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2011 No 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项目资助( 编号为: GW2006- TB- 003) 。 收稿日期2010- 12- 14 作者简介肖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翻译学。 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肖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译本的副文本体现了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观, 反映出译本在目的语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生产和接受机制, 并 为我们研究伪译现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副文本能够揭示出文本研究不能说明的东西, 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和价值。 关键词副文本;文本;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358( 2011) 04- 0017- 05 1引言 20 世纪随着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 译学研究超 越了语言学派的研究视野, 开始向宏观的研究语境 拓展, 关注制约源语文本的选择、 译语文本的生产与 接受的社会文化语境, 探讨影响整个翻译过程的操 控因素。翻译研究的对象和素材也更加多元化, 例 如除了对翻译的文本本身的研究之外, 还包括翻译 研究的外部资料如翻译评论、 书信、 广告、 访谈、 日 记、 公开演讲等。而在翻译的文本本身和翻译研究 的外部资料中间, 还存在第三种类型的资料, 即“副 文本”( Tahir- Graglar, 2007: 44) 。“副文本” 的概 念, 原 是 法 国 文 论 家 杰 拉 德 热 奈 特 ( Grard Genette) 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 指的是“在正文 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的、 用于展示作品的一 切言语和非言语的材料” ( the verbal or other materi- als ( prefaces,postfaces,titles,dedications,illustra- tions)and a number of other in- between phenomena that mediate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reader and serve to“present ”the work) ( Genette, 1997: 1) 。热奈特 还对副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包括两大次类型 副文本: ( 1) 边缘或书内副文本( peritext) ;( 2) 后或 外副文本( epitext) 。前者包括诸如作者姓名、 书名 ( 标题) 、 次标题、 出版信息( 如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 间等) 、 前言、 后记、 致谢甚至扉页上的献词等;后者 则包括外在于整书成品的、 由作者与出版者为读者 提供的关于该书的相关信息。如作者针对该书进行 的访谈, 或由作者本人提供的日记等等( Genette, 1997: 5) 。本文所探讨的副文本主要是指边缘或书 内副文本类型( peritext) , 包括序跋、 封面、 标题、 献 词、 插图、 注释等。 热奈特认为, 一部文学作品一般由正文本及其 “副文本” 部分之间的关系组成, 不曾存在而且永远 不会存在没有副文本的文本 ( 转引自朱桃香, 2009: 71) 。副文本因素能为文本提供一种氛围, 为读者 阅读正文本提供一种导引, 参与正文本意义的生成 和确立。同样的, 一个完整的译本不仅仅包括正文 本, 也包括了各种副文本因素。对于一个译本来说, 副文本因素参与了、 丰富了、 甚至阐释了该译文正文 本的意义。正如 Iklar Koak 所说 : “副文本对于翻 译研究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为副文本是将作 者、 译者、 出版商和读者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 ( Ilklar Koak 2007: 171) 。在国外翻译界, 有不少 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并挖掘副文本在翻译研究中的意 义, 例如土耳其学者爦ehnaz Tahir- Graglar 在“What Texts Dont Tell:The Uses of Paratext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一文中就曾指出: 批判的描述副文本因素 可以发现不同时代或不同文化中相异的概念和定 义, 如翻译的性质、 译者身份、 原创性、 匿名的意义 等, 并了解翻译文本的产生和接受机制( Tahir- Gra glar, 2007: 44) 。而在国内翻译界, 副文本中的某些 因素( 如序跋、 注释) 在近年来也开始引起译界一些 学者的关注。例如徐炜和孙昌坤都曾先后探讨过译 序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 徐炜, 2005: 47- 51; 孙昌 坤, 2005: 126- 128) ; 修文乔通过对傅雷译作中的序 言、 献辞等副文本的归纳、 分析, 总结出傅雷的翻译 观和读者观( 修文乔, 2008: 66- 69); 杨振、 许钧则通 过研究傅雷译作中的注释来阐述译者对原文直接解 释对于读者理解的作用, 揭示傅雷的翻译观 ( 杨振、 71 许钧, 2009: 82- 89) 。