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4 O-16 Na-23 Mg-24 K-39 Cu-64 S-32卷1、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1) + 2O2(g) = 2CO(g) + 3H2O(g) = -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1) = +57.3 kJ/mol (中和热)CS(s) + O2(g) = SO2(g) = -269.8 kJ/mol (反应热)D2NO2 = O2 + 2NO = +116.2 kJ/mol (反应热)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 C(金刚石);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 57.3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4.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436 kJB557 kJC920 kJD618 kJ5. 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酸的浓度和体积; 碱的浓度和体积; 比热容;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生成水的质量; 前后温度的变化; 操作所需时间 A B C D全部6. 已知 CH3COOH(l)2O2(g)=2CO2(g)2H2O(l) H 870.3 kJ/mol C(s)O2(g)=CO2(g)H 393.5 kJ/mol H2(g)O2(g)=H2O(l) H 285.8 kJ/mol则2C(s)2H2(g)O2(g)= 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870.3 kJ/mol B488.3 kJ/mol C+787.0 kJ/mol D571.6 kJ/mol7.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B. 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C.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 强电解质在液态时不一定会导电,但在固态时一定不导电8.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 - Q1 ;2H2(g)+O2(g) 2H2O(g) H= - Q2;H2O(g) H2O(l) H= -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5Q2 B. 4Q1+0.5Q2+9Q3C. 4Q1+2Q2 D. 4Q1+Q2+10Q39.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1 mol/L的HNO2溶液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1 mol/L的HNO2溶液中c(H+)=10-3mol/L在相同条件下,HNO2溶液的导电能力比HCl溶液弱10 mL 1 molL1的HNO2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HNO2溶液和HCl溶液与Zn反应时,HNO2溶液中放出H2的速率慢HNO2溶液中HNO2、NO2、H同时存在A. B. C. D. 10关于下列过程熵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S0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S0CH2O(g)变成液态水,S0DCaCO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2(g),S01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A. 2O3(g)3O2(g)H0 B. N2(g)+3H2(g)2NH3(g)H0C. 2CO(g)2C(s)+O2(g)H0 D. CaCO3(s)CaO(s)+CO2(g)H012. 已知反应4CO2NO2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CO)1.5 molL1min1 B. v(NO2)0.7 molL1min1C. v(N2)0.4 molL1min1 D. v(CO2)1.1 molL1min113.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N2(g)CO2(g) 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NO的转化率和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充入He B. 充入NO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14.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15. 用铁片与50 mL 1 mol/L的硫酸反应制取H2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是:(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 滴加几滴浓硫酸C.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6. 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H|17 kJmol1,|HTS|17 kJmol1,则下列正确的是()A. H0,HTS0 B. H0C. H0,HTS0 D. H0,HTS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和C可能都是液体 B. B和C肯定都是气体C.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D. 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21.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22. 反应:PCl5(g) PCl3(g)Cl2(g) 2HI(g) H2(g)I2(g) 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反应物的转化率()A. 均不变 B. 均增大C. 增大,不变,减小 D. 减小,不变,增大23. 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mol/L,1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2D(?) 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此时B的转化率为35%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ABCD24.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25.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工业合成NH3的反应C. 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26.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A. 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B. 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C. 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D. 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27. 已知:CO(g)H2O(g)CO2(g)H2(g)H41 kJmol1。相同温度下,在容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COH2OCO2H21400放出热量:32.8 kJ0014热量变化:Q kJ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B. 容器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C. 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D. 容器中CO的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28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图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由图知反应xA(g)yB(g) zC(g)的H0,且a2C若在图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D200 ,6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重新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0.5 29.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H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缩小体积3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图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II卷31.(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 有以下几种物质:液态HCl熔融NaCl稀硫酸 蔗糖乙醇氯水Al2O3NH3氨水CuCaCO3SO2 (用序号回答)(1)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能导电的是_。II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填空)(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若三者c(H)相同,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2. (12分) I、 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1) 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 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4)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II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Y2Z, (5) 若体系温度恒定,Y为气态,但是X.Z的状态不确定,在建立平衡状态后,Y的浓度为C,把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重新建立平衡,Y的浓度成为1.6C,说明该平衡在改变条件后向 (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6)若三种物质均为气态,且容器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把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会升高,则该反应正向 热(填 “吸” 或“ 放”)33(16分) 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I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 _ H _。(2)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_。A c1=c2 B.2Q1=Q3 C. 2a1=a3 D. a1 +a2 =1 E. 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CO、 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吋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 (填“正”、“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线切割操作工应知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报告: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施
- 2025年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与娱乐产业跨界合作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设备安全漏洞应对与防护策略深度解读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试题附答案详解【b卷】
- 解析卷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农业科技产品区域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酒店客房清洁外包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度高品质桶装水配送服务及运输合作协议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
- DB41T 2086-2020 加油加气站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DB34T 4379-2023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技术规程
- 数字媒体艺术史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190.5
- 《矿物岩石学教学课件》1-2 矿物学
- 《信号完整性测试》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