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x_第1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x_第2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x_第3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x_第4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点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吏治腐败。(2)经济:江南的_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把_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_的伪善,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市民工商业者,孔子,道学家,2.主张(1)挑战权威:孔子不是天生圣人,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批判礼教:批判“_”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时期的要求。4.著作:焚书藏书。,知识点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生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失败后,著书讲学。,儒家经典,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萌芽,2.主张(1)对_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_”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_”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著作:明夷待访录。,君主专制制度,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法,知识点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生平:生活在_,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顾炎武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2.主张(1)形成_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将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著作:_日知录。4.影响: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_的先河。,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朴实学风,知识点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生平: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继承了前人的_思想,并加以发展。2.主张(1)世界观:世界是_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2)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3)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唯物,物质,3.影响:启示了近代人们的_,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著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5.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实质、影响(1)实质:对传统儒学的_。(2)影响:促使我国_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思维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图示巧记】李贽的思想,【资料回放】(教材第17页)黄宗羲认为上古君主“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所以受到人民爱戴;后世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而受到人民的仇视。黄宗羲通过这一比较,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的这一观点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误区警示】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主张。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有阶级的局限性。,【历史纵横】(教材第18页)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他认为亡国和亡天下是有区别的: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整个民族的沦亡。也就是说,保国是统治阶级的责任,保天下是每个人的责任。后来这一思想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纵横】(教材第18页)材料反映了王夫之唯物思想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碰撞。王阳明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都不存在;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题,李贽的离经叛道,史料探究,1.李贽的思想史料一,注: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和孔子像中“嘴”被封住信息得出其主张。思考(1)依据图片信息分析李贽的主张。提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挑战正统。,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注:应该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上谈伦理道德。思考(2)史料反映了李贽怎样的主张?其思想驳斥了道学家的什么观点?提示主张: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理”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观点:“存天理,灭人欲”。,2.李贽的悲剧,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注:“凝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思考史料中作者认为是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造成李贽的悲剧?提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史论形成李贽的思想未能在历史上开拓出新路的原因,(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3)思想上: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拓展延伸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1)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2)李贽提出了与封建正统思想相抵触的进步思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名家论史李贽思想的特点及成因,观点: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导读: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与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其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反映。,主题,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史料探究,1.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共”字体现了君与臣的关系。思考史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怎样?这反映了其政治领域的什么思想?提示关系:君臣平等;思想:反对君主专制。,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日知录注:“甚于前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思考史料反映了明末清初思想领域怎样的状况?为此,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提示状况:空谈仁义道德;主张:“经世致用”。,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王夫之船山遗书注:体现了“气”与“理”的关系。思考史料中“气”“理”的含义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如何?其与宋明理学的“理气论”有何不同?提示含义:“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关系: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不同:宋明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而王夫之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体现了其唯物主义思想。,史论形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2)发展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拓展延伸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2)反对封建君主专制。(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名家论史黄宗羲的历史地位观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导读:以黄宗羲的思想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1.(2016陕西学业水平考试)据万历十五年载,李贽在麻城的时候曾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引得众人侧目。但是李贽对舆论不加理睬,还说:“梅塘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男子未易及之。”由此可见李贽(),A.主张“经世致用”B.反对君主专制C.提倡男女平等D.强调“三纲五常”解析“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体现了李贽男女平等的学说。答案C,2.(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解析“天下之法”是指为百姓服务的法,“一家之法”是指维护君主专制的法,故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的本质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答案C,3.(2017海南学业水平考试)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沉湎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答案C,4.(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和儒学进行了猛烈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生活的时代是(),A.两宋时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清末民初解析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故C项正确。答案C,5.(2017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解析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均体现出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B项不符合史实,此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流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C项不符合史实;D项发生在宋代。答案A,6.(2017山东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我们称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这主要是因为他认为(),A.世界是物质的B.万物由元气构成,精神依存于形体C.心外无物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掌握概念的能力。判断一个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主要依据是看其哲学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答案A,7.(2017甘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3)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学思之窗(教材P17)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部分封建官僚和道学家貌似圣贤,而实际上自私自利,成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说明了封建理学的没落。另一方面,李贽的言论也说明了随着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市民工商业者的兴起,一批先进的士大夫文人开始抨击封建传统思想,要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出现了一股带有反封建性质的民主思潮。,二、本课测评(教材P19),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提示(1)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伪善,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同时,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倡唯物思想,都与程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