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共9题,共30分一、课内基础(30分)1.理解性默写(6分,每句1分)(1)出师表中,_,_一句表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无意于功名的心态。 (2)生于忧患中指出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3)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3分) A.它昂首挺胸地站在城楼之上,俨然一位身扼重关、力敌千军的武士,叱咤风云的英雄。 B.他们两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生活情趣也迥乎不同。 C.她总是用切实的行动竭力证明自己是一个精明果断、不同凡响的人。 D.聂卫平与日本棋手鏖战7小时,他临危不惧,殒身不恤,凭着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对手。3.对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考虑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祭祖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完4.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其还也 拔剑,剑长,操其室 C.以其无礼于晋 使工以药淬之 D.夜缒而出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夜缒而出 沛公欲王关中 吾得兄事之群臣怪之 发尽上指冠 使使以闻大王 A. B C D6.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 (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夫晋,何厌之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天子气也 得复见将军于此 A./ B/ C./ D/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岂有意乎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8.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可以世袭,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B.“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C.“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D.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孩提,指两到三岁的儿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B.古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常用“贱妾”、“糟糠”等,谦称自己的儿子常用“犬子”、“不才”。 C.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科举、户籍等事宜,其长官称为尚书,下设副职称为侍郎。 D.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贞观”、“乾隆”都是庙号。第II卷 共18题,共120分二、古诗文阅读(25)(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书记,茂元爱其才,以女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令狐楚、李宗闵、杨嗣复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书记,楚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巡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翰林,共排李德裕。郑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南累载。 大中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其为掾曹,令掌典籍。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卢弘正镇徐州,又从为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大中末,柳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有删改 干: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 坐:因某个原因而获罪; 入朝:指进入中央朝廷做官。古代官职有地方官和京官之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1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与诸子游 游:交往 B.深礼之 礼:礼节 C.辟为掌书记 辟:征召 D.宗闵党大薄之 薄:轻视,看不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官职,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以文章干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书记,但两方面有仇,所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非常厌恶李商隐。 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偶,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的指点,从这个时候起他才开始写今体奏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4分)(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8分)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B.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15这首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对全诗的理解分析颔联中蕴含的丰富情感。(5分)三、论述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诗歌批评庸俗化普冬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B.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C.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D.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有些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17.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B.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C.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C.诗歌批评庸俗化,可能会使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丧失,如果文艺批评家及时反省,能够坚守学术良知,对诗歌和读者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D.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天使在哭泣2004年9月1日清晨,13岁的少年苏斯兰比加耶夫和八年级的同学一起,排着队在校园里参加开学典礼。他突然觉得口渴,便跑到喷泉边去喝水。突然他看到一辆卡车冲进了校园。车上迅速跳下几个荷枪实弹的人。一个人拿着一把自动步枪向天开火。比加耶夫立刻意识到,闯进校园来的是恐怖分子。他和另外两个同学赶紧逃离了。“我真感谢上帝让我口渴,因为这挽救了我的生命。”比加耶夫说。然而,大多数孩子没有他那么幸运,9月1日到9月3日,震惊世界的俄罗斯人质危机持续了52个小时,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上千名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被赶进体育馆成为人质。他们在两昼夜多的时间里经历了难以忍受的恐惧、饥饿干渴,一部分人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最终有335人倒在血泊中长眠不醒,其中半数是孩子。