钟)6、自由背诵第四段,以快为原则,方法自选。(5分钟)7、第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遥相呼应,许多词句基本相同,限时1分钟记忆。8、抽查学生理解记忆情况。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方法:自行设计一份板书,反馈学习情况。五、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意少舒_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两股战战_ 不能名其一处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_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_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_4、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满坐宾客无不伸劲,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5、下节课是大家期盼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大家就自发地齐唱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