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体营养状况评价,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机体营养状况直接关系临床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美国曾对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进行调查,发现约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营养不良。这一报道,曾经震动了医学界,随着营养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完全饥饿状态下,只要病人体重在1个月内减少20,无论原发病是什么,单纯重度营养不良就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亡。,住院病人特别是外科病人,常见的营养问题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尽管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但由于不被临床科室医生重视或没有选择正确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导致早期发现PEM机率比较低;又没有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导致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比较差。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应首先从正确的营养状况评价开始。机体营养状况评价常用方法包括膳食调查、能量消耗测定、体格测量、体能测量、生化检测、临床(营养缺乏病)检查和综合评价。,常用体表参数测量方法,体格测量指标(体表参数)分为两类1、直接测定所得指标:身高、体重、上臂围、头围、皮褶厚度、腰围、臀围等;2、测定所得数据经计算后所派生的指标如体表面积、臂肌围、理想体重等;不同人群选择的指标各有侧重。如成人选择身高、婴幼儿选坐高、病人测身长等。,身长:为仰卧式测量人体的长度;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不能直立的患者和部分老年人。使用器材:卧式量板或量床(精确至0.1cm)测量步骤:卧式量板/量床放在平坦地面或桌面;脱去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固定被测者头部使其接触头板,面朝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两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右测,左手固定被测者膝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足跟,然后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身长/身高,身高:为站立式测量人体的长度;多用于健康人群。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卷尺/身高体重秤测定时间:早上10点或同一固定时间测量步骤: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0;足跟、骶骨部、两肩间区与立柱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水平。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被测者头顶。测量者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读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cm。,身长/身高,测量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上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前应常规检查身高坐高计: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零件有无松脱等并及时加以纠正。对身高坐高计进行零点校准,误差0.1cm。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读数时两眼一定要与压板等高。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坐高,定义:从头部最高点到椅/凳平面的垂直距离,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主要反映躯干发育情况。使用器材:量床或卧式量板/身高坐高计测定步骤:婴幼儿(1)脱去鞋袜,穿单裤,仰卧于量床,脊柱恰在底板的中线上;(2)固定头部使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和眼眶下缘的连线均与底板垂直;(3)测量者左手提起小儿小腿,使骶骨紧贴底板,压紧臀部;(4)测量头顶到臀部的长度即为坐高,精确到0.1cm。,坐高,测量步骤:3岁以上(1)被测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凳子上,两大腿紧密靠拢,并与之凳面完全接触;(2)被测者端正上身坐姿,测量者右手把头板往下移使之与头顶接触并读数,数据精确至0.1cm。,量床,身高体重秤,体重,是营养评价最重要、最简单可行的检查指标。临床上,常采用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之比,或体重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幅度和速度来评价营养状况。体重测量每次应保持在测量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才有价值,住院病人应在清晨排空大小便、着装一致时测量。,使用器材:杠杆秤/磅秤/天平秤/电子秤/身高体重计测定时间:晨起空腹排便后或同一固定时间测量步骤:(1)测量前将体重秤放在平坦地面,校准零点;(2)被测者身着短裤短袖衫及赤脚,站在秤台中央;(3)读数。以kg为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kg。注意事项(1)使用仪器前进行常规检查;(2)进行零点校准;(3)被测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秤动作要轻;(4)测量前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不得摄食。,体重,磅秤,电子秤,标准体重,西方国家标准体重常用Broca公式:标准体重(kg)=身长/身高-100改良Broca公式:标准体重(kg)=身长/身高-105日本平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长/身高-100)0.9中国王喜生公式:北方青年标准体重(kg)=(身长/身高-150)0.6+50南方青年标准体重(kg)=(身长/身高-150)0.6+48,根据体重对营养状态的评价,标准体重百分率%=实测体重/标准体重;实际体重改变率%=(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该指标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使用器材:无收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0.1cm)测量步骤:(1)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前方或右方;(2)用拇指将卷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3)卷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后脑勺最突出点)绕左侧眉弓上缘回到卷尺零点,读数。注意事项:(1)测量时卷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松紧适中;(2)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头围,小儿头围测定方法示意图,胸围,小于3岁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使用器材:无收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0.1cm);测量步骤:(1)被测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自然呼吸;(2)将卷尺上缘经背部左右肩胛下角下缘、沿胸两侧至胸中点(即第四肋骨)或乳头下缘绕一周。(3)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未之际读数,卷尺上与零点相交的数值即为胸围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胸围,常态胸围:被测者平静呼吸时呼气末读数所得数值;最大胸围:当被测者吸气达到最大程度(深吸气)时所测得的同一部位的胸围;最小胸围:当被测者呼气达到最大程度(深呼气)时所测得的同一部位的围度;呼吸差:最大胸围与最小胸围之差,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成人呼吸差为6-8厘米,经常锻炼者可达10厘米以上。)注意:测量时,被测者吸气时不耸肩,呼气时不弯腰。,胸围,测量时注意事项:(1)及时纠正被测者的错误姿势如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2)测量者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并做到测量过程的一致性。每次测量误差应小于1cm。