当恐怖分子持枪闯入校园,将众多儿童赶往学校体育馆时,一位名叫艾尔扎维克多罗夫娃的女教师向恐怖分子抗议,要求让最小的孩子安全离去。一名绑匪专心地听完了她的要求,然后问道:“你讲完了吗?”维克多罗夫娃点了点头,那名绑匪立即举起枪将她射杀,她立刻倒在血泊中。关押了一千多名人质的体育馆内,恐怖分子在一人高的地方沿墙吊起了炸弹,一侧墙上有4个,另一侧墙上有11个。他们威胁说,只要谁乱动,整个房子都会爆炸,这些炸弹足以让整个体育馆飞上天空。13岁的萨沙是个纤瘦的男孩。在爆炸发生后,武装分子开始往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厅里投掷手榴弹。萨沙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第一个从窗口跳出。在他的带动下,近百名学生也跟着跳出了体育馆。萨沙对学校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没有在大路上乱跑,而是冲入了校旁一家酒吧的后院。这时,恐怖分子从墙洞中开始向四周的街道扫射。因为萨沙的逃脱路线选择正确,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伤亡。但他自己背部被严重烧伤,当记者试图采访这名小英雄时,他已被送进医院救治。在逃生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是相互搀扶着跑的,有的大孩子甚至抱着更小的孩子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劫后的体育馆已成为恐怖的地狱,屋角的篮球架被烧得乌黑,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碴、弹片和木屑,墙上布满了弹孔。屋顶被炸开一个大洞,透过这个大洞,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在士兵排除所有的爆炸物后,工人们开始清理废墟,用推土机将残垣断壁推倒。而别斯兰居民有着一个共同的想法:把整座学校铲平!然而,人们心中的创痛何时才能抚平?7岁的扎姆巴拉特9月1日刚上一年级,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噩梦般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当妈妈问他:“你还要买玩具枪吗?”扎姆巴拉特说:“不买了!”9月15日,在人质悲剧发生两周后,别斯兰市的孩子们在武装人员的保护下重新开始学校生活。在别斯兰第六中学,当一名孩子由于迟到而遭到校长训斥的时候,他立即举起双手,摆出了投降的姿势。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那一天并没有返回学校。目前,仍有不少学生因在事件中受到严重惊吓,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健康,还上不了课。据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他们会组织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讨论这起悲剧事件,让他们发表对未来的看法。别斯兰第六中学的一位教师说:“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别斯兰的生活还需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反恐正在进行。在21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如奠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所说:“当年法西斯没有令俄罗斯屈服,今天我们也绝对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我们相信,当天使的哭泣声远去,别斯兰还会充满生机,和平之花将再次绽放。在劫后别斯兰第一中学的断壁残垣上,贴着一首父亲写给他遇害女儿的诗。让我们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语,也以此缅怀不幸殉难的人们:你,正值豆蔻年华,温柔且甜美,纯洁又可爱。忽然间,你离我们而去,明媚的日子碎成无尽的长夜!伸向你的黑手,逃脱不了惩罚。爸爸、妈妈、亲朋好友,还有世上善良的人们,定要用复仇的火焰,将恐怖分子消灭光!19.下列对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使在哭泣”这一题目,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暗示性,很好地起到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本文主要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质事件的过程和事件过后俄罗斯人民的反应。 C.“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是因为在美丽的蓝天下却出现了如此血腥暴力的场面,二者之间形成的反差过于巨大。 D.一名孩子遭到校长训斥时摆出了投降的姿势,这一细节有力地说明了恐怖主义行为对被害者的精神造成的巨大伤害。20.本文描写了一个教师被枪杀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4分)21.这篇新闻报道是如何体现真实性的,请简要分析。(4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2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路不远的时候,不少市民选择安步当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节能减排,可谓一举两得。现实生活中内心强大的人,往往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侧目而视,置之不理。这篇作文,写得简洁流畅,不蔓不枝,中心突出,堪称范文。如果无视客观规律,只凭主观想象,就算之前侥幸成功,将来也必然重蹈覆辙。据个别外媒报道,中国“天鲲号”挖泥船下水,将强化中国填海造岛的能力,外交部回答希望外媒理性看待中国的科技发展进步,不要随意联想,更不要杯弓蛇影。 A. B. C. D.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B.金庸小说令人们如醉如痴的原因,就在于其以艺术的形式契合了人们的潜在欲望,而这些潜在欲望在小说中获得了实现。 C.从全国目前已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看,大约只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与全国高校15的贫困生比例仍有差距。 D.深圳市腾讯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家互联网综合服务企业。2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从考古证据来看,人类的历史可以上溯二三百万年,但社会大众能够看到并熟知的,不过数千年。_;而数千年来的历史,却经历着人类自身不断的创造与积累,时至今日,我们尚能见到数千年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凤毛麟角,实属万幸。A.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之所以淹没,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写就沧桑,自然的神力足以削山填海B.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之所以淹没,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自然的神力足以削山填海,写就沧桑C.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写就沧桑,自然的神力足以削山填海,所以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就淹没了D.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自然的神力足以削山填海,写就沧桑,所以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就淹没了25.请以对联的方式,写两句话劝阻他人踩踏草地(每联字数不少于4个字,不超过10个字)。(3分)举例:心中有爱,脚下留情。26依据下面材料,拟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 (3分)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车坠入江中。公安机关将车载行车记录仪及SD卡打捞出水后,提取到事发前车辆内部监控视频并予以公布。 当天上午,公交公司早班车驾驶员冉某(男,42岁,万州区人)驾驶22路公交车行进途中,乘客刘某发现公交车已过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中途下车,但该处无公交站台,驾驶员冉某未停车。