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doc_第1页
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doc_第2页
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doc_第3页
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doc_第4页
一.米和厘米练习课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内容:米和厘米练习课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米和厘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的内容。这一单元可以说是开启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大门。教材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如下特点:(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觉到,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能通过一节新授课就传达给学生,而是要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延续下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体会过程,所以这节练习课就显得尤为重要。2.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2、通过估测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表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3、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难点: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五课的类型 :练习课六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七教学用具 : 米尺、卷尺、投影八教学课时: 1课时九教学过程1.猜题引入师:今天要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老师说出一个数你们就知道了,“165( )”。师:我们还学过长度单位米。关于米和厘米你们知道什么? (1米=100厘米 米:m 厘米:cm )2.人身上的三把尺故事:在童话家族里,有三位勤学好问的兄弟,为了增长智慧,他们决定去漫游智慧河。途中他们结识了很多小动物朋友,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前进。不久他们来到了智慧河,河边有一棵枝繁茂盛的老松树。“您就是智慧树吧!”“小朋友们好!你们要想过智慧河必须得回答我提的问题才能通过!”老松树接着说:“我的问题是,我有多粗?”这下三兄弟犯难了,因为他们没有带卷尺,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大哥发话了,他说:“我的一庹(tu) 长1米50厘米。”二哥说:“我的一庹长1米30厘米。”三哥说:“我的一庹长1米20厘米。”三兄弟马上用双臂把树干围起来,正好围一圈。老松树有4米粗啊!这时只见松枝摆了两下,从树上落下许多大松果,老松树问:1个松果有多长,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一量,正好是一拃,他说:“我的一拃长11厘米。”老松树追问:“我的孙子离我有多远?”他们向西望去,看到一颗小松树,二哥就开始一步、两步、三步,边做边数,走到小松树前,正好走了10步。我的一步长80厘米,10步就是10个80厘米就是800厘米,您离小松树8米远。”老松树高兴地连连点头,说:“这就是人身上的三把尺子,记住自己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它可有用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前进吧!你们一定会增长更多的智慧。”师:谁记住人身上的三把尺子了?一拃:手伸开,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一庹:把两臂伸平,两手中指间的距离。一步:自然行走状态下,前脚尖到后脚间的距离。一拃 一庹 一步我们认识了人身上的三把尺,现在就测量一下自己身上的三把尺到底有多长。学生两人一组活动,测量自己的一拃、一庹和一步有多长,并记录。3.估测活动现在要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度,我们先用自己的三把尺来估一估,再选用合适的工具量一量,并填写记录。学生汇报。测量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先用拃测量,之后再用学生尺测量,并说明选用拃和学生尺的道理。测量黑板的长度先用庹测量,之后在用米尺测量,并说明选用庹和米尺的道理。测量教室的宽先用步测量,之后再用卷尺测量,并说明选用步和卷尺的道理。4.生活中的应用( 1)、帮助小明把日记上的( )填上。今天,我们搬新家了。我的家在十三楼,可高了,大概有40( )高呢。我最喜欢我的新卧室了,妈妈帮我买了一张长2( ),宽180( )的大床,旁边做了一张高80( )的书桌,书桌上还有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一本厚5( )的字典和一个长18( )的文具盒。以后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快乐学习和生活。(2)、填上合适的单位。大树高12( ) 书桌高75( ) 床长2( ) 橡皮长2( ) 黑板长4( ),宽1( )洋娃娃高40( ),小明高128( ),小红高1( )26( ) 教室长8( ),宽6( ),高3( )数学课本长24( ),宽18( ),厚1( )(3)、下面的话合适吗,问题出在哪里?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起来,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米长的大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去上学,路上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大约长2米的课本来看。(4)、发散思维( )个易拉罐摞起来大约高1米。( )拃的长度大约是1米。( )步大约长1米。5.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测量物体的长度,不需要精确测量时我们采用什么工具?需要精确测量时我们采用什么工具?除了今天学习的测量方式,你们还有其他的经验吗?请同学们介绍经验。十、板书设计米和厘米练习m cm 一庹的长度()1米=100厘米 一步的长度()1m=100cm 一拃的长度()十一、课后反思: 1、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和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