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2 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 B规范社会秩序 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 D维系统治秩序3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4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5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6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7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8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9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10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1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落后性 B具有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 D具有稳定性12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 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C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13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14(xx湖北名校联考)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15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16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A孔子的“中庸论” B墨子的“交相利论” C庄子的“齐物论” 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17中国民间俗语云:“人在做,天在看。”根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历程判断,该俗语的出现不会早于()A元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8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道”是指()A万物本原 B道德人心 C道统秩序 D学问信仰19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20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2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挤孔子,别立褒贬”。下列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仲尼虽圣,效之则颦”2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23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B CD2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25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改造国民的素质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D新文化的融合性26 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 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27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 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 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28 xx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 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革命样板戏”为主 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2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 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30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0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2分,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4分)32“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商业与汉相比有何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3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4分)(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4分)(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参考答案1.BDCAB 6 BCBCD 11 BCADD 16 CBBBB 21 DBCBB 26 BDACA31.答案:(1)朱元璋:看法: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原因: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