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氏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赢政”,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1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出于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目的,我国母系氏族时,每个氏族便有了专用名称,这个名 称也是该氏族内部全体成员的姓。 B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当时同姓的人不一定 同氏,同氏的人则一定同姓。 C先秦时期,女子称姓,这表明姓是母系社会时期的产物;男子称氏,则说明是父系会时 期的产物。 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一些成员甚至找不到与 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氏”就产生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人类族群发展变化为依托,按照中国姓氏的发展演变过程纵式安排层次,一定程 度上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B文章论述姓、氏产生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 表性 的事实,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 C文章列举现今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先秦时代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的应用规则。 D文章在论述战国时姓氏制度的变化时,采用了横式论述结构,条陈了新姓氏制度与以往 的种种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是两个同中有异的概念,其共同点为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 互识别的符号。 B对先秦姓氏制度的运用规则,晋以前的人们掌握得较好,能正确使用姓与氏,估计到晋 时就变得模糊了。 C春秋时期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在氏的方面,他们的始祖分别为庆父、叔牙、季 友;在姓的方面,他们可能有同一始祖皇帝。 D战国时代,姓氏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如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姓氏应用不分男女;同 姓不同祖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将军的部队李浩 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不见了,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 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向昔日进行眺望的时候,我再次看见了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斑驳的绿漆,生锈的锁,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的霉味。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 着名字的一块块木牌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 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那些原本白色的,现在已成为暗灰色的木牌就是将军的部队。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说清这些木牌的来历。我跟身边的伴儿说的时候,他只给了我粗重的喘息,并未做任何的回答。我跟他说,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我的猜測是有道理的,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很不规则的画了一些“0”。也许,将军本根不知道那 些阵亡战士的名字? 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 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很多的,把它们全部摆开可得花些时间。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膊,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 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 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 将军说,我不是叫你下来吗。 将军说,马也该喂了。 他用手使劲地按着眼角边的两道皱纹。 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打完一场战斗,将军一发出休息的命令,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臭。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起来的样子让他年轻了很多。 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 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0”。原来我留下的木牌是三块,那一块木牌上写的是“白马”。对我这样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来说,白马让我感到亲切。不过后来我把白马给将军送了过去,我看见那匹白马从浓烟中站起来,回头望了一眼,似乎还有一声嘶鸣,然后甩下一路嗒嗒的马蹄声笼尘而去。白马是属于将军的。 对于将军那些木牌名字的来历,我曾经做过调查,当然这种调查是随意性的,我只是偶然地向有关的人提及,他们对我的问题都只能是摇头。似乎没人曾向将军提供过什么阵亡将士的名单,至少将军离休后没有。 那么木牌上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它们是在什么时间成为了木牌,装满了整整的两个木箱? 倒是干休所的王参谋向我提供了一个细节。他说他见过一次将军发火,那时我还没有来到干休所。他看见将军紧紧抓住一块木牌,对着它大声说,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当时王参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将军把那块木牌扔出了很远,木牌划过地板时发出了一阵很脆的声响。过了很久,将军突然对王参谋说,你把木牌给我捡回来。将军接过了木牌,用手擦了擦上面的尘土,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了那些木牌之间。王参谋说他记不太清了,他记得好像他把木牌递到将军手上时,将军的眼红红的。 我的手指,抚摸着我一直收藏的那两块木牌。在我混乱的生活里它的位置却是一直都没变过。而现在,我抚摸着它们,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中通过“斑驳”“生锈”“霉味”等几个词语,从视觉、嗔觉的角度表现了箱 子的陈旧,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将军和我聊部队的事,提到战士睡觉鼾声如雷和臭脚,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也从侧面表现将军的性情。 C.王参谋讲将军扔木牌又让他捡回来的细节,表明将军虽有对士兵严厉的一面,但其内心也 有柔软的一面。 D. 这篇小说没有表现战争的艰难和惨烈,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了将军对于他 过去部下的零碎回忆,节奏舒缓,富有抒情意味。5. 请结合作品谈一谈“我”在文中的作用。(6分)6. 有人说李浩的小说“尚心尚奇”,请你结合文本,说说这篇小说新奇在哪里?(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材料一: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可。”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材料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材料三: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xx的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材料四: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xx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电影强国 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 权的有效手段。 C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的盛行导致原创力和精品意识弱化,致使轻电影、小电影、悦 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D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化,形式上 实现了国际表达。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由材料四可知,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xx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 被电影市场淘汰。 C材料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历史唯物 主义的立场。 D从四则材料可知,“中国好故事”是指具有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能激起中西 方共鸣的故事。9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 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 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 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 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 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 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 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 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5分)(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岑参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奉饯:饯行。擐:穿着。泛菊:菊花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15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 ”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 ”,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则秦可江山永固。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第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 好吃了 D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 就像花朵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20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5)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通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成绩,并与大家一起磋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9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级部 21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是情感的寄托。请仿照下面示例,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要求紧扣节日内涵。(6分)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落后,清扫祭台怀亲人。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男子称氏,则说明是父系社会时期的产物。”错。2B 论述“氏”产生时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3D“同姓不同祖等。”错,原文“同姓不一定同祖”4 D “这篇小说没有表现战争的艰难和惨烈”,将军那两箱木牌已经暗指战争是多么艰难惨烈。 5 参考答案:“我”是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末,串起各部分故事情节。“我”是见证者,也是叙述人,将军的部队和他的木牌都是由“我”来转述的,增强文章的可信度。“我”深化小说主题,结尾处“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通过“我”对木牌意义由“不解”到“理解”的过程,看出将军对“我”的影响,从而传达出“对生命尊重”这一宏大主题。“我”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我”的回忆引出将军的故事,我对木牌名字的探寻引出王参谋的转述。(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6 参考答案:选材别致题目是“将军的部队”,可是作者却没有选择宏阔的战争场景,而是重点写将军晚年对他部队的怀念,构思新奇将军的部队竟然是两箱写的名字或没有名字的木牌,构思新颖奇特,出人意料塑造人物角度新奇突出塑造了一个活在记忆里的、把回忆当做生活全部的老将军形象,与众不同,新奇感人表现主题新奇作者通过描写将军从不间断地对着一个个木牌自言自语,让人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体味出将军和他的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体味出将军的悲悯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7.C ( 根据原文信息,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才是轻电影等大行其道的原因,而导致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的原因是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致使平庸之作呼应而生。总体来说,此处原因错位;另外,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不一定是平庸之作。)8.B (C项“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曲解文意,原文是“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另外,“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xx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强加因果,原文是“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9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 C11. 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12 B(“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13. (1) 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采分点:方面、捍御、顾邪) (2) 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采分点:便宜、发、闻)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