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人教版五年级上桂花雨说课稿 文 章来源 m人教版五年级上桂花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桂花雨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以 “ 桂花雨 ” 为题,以 “ 桂花香 ” 为线索,写了 “ 我 ” 童年时代的 “ 摇花乐 ”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阅读散文,关键是能从文中读出 “ 情 ” 来,在本文中,就是从缤纷、芳香的桂花雨中读出浓浓的思乡情来。散文的精髓是 “ 形散而神不散 ” ,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写得始终是 “ 桂花 ” , “ 香 ” 则是串起这些内容的一条主线。 这 “ 香 ” 贯穿文本,从 “ 香 ” 中透露出的情思,若是一个场景,一个片断的教学,则教学过程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的美感。因此本课我便由 “ 香 ” 字入手,引导学生寻 “ 香 ” 悟 “ 情 ” ,开展自读自悟。 在教学中抓住这样的几个关键处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一是文中的两处 “ 浸 ” 字,第一处,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思的感觉。第二处的一个 “ 沉浸 ” ,将桂花的香味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散文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很平常的字眼上,让学生在这些容易疏漏的地方驻足欣赏、品味一番,渐渐地就2 / 3 能磨砺出敏锐的语感 来。而散文的阅读鉴赏,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功夫。二是第三自然段体验 “ 摇花乐 ” 部分,“ 摇花乐 ” 的体验是可以传染给正在学习着的孩子的,因为这种快乐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都有过体验,学生预习时很容易找到这种 “ 快乐 ” 。教学中,让学生懂得阅读散文可以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到在阵阵芳香扑鼻的桂花雨中作者的快乐,体会到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学习表达生活的真实与亲切,为课后仿照 “ 摇花乐 ” 片段,以“ 乐 ” 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了指引。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在于理解第五自然段母亲的那句话 “ 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 ” 对于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 “ 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这么多年何以还能记得母亲的这句话 ” 对这些问题学生都是不会有深思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地思念了。于是,我补充了 “ 外地 ” ,补充了作者的 “ 经历 ” 、再加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到平时读不出的韵味。散文阅读就是要在看似读懂了的地方读出更深层的意蕴来。最后补充作者资料由母亲之情引申到作者之情。 以上 就是我的教学思路以及此次执教的一些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Zhug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露天采矿装备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铜箔极薄化技术发展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贡献度分析报告
-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3篇)
- 梅州怎么做应急预案的(3篇)
- 钢管顶管施工方案(3篇)
- 街道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3篇)
-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3篇)
- 社区举办啤酒节应急预案(3篇)
- 苏州工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3篇)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中学学生会检查细则说明表格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科患者气道管理》课件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合伙人股权激励制度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第2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题答案
- 骨质疏松症完整版本
- 国企投资后评价操作实务
-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