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汇编.doc_第1页
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汇编.doc_第2页
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汇编.doc_第3页
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汇编.doc_第4页
上海初三二模文言文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信自己,从点滴做起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注】攫:夺取 哂:讥笑。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入市区焉( ) (2)我若富贵当尔偿(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B、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C、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向他索要钱财。D、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他的钱财。13、文中具体表现晋人好利行为的句是: (2分)14、晋人认为自己与世人的区别在于:(1)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11. (4分)(1)进人(2分)(2)抵充,当作(2分)12. (3 分)A13. (2分)遇物即攫之,攫已,即去。14. (3分)(1)贪图利益的程度不同,世人比自己更甚;(2)夺取利益的方式不同,世人千方百计暗中争夺利益,自己则在光天化日下拿东西。(答对一点得2分,共3分)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注】刘子玄:唐朝史学家。楚:古代用来拷打责罚的小杖。擢:提拔,提升。10.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业不进()(2)许授左氏()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_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_,“奇”的是_(2分)。13.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C.介绍了刘子玄“以字行”的原因、读书轶事及成就。D.揭示了只有读合适的书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答案】10.(1)学业(2)答应,同意11.刘子玄等到听说父亲给其他诸多兄弟讲授春秋左氏时12.教授他古文尚书没有长进教授他春秋左氏回来后辨析问题13.C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刘骋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注释】刘梦得,即刘禹锡。骋,施展。唱,诗文创作。探骊获珠,在黑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吾子,对对方的敬称。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同会白乐天之居( ) (2)古者言之不足( )11、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人于是停止创作,只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B.三人于是创作完毕,只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C.三人于是歌唱完毕,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D.三人于是停止歌唱,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12、选文中“不可徒然”的“然”所指代的内容是_。(2分)13、选文表现了刘禹锡_、_的形象特点。(3分)10. (1)聚会,集会(2)充分,充足,足够(4分)11. A(3 分)B(2 分)D(1 分)12. (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2分,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但需意思完整)13. 自信/才思敏捷/文采过人(3分,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注释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 (2) 顾见猛虎暴然向逼(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然而,人难道有勇敢怯懦吗?要凭借情势来驱动他罢了。B然而,人怎么有勇敢怯懦呢?要的是凭借情势来驱使他罢了。C那么,人怎么有勇敢怯懦之分呢?要用情势来驱动他罢了。D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之分吗?重要的是用情势来驱使他罢了。13、选文认为“勇”与“怯”都是“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含义十分丰富,结合文本可知:对勇者而言,指的是;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则是指求生逃命。(4分)14、有人不同意作者“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的观点,你觉得他的理由是。(2分)11. (4分,每个2分)(1)来到(2)回头看,看,看见12. (2 分)D13. (4分,每空2分)耻怯(面子)奔利(金钱)(用原文或概括皆可)14. (2分)示例: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总是将信仰正义放在首位。有的人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不能一概而论。 (写出任意一点,意到即可)桑中生李张助1于田中见李核,欲持去,顾空桑2中有土,因植种,以水灌之。后人见朵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闻之而至者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注释:张助,人名。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滂沱:原形容雨很大。这里 形容酒肉多而不断。10、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顾空桑毕有土( ) (2)盲者得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12、人们相信这棵树神奇,有这样看法的原因是(1)(2) 13、下列分析本文主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人们不应有盲目崇拜的心理 B.随意种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C.人们不要去做祭树拜神行为 D.人们不应该听信荒谬的传闻10. (1)看,回头看(2分)(2)能够(2分)11. (2分)这有什么神奇,(这棵树)是我种植的。(关键词:此、何)12. (1)桑树中复生李树(1分)(2)病目者于李树下许愿后自愈(1分)(3)传言盲者得视(1分)13. (3 分)B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注释】亟(ji):赶快。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 欲将更弃之 ( ) (2)仆地不得行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叔父感其言,遂许焉。_。12、张元见弃犬“收而养之”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 叔父“欲将更弃之”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3、从全文看,对叔父的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叔父哟仁心。 B叔父懂得做人的道理。C叔父疼爱小辈。 D叔父有感恩之心。10. (1)又,再(2分)(2)走,行走(2分)11. 叔父被张元的话所感动,就同意了(收养弃犬)这件事。(3分)12.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1分)收养的这条弃犬没有用处(1分)13. C(3 分)宰相气量正至和间,仁宗不豫,一日少间,思见宰执。执政闻召亟往。吕文靖为相,使者相望于路,促其行,公按辔益缓。至禁中,诸执政已见上,上体未平,待公久,稍倦,不乐曰:病中思见卿,何缓也?文靖曰:陛下不豫,久不视朝,外议颇异。臣待罪宰相,正昼自通衢驰马入内未便。帝闻其言,咨叹久之,诸公始有愧色。【注释】不豫:病重的委婉说法。宰执:指宰相等执掌国家政事的。衢:大路。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诸执政已见上 见( ) (2)公按辔益缓 益(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仁宗听了他的话,咨询了很久,别的大臣觉得很羞耻。B仁宗听了他的话,赞叹了很久,别的大臣觉得很羞耻。C仁宗听了他的话,咨询了很久,别的大臣开始显愧疚。D仁宗听了他的话,赞叹了很久,别的大臣开始显愧疚。