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莲 山课件 m 教学设计 课题 5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 “ 洛、榆、畔、帐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 洛阳、榆关、那畔、千帐 ”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想象意境,领悟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 2 / 22 学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 一、运用旧知巧导入 1、背诵静夜诗。 2、导入泊船瓜洲。二、初读全诗明诗意 1、揭题: 诗题中的 “ 泊 ” 是什么意思? “ 泊船 ” 是什么意思?说说诗题的 意思。 介绍诗人。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 指名读 范读 齐读。(注意 “ 间、数、重、还 ” 的正确读音) 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 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同桌可相互交流。 三、品词析句悟诗情 1、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那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互读、练说。( 2)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 绿 ” 过江南的美丽景色?( 3)朗读体会 “ 绿 ” 意。(引导阅读 “ 资料3 / 22 袋 ” ,介绍王安石推敲用 “ 绿 ” 的 故事。)( 4)听完 “ 绿 ”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感情朗读这句诗。 2、质疑:春风真的只绿 “ 江南岸 ” 吗?作者为什么说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而不说 “ 春风又绿江两岸 ” 呢?哪个词写出了他想回家?你有过思念家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朗读体会。 3、是什么让诗人想家?他的家在哪里?从课题和第一、二行诗中去理解。( 1)诗人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 2)京口、瓜洲、钟山各在什么地方?诗人提这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用意何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 一水间 ” 、 “ 只 ” 、 “ 数重山 ” 。( 3)诗人离家近了,应该怎样?练习读出诗人对家的思 念和急切想回家的感情。四、感情朗读促背诵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五、适当拓展向外延 补充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第二课时 一、运用旧知巧导入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2、导入秋思长相思。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4 / 22 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二、初读全诗明诗意 1、 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意。 3、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三、品词析句悟诗情 (一)学习秋思 1、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1) “ 见 ” 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 “ 秋风 ” 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 “ 见秋风 ” ,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 2) “ 家书 ” 是什么意思?古人说, 家书抵万金,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3)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 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 “ 意万重 ” 。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4)朗读这句诗。 5 / 22 2、品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1)这里的 “ 开封 ” 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 开封 ” ?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 “ 开封 ” ? ( 2) “ 恐 ”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 “ 说不尽 ” ?(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 3)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 4)从这个 “ 开 ” 字,你读懂了什么?朗读诗句。 (二)学习长相思 1、品读上阕,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读完上阕,你猜作者的 “ 身 ” 可能在什么地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读下阕,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读完下阕,你发现作者的心在哪 里?(故园) “ 故园 ” 指什么? “ 故园无此声 ” ,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3、作者 “ 身 ” 在征途,心在故园,你有什么体会?朗读这首词。四、感情朗读促背诵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6 / 22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五、适当拓展向外延 1、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2、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 ;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 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教学思 教学设计 课题 6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 7 / 22 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三、读梅 1、初读,扫清文字障碍。 2、再读,梳理文章脉络。( 1)请 5 位学生分别读五件事(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读课题; 2、思考从疑问开始。读了课题,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预设: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是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围绕梅花魂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文章仅仅是写梅花吗?作者要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梅花特点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二、直奔主题,感悟 “ 梅花魂 ”1 、学生自主学习。( 3 分钟) 2、学生交流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 秉性才好。)8 / 22 ( 1)秉性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 3)从中能知道 “ 魂 ”“ 梅花魂 ” 指什么了吗? 4、重点探究“ 为什么要用梅花来比喻中华民族? ” ( 10 分钟)( 1)品读“ 这梅花 最有骨气的! ” 说说发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梅花的秉性吗?( 2)读 “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 不肯低头折节 ” ,说说你对 “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 的理解,举例子说明。( 3)能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吗?( 4)阅读文章花的秉性、我是中国人,你认为那种花最能象征吉鸿昌的精神,为什么?( 5)小结:由此可见,只有梅花那种愈压愈强的品格,才能代表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绝不低头,越是在困境中越勇敢坚决顽强的精神。 5、那 么,外祖父讲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9 / 22 课题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 “ 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导入 ,揭题释题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3齐读课题并10 / 22 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谁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 3、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4、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 1、爱桂花 香 A、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 B、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c、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D、品析 “ 浸 ” 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2、摇桂花 乐 A、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吗?(乐) B、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 c、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 D、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来。 