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_第1页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_第2页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_第3页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_第4页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 学生姓名:刘佳琳 学 号:2010030226 学 院:社会与历史 专 业:历史系课 题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授课时间1课时课程标准概述汉代主流思想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教材分析本课第一目“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概述了汉初黄老之学被统治者重用的历史背景,重点叙述了黄老之学的内容。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述了汉代中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老思想在汉初兴起的背景,黄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历史图片、文字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对汉初政治思想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思想是为政治而服务的,且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新儒学来源、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教学手段幻灯片、多媒体、黑板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分别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秦代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为法家思想,秦亡之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朝还会把法家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多么?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汉代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主流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即位的70年里,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即位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大一统事业,他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我们先来学习汉初的黄老之学。同学们快速的看一下教材,告诉老师,什么是黄老之学。生: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一个是治国。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黄老之学的内容,那为什么汉初的统治者要奉行黄老之学呢?老师找一位同学阅读并翻译一下。师:好,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并结合教材说说为什么要奉行黄老之学。生:借鉴秦朝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师:很好,这一点可以总结为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作为统治者刘邦,他是不希望走秦朝灭亡的老路的,他当然也不希望出现第二个刘邦来推翻自己,所以他不能继续向秦始皇、秦二世那样暴政,这样只会激起人民的不满。那么还有没有同学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生:适应修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师:非常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秦始皇时期为了修建阿房宫、骊山陵、长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这些都来自于人民,繁重的赋税徭役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苛刻的刑罚,人民摇手触禁。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到了秦二世更加变本加厉,“杀人众者为忠臣”再加上连年战争,到了汉初,城里人口十剩一二,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里的治身养生恰恰满足了这一点。也就是说,黄老之学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同志思想的,思想服务于政治。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后,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老师找一名同学阅读并翻译一下。师:很好,大家看一下材料二并结合教材说一说黄老之学产生了什么影响。生:使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师:对,黄老之学使社会经济恢复了,它使汉初社会迅速的恢复了元气。之前天子所使用的器具还是寒酸的,将相出门都是乘牛车,但是在奉行黄老之学以后,它的社会经济有了一个迅速的发展,“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人民开始吃饱穿暖,这和之前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这是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所产生的影响。之前我说到汉代的指导思想分为两个阶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阶段,汉武帝即位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和董仲舒长什么样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是什么呢?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而且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总结一下它的背景有两点,第一点是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第二点是儒学的自我调整。下面同学们看教材第13页,董仲舒新儒学的来源。那么新儒学的内容有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说一说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是什么。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和三钢五常。师:非常好,老师来解释一下这几点。君权神授是什么意思呢,君权神授的意思是君主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是具有神学色彩的,也就是说君主的旨意就是上天的旨意。那么什么是天人感应呢,天人感应就是人既能感应到天的存在,天也能干预人事。如果君主顺天意大治于民,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如果君主逆天而行,祸乱国家,上天就会降下灾祸以警示。董仲舒的大一统观念则是董仲舒新儒学被汉武帝所推崇的重要原因,因为它符合了汉武帝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思想是副武与政治的。我们来看一下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观点。生:君权神授师:我们再来看看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什么观点。生:天人感应师:对,那么他又反映了什么呢,如果君王荒淫无道,上天就会降下灾祸以警示。之前秦始皇的权力是最高的,那么现在的君主权力也同样不需要约束么?不,现在君主的权力是受到天的约束的,也就是说,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是可以预防着君主暴政的行为的,起着警示的作用。我们了解了新儒学的来源、内容,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同学们说说他都有哪些影响。生:有利于大一统事业的发展师:对,还有没有生: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同志思想师:很好,还有没有了,还有没有同学能再说一些生: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师:非常好,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还有一点是它有利于防止君主暴政。之前说君主无道天会降下灾祸,这是约束君主权利的一种表现。好,那么哪个同学能结合以前的知识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这个表格呢,来对比一下传统儒学与董仲舒新儒学的不同。传统儒学董仲舒新儒学来源天人观 政治主张地位板 书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内容:治身治国 积极无为2、背景:秦灭亡的教训 适应修养生息3、作用:使汉初恢复了元气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儒学的自我调整2、来源: 3、主张: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大一统4、影响:课后习题例 题1、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继承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答案 C规律方法总结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和正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2、分析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由残破不堪到一定程度上国富民丰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统治思想的变化,即汉初盛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儒学却取得了独尊地位。经济的变化为统治思想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统治思想的变化正是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例题2、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积极作用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D黄老之学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了儒、道、法等各家内容 答案 A 规律方法总结 黄老之学适用于汉初经济残破的局面。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西汉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黄老之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例题3、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答案 B 解析 这里的目的实质上就是根本目的。只有B项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例题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领会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即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正好符合了汉武帝的需要。例题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