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新优化复习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1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新优化复习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2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新优化复习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3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新优化复习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4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新优化复习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二,三,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识记)1.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各时期特点: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一,二,三,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3.结论: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二,三,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考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理解重点)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独特性上。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古代科技成果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一,二,三,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二,三,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一,二,三,三、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考点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理解重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一,二,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指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一,二,一、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提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高频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试题中,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关键词有交流、融合、融汇、借鉴、吸收等。,一,二,一,二,特别提醒(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历史的包容;也包括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即不同区域文化间的包容。(2)材料中表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词语: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完美结合、借鉴融入等。(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不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并不是“全盘外化”,而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不仅不会使民族文化丧失个性,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一,二,【重点过关1】(2017浙江4月选考)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答案,解析,一,二,【重点过关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这四大文化气质不同,风格各异。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了中华文化。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区域文化在包容中共同发展D.说明了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解析,一,二,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1.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指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一,二,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2)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3)几个注意点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一,二,易错提醒准确识别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1)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指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2)中华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二,【重点过关3】“国家公祭”不仅仅是一场国家层面的祭奠活动,更是一场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次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洗礼。这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铭记历史、警示未来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答案,解析,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4,易失分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试练】(2018浙江嘉兴高级中学期中)海子曾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与亲人朋友沟通,感受文字的力量,获得有质量的沟通,正是书信在当下最大的意义。关于文字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文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A.B.C.D.,答案,解析,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4,易失分点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关系。【试练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缘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答案,解析,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4,【试练2】如果要问哪一种文化的包容性最强,那有着五千年的丰厚底蕴中华文化绝对是首选。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源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强调既认同自身文化,也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B.C.D.,答案,解析,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4,易失分点3对中华民族精神识记错误。【试练】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创造精神、自强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答案,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4,易失分点4对爱国主义的特征理解错误。【试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答案,解析,一,二,一、命题透析,一,二,二、热点演练【猜题】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6000多名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的上海迁到古城西安,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在交大西迁之初,那些西迁的师生们,有的含泪辞别久病的亲人,只身踏上西去的征程;有的变卖上海的房产,举家迁往西安;有的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立志扎根西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交大先辈们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历经60余年,建起了一所蜚声中外的重点大学和一批新兴学科,让相对封闭的大西北拥有了尖端科技的研发能力。西迁以来,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一,二,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