E、仿写句子 :_, _纷纷落下来, _都是。我高兴地喊着: “_ ! ” 体会桂花雨的多、美、香四、思桂花 情 1、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张的桂花香呢? 3、比较: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11 / 22 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 4、是啊,触景生情的何止母亲一人呢 ?作者每每看到桂花也想起了故乡的 “ 摇花乐 ” 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5、回味 “ 摇花乐 ” ,体验 “ 思乡情 ”6 、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呢?五、课外拓展故乡的一景一物我们是如此的熟悉,试想故乡哪个景物或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或者是家乡的特产等。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在语言情境中理解 “ 舞姿、潺潺、波纹 ”等词义;借联想与想象理解 “ 婀娜、粼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等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12 / 22 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初识作者,引入课题 1、示作者照片 认识这个人吗?她叫谢冰莹,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 你能深情地读读吗? 轻轻地、深情地,让我们一起来。 2、到底是哪段日子,哪些美好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课文 示题齐读,用心地读读,你会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答案。 二、初读感知,直抵中心 1、请大家用心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 么? 2、能说说吗,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是啊!作者难忘的有太多,太多!让我们跟随作者记忆13 / 22 先走进故乡的美景。(板书 “ 景美 ” ) 三、细品 “ 思乡之情 ” A、研读 “ 景美 ” 1、出示: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自己轻轻读读,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最喜欢的是 小溪 能读出对小溪的喜欢吗? 垂柳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垂柳已变成一位 姑娘,是啊,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就是姑娘优美身姿,随风飘动; 读着读着,垂柳又变成 舞蹈家,婀娜的舞姿,那么美,那么自然。 垂柳还变成 画家,画笔一挥,粼粼波纹跃然纸上。 垂柳还变成 顽童,与流水尽情嬉戏。 是啊,垂柳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动作优美的舞蹈家,就像技艺高超的画家,在作者记忆中,是那样亲 切,那样迷人!指名读。 14 / 22 水鸟、流水 是啊,水鸟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流水的声音是那样悦耳,你能读读吗?指名读,女生齐读。 2、深情引读:虽然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虽然故乡已多年未亲近,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依然流淌脑海 ,婀娜多姿的垂柳依然飘荡眼前 ,水鸟悦耳的鸣叫依然婉转耳边 ,难怪作者深情地感怀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B、研读 “ 事趣 ” 1、深深印在作者脑海的,除了美景,还有趣事(板书 “ 事趣 ” ),自由读 24 节, 你的目光被那件有趣的事儿吸引住了。 2、生自由读。 3、出示: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 (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句话,你们看到他们发现小鱼小虾、捕捉到鱼虾的惊喜了吗?说说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闭眼想象并交流) ( 2)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串串欢笑似乎还在耳边浮响,一幕幕情形还在眼前浮现,来,让我们回到那欢乐的一刻,齐读。 15 / 22 “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 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 ( 1)读着读着,你看到野花缀满小溪的情形了吗?溪水会带着美丽的野花流向那儿呢? ( 2)(流水载着的仅仅是野花吗?)是啊,流水载着的不仅是野花,还有小女孩快乐的遐想,美丽的梦想! “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 ( 1)如果你就是这位姑娘,能描述当时情形吗? ( 2)生活是多么悠闲,多么有趣,那野花,那野菌,那茶树 ,为童年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一起读读 ( 3)事隔多年,回忆从前,那野花,那野菌的色彩依然清晰可辨,再来轻轻读读 4、因为历尽趣事,所以,作者觉得,那段日子一直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c、研读 “ 人和 ” 如此美景,如许趣事,都深深迷恋着作者,除了美景趣事,还有什么深深迷恋着这位水乡小姑娘? 1、爱我故居 ( 1)出示: “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16 / 22 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 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 老师很奇怪:我家只有 “ 低矮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阴暗,地面潮湿 ” ,这样简陋的房子为什么作者会 “ 非常喜爱 ” ? 生:这是我的出生地。 师:是的,我来到世上第一眼看到的是这儿,度过欢乐童年的是这儿,在这间卧室,妈妈曾经 抱着我,让我安然入睡;曾经 念着歌谣,多么温馨,多么动听,曾经 给我讲故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滋润着我的心田。 师:这间小屋曾经洋溢那许多欢乐与温馨,怎能不令我喜欢?读 师 :故居还有一处特别令我留恋,那是 生:父亲书房景致迷人。 ( 2)出示: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 师:来,自己去感受一番书房的景致,自由读读。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房子前,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相机多个读读。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 师:在作者眼里,故乡的日出是美的,故乡的清风是美的,17 / 22 更美的是 那就是常年萦绕作者脑际的那一幕啊 (出示首段) 2、爱我故乡 师:我爱老家的故居,我也爱我的故乡。 ( 1)出示: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 “ 大家过着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的太平生活。 师:这段文字你有什么不理解吗? 守望相助:一家遭遇困难,大家都来帮忙;一户拥有幸福,全村都来分享!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太阳上山,男人扛锄头出门干活,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傍晚,夕阳西下,出外工作的,出门上学的都回来了,一家人围坐餐桌前,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饭后还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这就是作者理想中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的生活! 师: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有新的感觉。自由读读,指名个性朗读。(宁静、温馨、和谐、人心团结,世外桃源) ( 2)师:是啊,所有的景,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有她说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四、再读作者,升华主题 1、读到这儿,我们再来认识这位深深怀恋故乡的作者,(出18 / 22 示课件,音乐渐起) 谢冰莹,中国著名的女 作家,湖南新化人,小时候在故乡度过金色的童年,后来常年漂泊在外,晚年定居美国。她曾下决心回国省亲,却遭到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她自 1947 年离开故土后,就永远没有踏上回乡的石板路。临终前,老人曾说了这么一段话: “ 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请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祖国去 ” 。 2、听到这儿,你一定有话想说,说吧!(板书:心系故园,家在中国) 3、师:故乡是一幅多彩的图画,一草一木总关情;故乡是一段难忘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爱;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位远在天涯的断肠人 谢冰莹,永远地 记住她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永远地记住属于咱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 习作二 教学目标 1.能围绕 “ 浓浓的乡情 ” 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19 / 22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习作 教学时 间 3 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与 “ 浓浓的乡情 ” 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 整理与修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大诗人李白用诗句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 二、畅所欲言 .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