然而, 副文本作为一个术语, 还 未在国内翻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副文本对于翻 译研究的意义, 也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重视。本文试 图对副文本因素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梳 理, 以综合了解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2副文本和译者 研究译者的翻译思想, 离不开研读其译著。而 除了通过研读翻译文本本身来找出其采取的翻译策 略、 翻译手法、 翻译原则以外, 能够让译者充分现形 的是译本中的序跋( 译者前言、 译后记) 。译者可以 在译序跋中直接表达个人的翻译观, 这些文字或针 对作者、 原著进行介绍; 或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语境和 接受能力, 对社会文化背景、 语言、 文化等给予分析; 或对于翻译障碍、 理解难点进行讨论; 或对于版本的 选择原则、 翻译目的或者翻译策略( 全译或节译、 直 译或意译、 删节) 等问题进行解释说明。梵第根( Paulvan Tieghem) 在其专著比较文学论 中就肯定 了译者序文的研究价值, 认为它们会告诉我们许多 “关于每个译者的个人思想以及他所采用( 或自以 为采用) 的翻译体系” 等 “最可宝贵的资料” ( 转引自 谢天振, 2003: 52 ) 。也就是说, 通过研究译序跋, 可 以挖掘和揭示译者的翻译动机、 翻译策略以及译者 个人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观。译序跋研究是我们进行 译者研究或者翻译家研究的重要渠道和依据。 在中外翻译史上很多译者都重视译序、 后记等 的写作。例如在中国的翻译史上, 晚清的译序跋非 常的普遍并且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个时期的两个代 表性人物林纾与严复, 就通过自己大量的译序跋阐 释了自己对翻译的思考。林纾的 巴黎茶花女遗 事 引 、 黑奴吁天录 例言 、 吟边燕语 序 是 后人研究其翻译思想的重要史料。而严复为其多种 译作所写的“译例言” 、 “译凡例” 或者“译序” 也体 现了其翻译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 严复翻译理论 的核心 “信达雅” 就是其在天演论译例言 中所 提出的。现代的著名翻译家们如鲁迅、 巴金、 傅雷等 对于序跋和译序跋的写作也都非常重视。例如鲁迅 的每一个译本都有前言或后记, 或者是既有前言又 有后记( 在三十个单行的译本中, 只有两种无前言 后记) ( 孙用, 1986: 2) , 这些前言后记也已成为研究 其翻译思想必不可少的佐证。而在外国的翻译史 上,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本雅明( Benjamin) , 其专门 讨论翻译的文章就主要体现在他的那些译者前言 中。例如其在翻译史上最有影响的论文、 被喻为 “译界圣经 ” 的译者的任务 ( Die Aufgabe des Bbersetzers) 就是他在翻译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诗 ( Charles Baudelaire) 的巴黎风貌 ( Tableaus Pa- risiens) 后作为译者序言所写。许多学者后来广为 引证和讨论此译者前言, 就此文体现的本杰明的翻 译观做过大量研究。 译者除了写译序跋以外, 另一个很普遍的做法 则是通过添加注释的手段对原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 直接阐释, 所以说译注也是译者在场的明显标志。 在译注中译者现身说法, 通过译注来表达其对原文 的理解, 重构文化语境, 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理解作 品。这一现象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 为我们解读译者的翻译观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例如 前文提到的傅雷译作中的注释就成为了研究者解读 其翻译观的很好素材之一( 杨振、 许钧, 2009: 82- 89) 。 而在某些译本当中, 副文本同时还是译者超越 既定规范、 反对文化霸权、 突显差异性, 重新书写文 化身份的工具。译者可以利用翻译实践中的序跋、 附录、 加注、 署名等各种副文本形式与改写手段来凸 显其主体性、 达成某种译者意图。例如女性主义译 者通常利用译者签名、 加写前言和脚注(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等, 直接表明自己的女性主义政治立 场, 以使女性译者显形。她们在前言中解释原文意 旨, 概括自己的翻译策略。如在“译者前言” 中宣称 其翻译是为女人说话, 使读者注意到译者的存在及 其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加拿大著名的女性 主义译者芭芭拉戈达尔德( Barbara Godard) 是个 很典型的例子, 她为自己所有的译著撰写译者前言, 详细描述她的具体翻译策略和翻译选择、 源文给翻 译带来的困难以及她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译者 序, 她向读者交代了她对源文的“妇占”( Woman- handle) , 表明对女性、 译者及译作隐形的拒绝( 李红 玉, 2009: 64) 。例如在这些我们母亲 的译者序 中, 她一反传统译者的谦卑, 一开头就语出惊人: “序言不应是道歉书” 。随后, 她介绍了自己对布罗 萨德试验性写作策略的重新创造, 她还号召读者在 阅读中参与意义的再次创造( 同上:64) 。此外, 女 性主义译者还在译文的作品上署名,让译作带上译 者自身的标记, 并赋予其与原作者同等的权威, 尝试 重建译者的主导地位。例如女性翻译家阿伍德( Su- sanne de Lotbinire- Harwood)就曾在其她人的信 ( Letters d unte autre) 的译序中说 :“我在一个译本 上署名意味着这一译本使用了所有的翻译策略, 要 81 使女性在语言中清晰可见。 ” ( Simon, 1996: 15) 3副文本和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 接受机制 通过研究副文本, 可以让译者充分现形。然而 并不是译本中所有的副文本因素都是直接和译者的 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某些副文本如封面设计、 插图、 扉页、 题记、 标题、 以及印在书籍护封上为该书作广 告的简介或短评( blurbs) 等等则大多是由赞助人来 主导的。但不管副文本因素是由译者还是由赞助人 来主导, 副文本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为我们发现 和解读某一特定时期翻译生产的外部环境提供线 索。翻译作品的副文本像一块多棱镜, 能够折射出 文本所处环境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正如AyG , enaz KoG , 指出 : “对于翻译文本的副文本的研究至关重 要, 因为副文本因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译本在目的 语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生产和接受机制。 ”( KoG , , 2005: 60) 通过研究和对比副文本因素可以发现译 者、 赞助人如何受到目的语外部环境如社会与文化 语境、 翻译规范、 意识形态和诗学等的影响, 利用译 本的各种副文本因素, 对于翻译过程的介入甚至操 纵, 为目的语读者塑造原语的文化形象, 从而为译本 带来新的面貌和诠释。 由于 “副文本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 更先被读 者所接触。所以译本的副文本也会对读者对文本的 接受产生很大的影响” 。( Tahir- Graglar 2007: 45) 比如译者可以在序跋中直接发表对于作品的理 解, 或者通过增加译注对原文进行解释, 引导读者对 于译本的理解和接受。赞助人或出版机构设计译本 的副文本是为了获得理想目的语读者。例如赞助人 可通过封面设计和插图等副文本因素来为译本赋予 新的内容和意味, 间接制造出译本的一种文化形象, 影响和引导读者对译本的观看、 理解和接受。而就 某些特殊的翻译个案而言 , “译本的副文本甚至在 正文本形成之前就产生了, 不仅引导了读者对于译 本的接受, 甚至会影响翻译的过程和译本正文本的 形成”( 同上: 58) 。也就是说, 副文本作为文化翻 译的工具有时甚至可以让译文正文本发生改动。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 副文本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 以“改写” 甚至 “重写” 译本的面貌, 重新塑造译本。 国外翻译界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通过研究译本 的副文本来解释翻译现象, 揭示译本生产和接受的 外部环境。例如, 在“Translation,paratextual media- tion and ideological closure” 一文中, Kovala Urpo 对于 翻译过程中副文本对文本的干预做了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 1890- 1939 年芬兰的翻译文学的出版商所采 用的副文本因素的详细研究, Kovala Urpo 揭示了译 本的副文本, 尤其是外副文本( epitexts) 如何受到社 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 Urpo, 1996: 119- 147 ) 。 爦ehnaz Tahir- Graglar 撰文重点比较土耳其 20 世纪 40 年代前后两种译本的副文本: 一种是由土耳 其教育部委托翻译局翻译出版的西方文学名著, 另 一种则是由私人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西方通俗文 学。通过对这两种译本的副文本( 尤其是封面设 计、 译序、 作者和译者署名、 标题等) 的个案研究, Ta- hir- Graglar 发现翻译局翻译出版的文学名著强调 忠实于原著和原作者, 重视作品的教育功能。例如 封面的设计相对朴素、 简单, 不带有任何插图, 并将 原作的标题、 作者姓名、 译者姓名、 译作标题这些副 文本因素全部列在封面上。通常这些译本都有 2- 4 页的译序, 由土耳其政治人物所写, 向读者说明翻译 局翻译活动的目的; 而私人机构翻译出版的廉价通 俗小说( popular dime novels) 译本的副文本因素则 显示出其主要功能就是吸引读者, 并且出版商有意 模糊了译本和原作的界限。例如这些译本一般不会 有译序或前言, 封面上通常会省去译者甚至是作者 的姓名, 反而会加上“故事提要” ( teaser statement) 以及为该书作广告的简介或短评( blurbs) , 封面设 计色彩丰富而活泼, 并配有和小说内容相关的插图 ( Tahir- Graglar, 2007: 48- 59) 。 AyG , enaz KoG , 所撰写的 “Analysis of the Paratexts of Simone de Beauvoir s Works in Turkish” 一文关注 法国女作家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作品在 1962- - 2001 期间的土耳其语译本各个版本的副文 本。通过对 32 个译本的 70 个版本的副文本的比较 分析,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的副 文本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如何映射出 19 世纪 80 年代前后土耳其在对待妇女问题和女权 主义上的态度的转变, 揭示出版商在引导读者的策 略上的改变( KoG , , 2005: 59- 68) 。 