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智取生辰纲【知识与技能】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过程与方法】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从明清时期最有代表的白话小说里节选出来的。它们题材各异,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取材现实生活;它们风格各异,雅俗共赏;它们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阅读这些小说,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使我们获得审美享受。 “保境安民,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起义的口号,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英雄。梁山起义的烽火已尘封成历史的记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啊!英雄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形象却如青山,矗立在我们心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水浒英雄如何“智取生辰纲”。二、资料助读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辗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作品链接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抨击。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三、默读课文,感知情节1检查预习。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嗔(chn)虞候(y)朴刀(p)恁地(nn d) 聒噪(gu)B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C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3)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不要紧。(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策略。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A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B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四、问题导读,精读课文1精读课文,我来说“智”。(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内部矛盾激化时;四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2)取者无疑用了“智”,那失陷生辰纲者是否就不“智”呢?明确:杨志并非无“智”,而是精明强干、做事谨慎,有丰富的江湖经验。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起五更日中热时便歇”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无非是怕有人借晨光或暮色劫持生辰纲。光天化日下,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在黄泥冈又警醒军汉们此地险要,不得停歇;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3)杨志既不乏“智”,他最终却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明确: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杨志自己也身受其害。2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要求:(1)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来叙述;(2)说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放飞想像,大显身手;(4)400字左右。3小组讨论,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的不同。明确: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这可以说是作者构思、叙事的“智慧”了。五、课堂小结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