13、下列词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文靖曰:陛下不豫,久不视朝,外议颇异。A急 B怒 C徐 D叹14、从文中可以看出吕文婧是一个的宰相。(2分)11. (1)拜见,谒见更,更力口(每格2分,共4分)12. D(3 分)13. C(3 分)14(处理事情)考虑周全(2分)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因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上问其故,对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艺天下绝艺,不得永奉陛下,是以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程恃恩横暴 恃:(2)罗程负下 负:12、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恼怒。B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遗憾。C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恼怒。D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了,所以非常遗憾。13、罗程敢于“恃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15字),乐工们“乃设虚坐,置琵琶”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4分)14、推测故事的结局填入文末的括号处。选择(2分)A以程为友 B乃逐乐工 C卒不赦程 D遂释罗程11.(4分,每小题2分)(1)倚仗(2)对不起(辜负)12.(2 分)D13.(4分,每空2分)罗程善弹琵琶而得到皇上恩宠欲为之请14.(2 分)C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注】不为章句:不死记章句。豕:猪。责让:责备批评。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悉以豕偿之。12、下列不属于梁鸿“尚节”具体表现的两项是( )( )(4分)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以身居作,以偿主人之失 耆老称鸿为长者主人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13、主人从“ ”到“ ”的态度转变,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他被梁 的高尚节操所打动。(5分)11. (3分)都用猪赔偿给他。(悉、以)12. (4 分)A(2 分)D(2 分)13. (1 + 1+1+2分)犹以为少悉还其豕邻家耆老共责让勇于担当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而归。选自说苑卷九正谏【注释】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桑:采桑,作动词用。旷:荒废,也指失职。11、解释加点字。 (4分)(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 ) (2)于是罢师而归(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11、(1)兴起,发动(2分) 军队(2分) 12、A (2 分)13、追桑女不得而失其妻 攻打别国却可能丢掉自己的国家(4分) 14、C(2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2分)俗以喜人面 1 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2 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3 ,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注释 面:当面。 2 (jy):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3 直道:正直的方式。事:对待。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外官不易为( ) 汝言亦不为无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_13、京官说“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是因为_,本文讽刺了那些_的人。(5分)11.做见识,见解(各2分,共4分)12. 有一个要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3分,倒装句(定语后置和介宾后置)及“于”“其”各1分 13.他的老师也是个喜欢戴高帽的人(3分)喜欢听好话(言行不一)(2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陶侃逸事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常语人曰:“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注】: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籍:登记后收藏。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桓温:东晋将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及桓温伐蜀()(2)于是以屑布地()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B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C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D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13、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将陶侃逸事概括为,籍木屑以布雪地和(仿造前一个概括填写),由此体现出陶侃为人的特点是。(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11. (4分)(1)等到时(2)用12. (3 分)D13. (5分3+2)贮竹头以作船丁 综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湟,字太冲,节制三吴,所辟宾佐,随其才器,用之悉当.有故人子投之,更无他长。尝召之与宴,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公署以随军,令监库门,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吏卒无敢滥出入者-。注:辟:征召。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故人子投之 此人每早入帷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12、“吏卒无敢滥出入”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冋答)2分)13、根据文章内容,韩湟具有 的性格特征。3分)10、(1)原来的,以前的;(2)进入11、直到宴席结束还端端正正地坐着,不和相邻座位的人说话。12、“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 ”13、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注意细节、善于观察(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司马悦察狱时有汝南上蔡董毛奴者,赍钱五千,死在道路。郡县疑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一刀鞘而已。”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曰:“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及祖款引。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著皂襦,及祖伏法。悦之察狱,多此类也。(选自魏书列传)【注释】赍:(j)携带。悦:司马悦,北魏时人,当时为豫州刺史。款引:说假话遮盖。皂襦:黑色短袄。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 又于堤家得钱五千( ) (2)应有所遗(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疑其不实。(3分) 13 文中郡县认为张堤是抢劫犯的理由是(1)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14 司马悦察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1) ;(2) 。(3分)(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11(1)发现、找到(2分)(2)遗留、留下(2分)12诉讼案件到了州府后(1分),司马悦观察张堤的神情(神色),(辨识)识别他的话(1分),怀疑他说的(情况)不是真实的(1分)。13在张堤家发现五千钱(1分);张堤自己承认的(1分)。14善于调查(1分)研究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