4副文本和伪翻译 Gideon Toury 所说的伪翻译 ( pseudo- transla- tion)是指那些自称为翻译作品或以翻译作品的文 本形式出现, 其实并不存在相应的原本, 不曾发生事 实上的语言转换的作品( Toury, 1995:40 ) 。Rob- inson 则认为 : “由于社会或文本自己的原因, 凡原 创 或 派生 身份可疑的作品都叫伪翻译” ( Rob- inson, 2004 : 183) 。根据这一定义, 那些假装或常 91 被当作是翻译的文本因为“派生” 身份可疑理应是 伪翻译, 而那些常被误认为是原作的文本由于“原 创” 身份可疑, 也应是伪翻译( 罗丹, 2008: 54) 。 由于伪翻译现象和副文本因素尤其是作者姓 名、 译者署名、 封面设计、 序跋等息息相关, 副文本为 我们研究伪翻译现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Genette 指出, 作者署名是表明其国籍身份的重要标 志( Genette, 1997: 40) 。而封面的设计通常由赞助 人或出版商来操纵, 根据目标读者, 通过文字、 图片 和色彩设计等, 突出体现文本的性质、 体裁、 内容、 甚 至国别。体现在副文本特征上, 则有两种相反的做 法: 明明是原作却假装是翻译的文本尽可能提供 “译本” 应具有的一切副文本特征, 如“原作者” 姓名 与国别 、 “原本” 名称、 ” 译者” 姓名 、 “译本” 序跋等 等。封面的设计也呈现出“原语” 的异域特色; 而本 身是翻译作品却假装是原作的文本则完全以“创 作” 文本的格式出现, 自然只有作者署名, 而无译者 署名, 更不会有译序跋等副文本。至于封面设计, 自 然也不会给人以翻译作品的印象。这些副文本因素 的应用都可以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 他们所读的作 品是翻译的版本, 而非原著; 或者说他们所读到的是 原作, 而非译本。 例如在 “Introduction:The Rol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n Britain Today” 一文中, 作者考察了当代英国 出版商如何利用作者署名和封面设计来制造伪译 本。在英国读者市场, 当代意大利语犯罪小说的英 语译本和英文原文的犯罪小说相互竞争。由于“意 大利已经成为犯罪的代名词” , 意大利文犯罪小说 的英文译本更加获得英国读者青睐。英国出版商为 了让本地英文犯罪小说吸引更多读者, 在其封面设 计和作者署名上大做文章, 例如更改作者的署名, 使 其看起来是意大利人的姓名, 整个封面设计也显示 出国内读者所能够辨识和认同的意大利异国情调, 由此让读者认为他们读的是意大利语犯罪小说的英 文译本( BeardGarvey, 2004: 1- 12 ) 。 “虚假翻译的出现通常受主观目的驱使” ( Rob- inson, 2004 : 183) 。伪翻译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 文化语境, 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紧密相连, 与当 时的语境以及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存在密切的关 系。通过研究伪译本的副文本, 可以引导我们发现 译者( 作者) 、 出版商的目的和意图, 挖掘译本当时 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例如晚清时期是伪翻译现 象多发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伪译 本。其中伪译本自由结婚 ( 1903) 是一个经常被 谈到的典型例子 。“译者” 署名“自由花” 。在弁言 中 “译者” 声明“此书原名 Free Marriage, 犹太老人 Vancouver 所著 。“弁言” 包含了原书和原作者的信 息、 译书的缘由、 乃至译述方法和体例。其内容和形 式具备了当时一个典型译序应该包括的所有内容 ( 胡翠娥, 2003:74) 。通过研究伪译本中这些副文 本因素的运用, 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译者” 的政治意 图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 : 自由结婚 “译者” 充分认识到一个 “亡国遗民犹太老人” 的“作 者” 身份及其民族的悲惨命运足以在晚清读者中引 发极大的阅读兴趣和身份认同心理。正是对晚清的 “爱国尚武” 精神和亡国灭种处境的担忧和体认, “译者” 才能借助外来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激发国人 对他的作品思想的认同( 同上: 76- 77) 。 5结语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 就副文本研究 的几个层次而言, 各种副文本因素在翻译活动中扮 演着重要的作用, 有着不同的意义。译本的任何一 种副文本因素, 都有可能揭示出翻译活动的种种线 索, 值得全面关注和考察。而在所有副文本因素当 中, 引起国内翻译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序跋和注释, 其他副文本因素如译本封面设计、 插图、 扉页、 题记、 标题等还未能引起国内翻译研究者的重视。比较而 言, 国外译界对副文本的研究和认识更加全面和深 入。 第二, 就研究方法而言, Kovala 指出 : “研究副文 本的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对于不同的副文本的因素逐 一进行描述和分析” ( Kovala, 1996:123) 。除此之 外, 我们还可根据研究目的有重点的对于某些副文 本因素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原文和译本的副文本, 比 较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本( 不同译者译本、 不同时代 译本) 中的副文本, 或者比较不同赞助人或团体所 出版的( 同一或不同原文的) 译本中的副文本, 等 等。通过这些比较, 往往可以揭示出有关的历史、 社 会与文化语境, 帮助我们发现操纵和制约翻译过程 的各种因素。 