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选择题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变幻莫测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解析:“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体现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D正确。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能说是变幻莫测的,A错误;B、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D2物质的温度实际上是由组成物质的原子不断运动、互相碰撞产生的。如果给物质持续降温,则原子运动不断减弱直至停止,之后温度也就不会再下降,这就是物质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我们称为绝对零度(273.15)。材料表明()A绝对零度是物质运动的临界点B绝对零度是一切质变的临界点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控制的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组成物质的原子不断运动、互相碰撞,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物质的温度达到极限后,就不再下降,体现了物质的相对静止,D符合题意。温度不下降,并不等于物质不运动,A错误;题中没有涉及绝对零度与质变的关系,B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是人能控制的,C错误。答案:D我国大陆属于地震多发的地质环境,多地震灾害是基本国情。随时关注地震活动、提高防御能力是永久的话题。回答34题。3从地质构造上看,地震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其所处的大陆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但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这表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CD解析:不能因为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就否认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观点错误;题干没有说人类违背规律的做法,与题意无关;从题干可以看出地震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正确;虽然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地震仍按其规律运行,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正确。答案:D4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被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一事实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ABCD解析:“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体现了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正确;“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表明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体现了相对静止,正确;运动是绝对的,不是事物的特殊状态,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观点错误。答案:B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而且要将改革贯穿始终。虽然这几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但每年赋予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C思维与存在是辩证统一的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解析:“稳”和这几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保持一致,体现了相对静止;“进”和每年赋予“稳中求进”的内涵都有所不同,体现了绝对运动,D符合题意。答案:D6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许多青年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时,有一股狠狠砍几“板斧”,扭转一下局面的虎劲。但如果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也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外来干预不利于事物发展事物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方法青年干部的威信不高,其能力很难得到群众认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才能保证效果ABCD解析: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很可能违背科学,这说明事物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办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正确。符合客观规律与实际情况的外来干预,对事物的发展是有利的,错误;说法明显错误。答案:D7北京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为了增加降水量,有关部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多次在北部山区成功实施人工降雨。这一事实说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A创造规律,改造自然B创造和利用客观规律C创造条件,利用规律D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解析: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成功实施人工降雨,体现了人们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C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或改造规律,A、B、D错误。答案:C8北京园博园中繁花似锦的锦绣谷,是由一个20多公顷的大垃圾坑改造而成的。建设者们通过生态修复建园,巧妙利用废弃土地,化腐朽为神奇。“化腐朽为神奇”()A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B是利用和改变规律的必然结果C体现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恢复了自然界原有的联系方式解析:题中的做法不涉及生产方式的改变,A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B中“改变规律”的说法错误;“化腐朽为神奇”是人们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利用规律的结果,体现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C正确;D说法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9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结合材料,说一说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析:材料首先揭示了人的遗忘规律,然后设问如何按照遗忘规律安排自己的学习,实际考查的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知识。在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回答,切忌只谈教材理论而没有结合材料。答案:(1)认识和了解学习规律,特别是记忆遗忘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