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VI)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B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制度确立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成套铁农具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C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3.秦汉时期的封建政权总是通过户籍管理、法律等行政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同时推行重农抑末、劝课农桑政策又限制其他生产门路。秦汉政权的政策主要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农民 B使农民完全失去自由C禁止农民从事其他生产 D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坚持君主专制B固守农耕经济 C 虚骄自大、闭目塞听 D 实行闭关锁国5.北宋时期“主户”(有田产的人)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客戶或佃户(租种别人土地为生的农民)。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土地政策调整D中央集权的加强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C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D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 7明朝末年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C土地高度集中无业游民增多 D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8.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在重要后果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消费品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B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农场、牧场兴起C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封建主地位下降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急剧扩大。9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19世纪初以后死亡率显著上升。1831年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这主要是因为:A化学工业污染严重B人口膨胀食物短缺C城市环境日益恶化D医疗技术水平有所下降10“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C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D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1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和“影响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经济分别是:A.、 B.、 C.、 D.、12.读下表,表中年代I到年代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甲午战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B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3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C.资本输出成为对外侵略主要方式 D. 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14.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15.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苏维埃地区米价一元一斗,国统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原因是: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C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土地革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16. 下表是英、法、美、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衰落B东西方国家差距逐步缩小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工业化兴起发展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7.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背信弃义撕毁经济合作协议B一五计划成就显著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8.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忆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了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农村生产技术的伟大变革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D农民获得了所承包土地的所有权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1980年1991年的复兴和起步时期,1992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时期,xx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时期。这种发展:A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 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C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步调一致 D旨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2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22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B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D增强了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23“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A物质生活近代化B交通工具近代化C城市生活近代化D工业发展近代化24.申报1907年9月:“在他处则欲俭尚易,在沪上则欲俭尚难。沪上各业中于勤俭二字全无体会,不独上等者不能俭,即降而于车夫亦且不知俭;商人讲究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相互攀比,斗富争雄。”材料最能说明:A商人追求奢华目的是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B西学东渐影响下人们经济观发生变化 C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巨变 D沪上不知勤俭说明社会财富有了极度增加25.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26.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A继续大力实施新经济政策 B注重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关系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2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 集体农庄违背了生产力水平B. 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C.全国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D.农庄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28.下面是为1928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情况表。其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苏联:A.新经济政策有其自身优势 B.新的经济体制具有优越性C“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D.计划经济优于欧洲市场经济29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0.罗斯福新政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捍卫了资本主义民主制,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 B采取的措施得当、行之有效C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 D生产关系调整可继续容纳生产力31.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2.下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第l阶段“黄金时代”,原因是开始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第2阶段“衰退期”,根本原因是美苏争霸耗费了国力C第3阶段“调整复苏期”,根本原因是政府推行第三产业和“新经济”D第4阶段“高度繁荣期”,表现为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通货膨胀和经济高速增长33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5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196,到1970年,美国比重为37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日工业生产二战后持续发展34.2015年7月25日“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上黄益平教授指出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才真正确定了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货币地位。这反映了货币国际化形成:A由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 B货币国际化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 D由国际经济秩序的机构决定35.下面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实行B欧共体的建立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36.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具有必然性 B主张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金本位制C认为国际汇率应当实行浮动制 D美国在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37.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急需国际社会援助。xx年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急需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中国、韩国分别急需向下列那一机构提出贷款?A、B、C、D、38. 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39.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如图2 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A.表明发达国家非法转移环境成本 B. 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C.表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持续提高 D.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4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造成全球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B造成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C造成全球经济利益失衡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4分)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5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2分)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2分)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5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一一(宋)陆游杂赋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 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宋代市场的特点(2分)。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3分)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改造了整个世界面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给世界人民以深刻教训和启迪。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流通方面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2分)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3)依据材料三,说明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分)材料四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分)济源一中高一期末模拟题(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772-2025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
- 驾校代理合同协议书
- 解除基金合同协议书
- 茶叶公司订购协议书
- 退休电工返聘协议书
- 借款及股权转让协议书
- 顾客合同赔偿协议书
- 邻里房屋搭建协议书
- 餐厅退股声明协议书
- 转让合同退回协议书
- 2025年中国冷库用叉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浙江卷)(参考答案)-20250416-113627
- 2025年化妆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GA 1812.1-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1部分:人民币发行库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关于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资料
- 威尼斯画派课件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心肌病-PPT课件
- 五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39846
-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