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开路影响及处理.doc_第1页
CT开路影响及处理.doc_第2页
CT开路影响及处理.doc_第3页
CT开路影响及处理.doc_第4页
CT开路影响及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CT外部开路,处理时将CT侧接地,然后在处理断线,(规程上是这么说的),请问怎么将CT侧接地?1、 因为CT二次都有接地点,所以可以在端子排CT侧将断线相CT接地,将该相CT短接,再处理外部断线问题。2、 我认为,至少可以在CT二次端子接线柱上短接端子,处理后面的断线部分。但有一点,处理时要站在绝缘垫上,防止伤及自身。因为可能会有一定电压。3、 先退出相关保护,在电流端子排靠CT侧用短接线短接.然后将电流端子打开进行相关处理.注意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4、我遇到过一次很严重的CT开路,发电机的出口CT,在励磁间里的端子排上开路了,把整个二次柜都烧了,不停的放电,最后机子硬是挺过来了,开路的CT在发电机出口给重新短路了一下,就维持运行了。二、当出现CT开路的时候,在CT开路处是电压最高的地方烧坏还是在回路中对地绝缘最薄弱的地方烧坏?电流互感器不许开路?开路后有如下现象,应如下处理(1)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大小与二次负载的电流大小无关。互感器工作正常时,由于阻抗很小,接近于短路状态,一次电流所产生的磁化力大部分被二次电流所补偿,总磁通密度不大,二次线圈电势也不大。当电流互感器开路时,阻抗无限增大,二次电流等于零,副磁化力等于零,总磁化力等于原绕组磁化力(I0W1=I1W1)。也就是一次电流完全变成了激磁电流,在二次线圈产生很高的电势,其峰值可达几千伏,威胁人身安全,或造成仪表、保护装置、互感器二次损坏。另一方面原绕组磁化力使铁芯磁通密度过度增大,可能造成铁芯强烈过热而损坏。: V/ T: C2 d+ E# a% c7 (2)电流互感器开路时,产生的电势大小与一次电流大小有关。在处理电流互感器开路时一定将负荷减小或使负荷为零,然后带上绝缘工具处理,在处理时应停用相应的保护装置。最先在CT开路处燃烧。三、变电站 PT、CT障碍及异常处理一、PT、CT当有下列故障象征之一时,应退出相应保护,立即停用互感器。 1. 10KV PT高压侧熔丝连续熔断二次及以上者。 2. PT、CT严重发热。 3. PT、CT内部有噼叭声或其它噪声。 4. 在互感器内或引线出口处有漏油或流胶现象。 5. 从互感器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 6. 线圈与外壳之间或引线与外壳之间有火花放电。 二、因PT、CT故障电压电流消失时,按继保规程退出相应保护。 三、停用故障PT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防止继电保护误动和自动装置误动,然后停用有故 障的PT,若发现PT高压侧绝缘已损坏(如冒烟,内部严重放电声),应使用断路器来将PT切断 ,严禁用隔离开关或取熔断器断开故障PT。 四、用断路器断开故障PT时,为不影响供电若时间允许,先进行必要倒闸操作,然后用600( 500)断开。若PT冒烟着火,来不及倒母线操作,应先停用该母线,然后拉开PT隔离开关,再 恢复母线运行。 五、退出PT时应先退出保险,后退一次保险。 六、PT着火,切断电源后,用干粉1211灭火器灭火。七、PT谐振时应迅速汇报调度,听候处理。主要通过改变运行方式破坏谐振条件,使之停息。 八、CT二次开路,二次电流等于零,仪表指示不正常,保护可能误动、拒动,保护可能因无 电流而不能反映故障,对于差动保护和零序保护则可能因开路产生不平衡电流而误动作。 九、处理CT开路时,应: 1. 查明开路的组别、相别,停用有关保护应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良好工具、尽量站在绝 缘垫上,认准接线位置。 2. 有条件时,力求减小负荷电流进行处理,若CT严重损伤,停电检查处理(用600或500)代 。 3. 故障点为外部元件接头松动,接触不良,可立即处理好后,再投入所退出继电保护装置 。 4. 如冒烟起火为CT本身故障,应立即拉开断路器,改冷备用。十、本站220KV、110KVPT、CT禁止渗漏油,如发现渗漏应申请停运检修。关键词:变电站障碍处理四、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与否,直接危及到变压器和电网的安全。因而,分析差动保护可能出现的不正确动作的原因,在实际施工、安装中加以防范,就能很好地避免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情况发生。1差动保护的接线以Y11组变压器为例,其接线如图1所示。 图1变压器差动保护CT接线2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为简明起见,以Y-11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在分析过程中无特殊说明的均以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为条件。