(3)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使用器材:无收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精确至0.1cm)测量步骤:(1)被测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2)测量者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一周;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未开始时读数。注意事项:(1)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收腹,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2)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应该与身体长轴垂直。(3)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误差1cm。,腰围,使用器材:无收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0.1cm)测量步骤:(1)被测者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臀部放松,平视前方;(2)测量者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即左右股骨大转子尖端),水平围绕臀部一周测量读数。注意事项:(1)被测者要放松臀部,保持自然呼吸状态。(2)卷尺围绕臀部的水平面应该与身体长轴垂直。(3)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误差1cm。,臀围,使用器材:无伸缩性刻度卷尺上臂紧张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测量步骤:(1)被测者上臂斜平举450,手掌心向上握拳用力屈肘。(2)测量者站于被测者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并读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cm)。注意事项:(1)测量时被测者肌肉充分收缩,卷尺松紧度要适宜。(2)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误差0.5cm,取均值。,上臂围,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围度。测量步骤:上臂紧张围测量后,将卷尺保持原位置不动,令被测者上臂缓缓伸直,用卷尺在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读数(精确至0.1cm)。注意事项:(1)上臂由紧张变换为松弛时,勿使卷尺移位。(2)测量误差0.5cm。臂围差(即上臂紧张围与松弛围之差)意义:差值越大反映肌肉发育越好、差值越小反映脂肪发育越好。,上臂围,我国北方地区成人上臂松驰围参考值,上臂围测量示意图,上臂肌围,上臂肌围=上臂围-3.1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正常标准值:男性24.8cm、女性21.0cm上臂肌围的评价标准,上臂肌围,举例:某男性,35岁,钢铁厂工人,上臂围30cm,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为0.9cm,则:上臂肌围(cm)=30-3.140.9=27.17cm其百分率=实测上臂肌围/标准上臂肌围=27.17/24.8=109.6%,介于90%110%之间,评价为正常。,皮褶厚度,用来反映皮下脂肪的贮存情况,对判断个体肥胖及营养不良有重要价值。常见测定部位:上臂肱三头肌部代表肢体皮下脂肪堆积情况;肩胛下角部代表躯干背面;腹部(脐部)代表躯干腹面;髂嵴上部(髂部)代表躯干侧面。使用器材:皮褶计(皮褶厚度计)注意事项:(1)被测者自然站立,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2)夹提起皮肤与皮下组织时,勿把肌肉夹提住;(3)同一部位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4)为观察营养治疗效果需前后对照时最好是同一测量者、同一测量仪及同侧上臂;(5)测量前应调整零点,校正压力,使测试臂两接触点间的压力调整至国际规定的10g/mm2。,测量步骤:(1)被测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2)测量者找到肩峰和尺骨鹰嘴部位,两点连线的中点位即为测定位,用油笔标记;(3)顺自然皮褶方向(即手臂长轴),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夹提起被测位皮肤与皮下组织;(4)在该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试臂夹住,右拇指松开皮褶计把柄,使测试臂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5)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mm为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mm,每次所测数值误差5%。,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测量步骤:(1)被测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2)测量者找到被测者的肩胛下角位置并标注;(3)在肩胛下角下方1cm处,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呈450),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夹提起被测部位皮肤与皮下组织;(4)在该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试臂夹住,右拇指松开皮褶计把柄,使测试臂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5)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mm为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mm,每次所测数值误差5%。,髂(嵴上)部皮褶厚度,测量步骤:被测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在腋中线与髂嵴相交点上方(或脐水平线与腋中线相交点)垂直夹提起皮褶;在该提起点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并读数。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mm为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mm,每次所测数值误差30%时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具体如下:1、PNI30,表明发生术后合并症及危险性小:。2、30PNI40,表明存在轻度手术危险性;3、40PNI50,表明存在中度手术危险性。4PNI50,表明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营养指数(PNI),体能测量,体能是指人体对体力劳动和运动的适应能力,主要采用有氧能力、肌力、运动能力和劳动能力等评价。有氧能力人体对氧的最大摄取、输送和利用的能力,是评价人体耐力的重要指标;肌力人体某一组肌肉完成最大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是评价人体力量的指标;运动能力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力量包括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能力的总称;体力劳动能力机体在稳定状态的体力劳动条件下,心率达到170次/分时的劳动功率(PWC170)。,最大摄氧量(VO2max),用亚极量踏阶运动间接法进行测定。计算公式:,VO2max评价标准,心功能指数,采用每30秒30次蹲起试验的恢复脉率和安静脉率依一定公式计算而得的指数,是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下载:房屋交易流程
- 二零二五年度a轮融资协议范本解析
- 2025版智能家居与安防一体化个人住宅装修合同
- 2025版电视产品定制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厂房装修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2025版煤矿承包合作开发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设施维保服务补充协议范本
- 2025版搬家物流运输合同参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与建筑垃圾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办法
- 岩土工程勘察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初升高英语测试卷(含答案)
-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 泸西县长润冶炼有限公司2x2.55万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技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洗车场专项施工方案
- 中药饮片采购配送服务投标方案
- 腹痛 针灸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