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石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_第1页
2018-2019年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石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_第2页
2018-2019年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石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_第3页
2018-2019年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石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石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练习题无答案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对号入座(选择题)1 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C.混合气体2 观察蚂蚁时,蚂蚁爬来爬去很难观察,最好将其( )。 A.浸入水中观察B.捏死后观察C.放在昆虫观察盒里观察3 蚂蚁有( )对触角。 A.1B.2C.34 蜗牛是( )后代A产卵繁殖B自体繁殖C无性繁殖D孢子繁殖5 柳树的叶子从春天的叶芽,变成嫩叶,到秋天枯黄落叶,说明了( )。 A.树叶也是有生命,会生长B.树叶也是有生命,会死亡C.树叶也是有生命,会生长、衰老和死亡6 正确的过滤方法是( )。A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B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过滤器。C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7 下列各种物品吸水性最差的是( )。 A.木头B.陶瓷C.布D.砖8 在观察蚂蚁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记录的是( )。 A.它去过哪些地方B.它的身体是什么颜色C.蜗牛在蚂蚁曾经呆过的地方经过9 我们用手分别触摸一下水和食用油,我们会发现( )。 A.水和食用油都比较黏手B.水和食用油都不黏手C.水不黏手,食用油黏手10沙子属于( )。A固体B气体C液体11下例物体不是靠风力工作的是( ) A.电风扇B.风车C.帆船12(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A陶瓷B造纸术C兵马俑D青铜器13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轻轻放入水中,蚯蚓作出的反应是( )。 A.睡眠B.保持原来的姿势C.爬行14下列物质的柔韧性最强的是( )A.木头B.金属C.塑料15下列小动物中不是群居生活的是( )A蜘蛛B蚂蚁C蜜蜂D蝗虫二、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6在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除了有液态的水外,还可以看到固态的_,气态的_。17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是_。 18水位相同,容器越大,水越_。19_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_。 20我知道的草本植物有_、_、_。(填“狗尾草”“金鱼藻”“黄花酢浆草”或“车前草”) 21下图这个仪器叫_。它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单位是升或_。22厨房里的香味溢满整个房间,这是因为空气的_。 2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_、_、_、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24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用符号表示是_,我们常用_测量物体的温度。25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_后_。三、我是小法官(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6木头能浮在水面上只与它的形状有关。( )27一代牛奶的体积大约是250升。( )28把两只完全一样的气球吹到大小相同的时候系紧,分别挂在已经平衡的细木棍的两端(气球距离中心点同样远),细木棍仍然保持平衡。( )29在观察大树的树皮时,我们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进行记录。( )30空气流动形成风。( )31一般观察,我们只要动眼,动脑,不需要动手。( )32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33冰和雪是水的另外两种存在形式。( )四、好朋友,手牵手(连线题)34请你把下面四种生物相对应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35找朋友,请连一连窗帘 牛奶 木板 橡皮 饮用水 液体 气体 固体空气 石头 树叶 铅笔 醋五、综合题(实验题、解答题)36明明要比较水、牛奶和胶水的流动速度快慢。他是这样做实验的:明明取了同样多的水、牛奶、胶水,将它们滴在同一片玻璃片上,并且放在相同的高度上。接着,他倾斜玻璃片,观察水、牛奶和胶水的流动情况。 (1)小明应该用什么装置取同样多的水、牛奶、胶水?_滴管 杯子 放大镜 玻璃片(2)小明在哪些方面让实验做到了公平?用“_”标出。 (3)小明应该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三种液体哪种流得快? 37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可以比较叶的大小? 3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重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重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l与2(2与3或1与3)或实验4与5(5与6或4与6)的体积及重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