副文本研究是对文本本身研究很好的补充和扩 展。正如 Tahir- Graglar 所说 : “对于翻译文本的副 文本因素的分析研究能够揭示出翻译文本本身所不 能揭示的东西。 ” (Tahir- Graglar, 2007: 59) 翻译研 究中对副文本的关注, 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 围和领域。本文主要论述了副文本对于译者研究、 译本的生产和接受机制研究以及伪译研究三个方面 02 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 副文本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研究, 必将会引发有关 翻译的新的思考和问题, 引导我们探讨和发现更多 的文化和翻译现象。 参考文献: 1 Beard,Rebecca, Garvey Brenda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n Britain TodayJ/OL ( 2004- 5) 2010- 6- 5http: / /www brunel ac uk/ 4042/entertext4 3sup/intro_s pdf 2 Genette,Gerard Paratexts !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 tio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Ilklar Koak,MProblematizing Translated Popular Texts on Womens Sexuality: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Modernization Project in Turkey from 1931 to 1959 D Ph D Thesis Istanbul:Bogazii University In- 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2007 4 KoG , ,AyG , enaz Analysis of the Paratexts of Simone de Beauvoir s Works in TurkishZ/OL Seminar:New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Semi- nar Organized by:Universitat I Rovira Virgili Intercul- tural Studies Group Tarragona,Spain ( 2005- 10- 7) 2010- 6- 5http: / /isg urv es/library/papers/KosPara- texts pdf 5 Kovala,U Translations,Paratextual Mediation,and I- deological Closure J Target 8: 1,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B V 1996: 119- 147 6 Robinson,Douglas Pseudotranslation A Edited by 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83- 185 7 Simon,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Rout- ledge, 1996 8 Tahir- Graglar,Sehnaz “What texts don t tell:The uses of paratext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A Theo Hermans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 sues, C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44- 60 9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连锁餐厅服务员劳动法规遵守与职业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施工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国际物流运输代理项目招标书与综合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综合体酒店式公寓门面租赁与全方位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民宿行业特色民宿租赁与经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投顾平台个人理财产品质押贷款服务协议
- 2025年绿色能源厂房租赁合同标准范本与违约责任解析
- 2025年数字出版平台网络文学版权专项保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校园绿色食品供应链合作协议
- 2025版医疗设备研发成果转让及销售合同范本
- 项目经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全面剖析
- 安检岗位培训课件模板
- 2025-2030中国水产饲料原料和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医学
- 静电检测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 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制度
- 新媒体运营口薪酬考核制度150215
- 2024年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二手汽车场地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