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冉某右后侧,靠在冉某旁边的扶手立柱上指责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刘某解释、争吵,双方争执逐步升级,并相互有攻击性语言。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距南桥头348米处时,刘某右手持手机击打冉某头部右侧,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侧身挥拳击中刘某颈部。随后,刘某再次用手机击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格挡并抓住刘某右上臂。冉某收回右手并用右手往左侧急打方向(车辆时速为51公里),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并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车辆时速为58公里)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六、写作(60分)27.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的青葱岁月里,总有那么一天的亲身经历不同寻常:或让自己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或让自己进一步了解了他人;或让自己瞬间理解了某一种情感,或让自己霎时明白了某一个道理总之,就因为那一天的经历和感受,自己成熟了一点,长大了一点。所以,那一天总是挥之不去,历久弥新,镌刻在记忆里,定格在生命中。 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天啊!请以“那一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1.(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D】解析:“殒身不恤”的意思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此处运用不合语境。3.【B】解析: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或送别。4.【D】解析:两个“而”都表修饰。(A.前“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后“之”代词,它。B.前“其”,表商量语气助词,还是;后“其”代词,代指剑。C.前“以”连词,因为;后“以”介词,用。)5.【C】解析:名作状,在夜里 名作动,称王 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名作状,向上使动用法,使.听闻6. 【A】解析:为定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状语后置句;为判断句;为被动句7.【A】解析:B.意外的变故; C.把.作为; D.处境困难窘迫、走投无路8.【C】解析:山东,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9.【A】解析:B.“贱妾”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不才”为自谦之词;C.“户部掌科举”错,科举属于礼部掌管;D. “贞观”“乾隆”都是年号。10.【A】11.【B】解析:礼:作动词,礼遇、礼待12.【B】解析:文章写到:“卢弘正镇徐州,(商隐)又从为书记。府罢入朝,(商隐)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李商隐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后,的确又用文章干谒大臣,但此时令狐楚早已去世(上文有“时令狐楚已卒”),所以李商隐干谒的对象不可能是令狐楚。13.参考译文:(1)当时令狐楚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令狐绹担任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厌恶他没有品行。(“背恩”“恶”“无行”各1分,句子大意1分。“背恩”翻译为忘恩负义、背恩负义、背弃恩义、背弃恩德等都可给分,“恶”翻译为厌恶、嫌恶、憎恶、讨厌等都可给分,“无行”翻译为没有品行、品行不端、品行不好等都可给分。)(2)第二年,令狐绹担任宰相,李商隐多次上奏陈说衷情,令狐绹都不理睬他。(“明年”“陈情”“不之省”各1分,句子大意1分。“明年”翻译为大中四年可以给分,“陈情”翻译为陈说苦衷、陈说情况等都可给分,“不之省”是宾语前置句,一定是调整为“不省之”再进行翻译才给分。)14.【C】解析:C.“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分析错误。“杳杳”是渺茫、悠远之意:“萧萧”是马的叫声,都含有悲凉的情味15.参考答案:(答出任意一点,有概括,有分析,即得2分,答对3条得5分)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2分)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2分)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诗句之中。(2分)16.【B】解析:B项因果倒置,将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表现当成了原因。17.【C】解析:C项偷换概念,好的文学批评才如灯光,才能起到“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的作用。18.【D】解析:D项以偏概全,只是某些诗歌批评家犯了“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 主要标准”的错误。19.【B】解析:倒叙错误,应该是顺叙。20. 参考答案:凸显了被害者身上人性的光辉(1分,“勇敢”、“为正义而牺牲”、“不惧怕罪恶威胁”等皆可);反衬(1分)出恐怖分子的凶残(1分)。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恐怖主义行为的愤怒,(1分)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一文体特征(1分)。(本题5个得分点,答对4个即可得满分。)21.参考答案:大量引用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如引用了逃离者比加耶夫感激的话、恐怖分子威胁的话、精神受到伤害者扎姆巴拉特的话、别斯兰一中老师和市长的话。列举确切的新闻数据,文中详细的写出了人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在2004年9月1日清晨”、列举了体育馆墙壁上的炸弹“一侧墙上有4个,另一侧墙上有11个”、遇难人数“有335人倒在血泊中长眠不醒”等再现现场情形,最大可能的还原了事件的原貌,如“教师被枪杀场景”。(概括1分,举例分析1分,答完整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角度如“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有理亦可得分。)22.【B】解析: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怒。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句中使用与语境中“置之不理”不符。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不芜杂。使用正确。重蹈覆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场运行监控与管理方案
- 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配合
-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 雨的四季》听评课记录
- 智算中心基于云计算的计算资源优化方案
- 治疗响应与标志物预测-洞察及研究
- 建筑施工中的信息化管理
- 智算中心跨地域协同运维方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听评课记录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胶质瘤影像诊断
- 中药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行业趋势
- ESD静电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全套资料
-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串讲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
- 制造业的网络安全培训
-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六跨电分相绝缘锚段关节安装图的识图
- 工业厂房监理规划范本
- 中建硅墨烯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PPT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