21CT极性接反当任何一侧(或两侧)的一相、二相或三相的CT极性颠倒接反,这种接线错误的本质是使其中一侧(或二侧)的电流相量反相,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即形成所谓“和接线”(即两侧电流不是相差180,而两侧对应的电流同相位),导致在执行元件上产生很大的差压,从而在正常运行及外部穿越性故障时无论单侧电源或两侧电源,差动保护均引起误动(动作安匝60AW)。而内部故障时,差动保护可能拒动,仅在单侧电源且内部故障时,差动保护才能正确动作。纠正这种接线错误,应根据六角图来判断CT极性错误所在。其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在Y侧CT“”接线内某一相极性反接,如A相CT极性反接时:ya(ybya)yaej240ybybycyaej90ycycyayaej300即:ybyayc(ya、yb)(yb、yc)150其向量图如图2所示。图2A相CT极性反接时的三相电流矢量同理,当B相CT极性反接时:yc3ybya(ya、yc)(yb、yc)150当C相CT极性反接时:yaybyc(ya、yb)(ya、yc)15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Y侧CT“”接线内某一相CT极性反接时,ya、yb、yc三相为反相序,且极性反接相的滞后相的电流比其它两相相电流大3倍。(2)在Y侧CT“”接线内某二相接线反接,如A相CT极性正确,B、C两相极性反接时:yayaybyaej60ybycybyaej90yc(ycya)yaej120即:ybyayc(yb、yc)(yb、ya)150其向量图如图3所示。 图3B、C两相极性反接时的三相电流矢量同理,当A、C相CT极性反接,B相CT极性正接时:ycyayb(yc、ya)(yc、yb)150当A、B两相CT极性反接,C相CT极性正接时,有:yaybyc(ya、yb)(ya、yc)15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Y侧CT“”接线内某二相CT极性反接时,ya、yb、yc三相为反相序,极性正接相的滞后相的电流比其他两相电流大3倍。(3)在Y侧CT“”接线内三相极性均为反接时,ya、yb、yc三相为正相序,且a与ya、b与yb、c与yc同相位,从相量图上很容易判断。(4)在侧CT“Y”接线内某一相或某二相反接时,a、b、c为反相序,从相量图上很容易判断出来。这些就不再详细进行分析。22CT接线组别错误CT接线组别错误时,在满负荷或过负荷及穿越性故障时会使差动继电器误动作。当内部故障时可能拒动或灵敏度不够,只有在单侧电源的内部故障,仍可正确动作。其错误是人为地将组别接错,将其Y侧CT按“”接线误接为Y-1组别,致使两侧的电流相位不一致(其接线如图4所示)。 图4变压器Y侧CT的Y-1接线在相量图上表现为两侧对应相的电流相差60,其纠正的方法是重新连接变压器Y侧CT“”的接线,使其与变压器实际运行的Y-11组别一致。23CT二次回路开路CT二次回路开路是由于端子箱内保护屏端子排CT接线螺丝松动,继电器内整定插销因胶木衬垫引起接触不良、连接断线等而造成。运行中CT开路时,当大负荷或穿越性故障时会使差动保护误动。因为此时,仅有一侧CT二次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相当于单侧电源的内部故障,所以差动保护会误动。在单侧电源,电源侧又发生CT二次开路。当内部发生故障(在CT开路相),差动保护将拒动,因为此时无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在Y侧CT相“”接线内某一相开路,如A相CT二次侧开路时:yayaybybybej180ybybycybej30ycycyaycybej120即:ybyayc(ya、yb)(yb、yc)150其向量图如图5所示。图5变压器Y侧A相CT二次侧开路时的三相电流矢量同理,当B相二次侧开路时: ycyayb(yc、ya)(yb、yc)150当C相二次侧开路时有:yaybyc(ya、yb)(ya、yc)15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Y侧CT“”接线内某一相开路时,ya、yb、yc为正相序,电流大的一相的超前相为断线相,与Y侧CT“”接线内某一相极性接反的情况相似。不同的是ya、yb、yc相序不同,极性接反时为反相序,断线时为正相序。24相别的错在电缆芯对线时,两根线之间两端的号牌可能接反,这就会导致盘外相别错误,这时通过测量六角图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错误的相别。25引入回路的CT等级的错误CT的二次侧往往有几个绕组,其中带“D”的是差动保护专用的绕组,往往容易把测量用的绕组接入差动回路中。由于其CT伏安特性的不同,也会造成差动保护的误动作(表1是实测的35 kV二组CT的伏安特性,LR型为测量用CT,LRD型为差动用CT)。表135 kV二组CT的伏安特性 型号 IA 02 04 05 08 1 15 2 3 5 LR UV 35 51 54 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