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I)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是()A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B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C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广泛D都冲击了贵族利益2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A抑制土地兼并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3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5据刘响旧唐书记载:(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事中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 B给事中有审议权C给事中有否决权 D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6 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该法则与哪一家学派观点最接近?()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7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德主刑辅”、“大德小刑”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8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思了理学的理欲观;王夫之更以“理高欲中”,系统地分析道德理想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代戴震则从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露了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本质。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统治地位已丧失B市民阶层的个性追求C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D官方哲学受到了冲击9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古代中国科技() 思想 传統科技思想 君为臣纲 臣子研究天文历法是尽“忠” 父为子纲 子女从事医学等活动是尽“孝” 夫为妻纲 专心学习纺织技术,不好言笑是守“节” C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D缓和了社会矛盾10程朱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東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符合材料的是()A青花瓷、珐琅彩呈现争奇斗艳B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意趣C服饰风格夸张开放尽显华丽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忽略法度11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古代雅典()A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B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C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D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12“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由此可知,西塞罗()A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幻想C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D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1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极刑之后,拒绝了在朋友帮助下可以获得免刑的机会。他宁愿承受法律惩罚,也不愿做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并认为人们对于他不正义的惩罚是出于无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苏格拉底注重道德实践B民主制度存在局限C司法裁决失去了民心D法律维护了社会正义14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15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16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这说明()A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B自然科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C自然科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17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18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鲍勃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憾动人心。”下列作品与鲍勃迪伦作品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A安娜卡列尼娜B等待戈多 C巴黎圣母院D母亲19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20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该报道表明()A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传入中国B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C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民众生活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动21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 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 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22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23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4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xx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B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C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D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25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造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二、材料阅读(4题,共50分)26 (10分)钱穆认为,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2分)27 (16分)中西方高等教育各具特色 材料一 太学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最高学府。史记记载:“公孙弘请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为博士官(专研究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汉武帝)制曰:可。” (1)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基本情况。(3分) 材料二 1158年,在教皇支持下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主要教授神学和法学等。1215年成立的巴黎大学的课程仍然建立在经院哲学(天主教神学)的基础之上。 1546年,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和宗教的目的,将枢机大教堂改建为剑桥国王学院。1596年在伦敦建立格雷沙姆学院,主要从事具体实验工作和自然理论探讨,把神学排除在外。 1793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关闭所有教会把持的大学,随后开办综合理工学院,招生打破门第界限,注重自然科学内容的教授。1309年普鲁士政府创建柏林大学,将教学同学术研究进行统一,发展了高等教育的新职能。 (2)阅读材料,概括1219世纪欧洲高等教育中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4分) 材料三 南宋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院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创建于南宋的江西南昌友教书院“院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 材料四 1901年由美国教会在苏州创办的东吴大学提出源自圣经的英文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译为“为社会造就完美的人格”)。1927年杨永清任第一位华人校长时,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定为中文校训。 1905年,创办于上海的圣的大学将“Light and Truth”(译为“光和真理”)定为校训。1931年又增加了中文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上述两所教会大学的影响下,其它大学纷纷确立了各自的校训。 材料五 建国初期,校训大多从“团结、勤奋、刻苦、拼搏、文明、严肃、爱国”等词语中挑选几个进行组合,和当时的政府机关、企业流行的标语口号基本一致。 材料六 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1998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xx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确定“大工至真,大学至善”的校训。 (3)阅读材料,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校训进行解读。(9分)28历史学习贵在得法。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 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成因,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谓是对史学真谛的精辟概括。王国维发展了司马迁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2分) 材料二 事实上,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于知识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是由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工业制度是由于近代科学而产生,近代科学是由于伽利略,伽利略是由于哥白尼,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 英罗素论历史 (2)上述材料采用了哪种历史研究方法?运用所学说明“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这一观点。(5分) 材料三 (3)依据上图概括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趋势,任选一种思潮分析其影响。(7分) 29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爱因斯坦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论述科学技术作用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发挥科技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4分)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xx高二年级下学期6月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15 D D D B C 610 C B D B D 1115 B C A D C 1620 A A B C D 2125 C A D B B 26(10分)(1)分封制。(1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2分) (2)郡县制。(1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2分) (3)行省制;(1分)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有中央无地方)。(1分) (4)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2分)27(16分)(1)基本状况:继承先代教育传统;主要传授儒家经典:由朝廷在京师创办,地位高;选拔学生的依据是德、才、貌兼备;有年龄要求,没有严格等级限制;学校规模不大;目的是为维护统治培养人才。 (任3点,3分)(2)变化:课程内容由神学为核心转变为以自然科学为核心;教育职能由单纯的教学场所转变为教学科研一体的学术机构;由教会控制变为政府主办。(任2点,2分)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