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Cl2BCOCHClDSO22下列物质中,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化合的是( )ASO3BFeCl2CCuSDNa2O23同时除去混在CO2气体中杂质HCl 和SO2,应选择的试剂是 ( ) A苛性钠B纯碱C小苏打D碱石灰4能保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中的物质是( )A硝酸银B浓盐酸C浓硝酸D浓烧碱5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H+Br BK+Cl CNa+OH DNa+OON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型化合物中一定无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无离子键C极性分子中一定无非极性键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无极性键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Cu 和65Cu 。已知铜元素的平均原子相对质量为63.5,则159 g CuO中含63Cu的物质的量为( )A0.25molB0.5molC0.75molD1.5mol8原子核内中子数为N 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该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数的物质的量为( )ABCD9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充分搅拌,最后溶液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10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升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4.0g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C32g臭氧(O3)所含原子数为2NA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S2 + 2H+ = H2SB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Ba2+ + SO42 = BaSO4C氯气通人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 2OH = Cl + ClO + H2OD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12用0.1 mol/L 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 3 mol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是( )A+1B+2C+3D+413用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13B21C23D3214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是+1价,NaH跟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关于NaH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C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DNaH放入水中或盐酸中都产生氢气15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CH4、NH3、Na+BOH、F、NH3CH3O+、NH4+、H2F+DO2、NH2、CH3 16A元素的阳离子,B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的阳离子半径大于B的阳离子半径,则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应符合AA B CBB C A( )CB A CDC A B1750mL18.0mol/L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A等于0.45molB小于0.45mol( )C大于0.45mol,小于0.9molD等于0.9mol18在强碱性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Cu2+、NO3、SO42+BNa+、K+、Cl、HCO3CBa2+、Na+、NO3、ClDK+、Na+、CO32、HSO4 19某溶液中Cl 、Br 、I 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 、Br 、I 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加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 物质的量的( )ABCD 20有一硫化钠、亚硫酸钠、硫酸钠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6%,则此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A37.6%B36.8%C51.2%D无法计算21金属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共3.72 g,使其与足量水反应,生成672 mL(标准状况)气体,该混合物点燃时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B221C321D211229 g某单质A与11.2 L(标准状况)氯气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单质A可能是( )ANaBAlCFeDP23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三种气体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9%,则原容器中H2、O2、Cl2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A941B942C1152D115124有甲、乙、丙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溶液蒸发掉一半水(无晶体析出),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用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分别中和,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25在标准状况下,V L NH3气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V mol/L B mol/LCmol/LD mol/L 二、填空题26物质的量相等的KI、Na2S、FeBr2溶于水后配成三种溶液,分别与Cl2反应,生成I2、S、FeCl3和Br2,若三个反应中消耗Cl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KI、Na2S、FeBr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B、C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A原子质量数的2倍还多3,A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请回答:ABC元素名称A_,B_,C_。A的气态氢化物电子式_,它属于_键(极性、非极性)结合的分子,在空间分子构型是_型。属于_分子(极性、非极性)。B的最高价氧化物和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有关二者相互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8A、B、C、D四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浅紫色。A、B、C和盐酸反应都可得到D;B、C以等物质的量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A;若在B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适量时得到A,过量时得C。则A为_,B为_,C为_,D为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三、实验题29下列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设计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每人都得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2的结论。学生甲的实验过程:沉淀不溶解+ 足量盐酸白色沉淀+ BaCl2溶液试样A(无色溶液)学生乙的实验过程:+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试样B(无色溶液)沉淀不溶解+ 足量盐酸学生丙的实验过程:现象B+ 试剂现象A+ 试液试样C(无色溶液)你认为学生甲的实验是否严谨?_(填写“严谨”、“不严谨”),原因是_。你认为学生乙的实验是否严谨?_(填写“严谨”、“不严谨”),原因是_。如果学生丙的实验方案是正确的,那么试液是_,现象A为_;试剂是_,现象B为_。30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试用下图中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编号):_ _ _ _。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B瓶溶液的作用是_,C瓶溶液的作用是_。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可确证的产物是_,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装置中所盛溶液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四、计算题31用8.7 g MnO2和10 mol/L的盐酸120 mL反应制取Cl2。问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多少升Cl2?把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 L后取出20 mL(不考虑HCl损失),在20 m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可制得AgCl沉淀多少克?32有一Na2O2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粉末,将其等质量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100毫升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放出气体2.24 L(标准状况);将上述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2.016 L(标准状况)。求原混合物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CBCBDBDCA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DBCCADBDDC二、填空题2663227 A:氮;B:硅;C:氯H高温 HNH,极性,三角锥,极性SiO2,H2SiO3或H4SiO4,H2SiO3 = H2O + SiO228A:K2CO3;B:KOH;C:KHCO3;D:KCl CO32 + 2H+ = H2O + CO2 OH + H+ = H2O HCO3 + H+ = H2O + CO2 HCO3 + OH = CO32 + H2O 2OH + CO2 = CO32 + H2O三、实验题29 不严谨,试液A可能含有Ag+干扰; 不严谨,试液B中可能有SO32干扰 盐酸,无明显变化,B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技术对在线学习的推动作用
- 协作学习中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与影响
- 学习科学引领教育革新之路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
- 教育技术在医疗培训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
- 新教育政策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与推动
- 抖音商户客服客诉升级处理时限制度
- 抖音商户直播样品视频制作流程制度
- 八大城市教育行业教育培训机构市场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视角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报告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GB/T 307.4-2017滚动轴承推力轴承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 GB 29415-2013耐火电缆槽盒
- 《密码法》培训只是讲座PPT课件(带内容)
- 如何解读血常规报告
- 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规程DB50-T 1114-2021
- 免疫调节治疗在脑卒中的运用课件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PPT课件
- 25T汽车吊检验报告
- 变频空调中的永磁电机电感分析
- 高考常考语法填空词性转换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