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五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理.doc_第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五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理.doc_第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五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理.doc_第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五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理.doc_第4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五7.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 四十五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2015北京高考)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m”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当m时,可能,也可能与相交.当时,由m可知,m.因此,“m”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2.(2018惠州模拟)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PABCB.BC平面PACC.ACPBD.PCBC【解析】选C.由PA平面ACBPABC,故A不符合题意;由BCPA,BCAC,PAAC=A,可得BC平面PAC,所以BCPC,故B,D不符合题意;无法判断ACPB,故C符合题意.3.(2018石家庄模拟)已知平面,直线l,若,=l,则()A.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C.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都垂直【解析】选D.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与平面重合、平行或相交,故A不正确;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若在平面内,则一定垂直于平面,否则不一定,故B不正确;垂直于平面的平面可能垂直于直线l,故C不正确;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都垂直,故D正确.【变式备选】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m, n,l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n,n,则mB.若,=m,nm,则nC.若ln,mn,则lmD.若l,m且lm,则【解析】选D.若mn,n,则m或m,故A不正确;若,=m,nm,则n与相交或n或n,故B不正确;若ln,mn,则l与m相交、平行或异面,故C不正确;若l,m且lm,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4.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相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A.B.1C.D.2【解析】选A.设B1F=x,因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所以AB1DF.由已知可得A1B1=,设RtAA1B1斜边AB1上的高为h,则DE=h.又2=h,所以h=,DE=.在RtDB1E中,B1E=.由面积相等得=x,得x=.【变式备选】如图,三棱柱ABC-A1B1C1 中,侧棱AA1底面A1B1C1,AA1=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点,AB1,DF相交于点E,且AB1DF,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CE与BC1异面且垂直B.AB1C1FC.C1DF是直角三角形D.DF的长为【解析】选D.对于A,因为BC1平面B1C1CB,CE平面B1C1CB,且C平面B1C1CB,所以CE与BC1是异面直线.因为AA1CC1,AA1平面ABC,所以CC1平面ABC,所以CC1AC.又ACBC,BCCC1=C,所以AC平面B1C1CB,又BC1平面B1C1CB,所以ACBC1.又四边形B1C1CB是正方形,连接B1C,所以BC1B1C,又B1CAC=C,所以BC1平面AB1C,因为CE平面AB1C,所以BC1CE,故A正确;对于B,因为C1A1=C1B1,D是A1B1的中点,所以C1DA1B1,由AA1底面A1B1C1可得AA1C1D,又A1B1AA1=A1,所以C1D平面ABB1A1,所以C1DAB1,又DFAB1,C1DDF=D,所以AB1平面C1DF,所以AB1C1F,故B正确;对于C,由C1D平面ABB1A1可得C1DDF,故C1DF是直角三角形,故C正确;对于D,因为AC=BC=AA1=1,ACB=90,所以A1B1=AB=,AB1=,所以DB1=,因为AB1DF,所以FDB1=AB1F=A1AB1,所以cosFDB1=cosA1AB1,即=,所以=,解得DF=,故D错误.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点E,F,G分别是线段DC,D1D和D1B上的动点,给出下列结论对于任意给定的点E,存在点F,使得AFA1E;对于任意给定的点F,存在点E,使得AFA1E;对于任意给定的点G,存在点F,使得AFB1G;对于任意给定的点F,存在点G,使得AFB1G.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解析】选B.由DE平面A1D,根据三垂线定理,对于任意给定的点E,A1E在平面A1D的射影为A1D,所以存在点F,使得AFA1E,所以正确;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点F,存在点E,使得AFA1E,那么,又A1DAD1,可知过A有两条直线与A1D垂直,故错误;只有AF垂直B1G在平面AD1的射影时,AFB1G,故错误;只有AF平面BB1D1D时,才正确,AF与平面BB1D1D不垂直,故错误.【变式备选】对于四面体A-BCD,有以下命题:若AB=AC=AD,则点A在底面BCD内的射影是BCD的外心;若ABCD,ACBD,则点A在底面BCD内的射影是BCD的内心;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中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若四面体A-BCD的6条棱长都为1,则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B.C.D.【解析】选D.由题设AB=AC=AD,故顶点A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外心,故命题是正确的;四面体中的四个面中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如图1,正方体中的四面体A-BCD中有四个直角三角形,故命题是正确的;对于命题,如图2,尽管ABCD,ACBD,点A在底面BCD内的射影不一定是BCD的内心,即命题是错误的;若四面体的6条棱都为1,则它的体积为V=12=,又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则V=4r=r=,则S=4r2=4=,即命题也是正确的.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是两个平面,AB,CD是两条线段,已知=EF,AB于B,CD于D,若增加一个条件,就能得出BDEF,现有下列条件:AC;AC与,所成的角相等;AC与CD在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ACEF.其中能成为增加条件的序号是_.【解析】由题意得,ABCD,所以A,B,C,D四点共面,:因为AC,EF,所以ACEF,又因为AB,EF,所以ABEF,因为ABAC=A,所以EF面ABDC,又因为BD面ABDC,所以BDEF,故正确;:由可知,若BDEF成立,则有EF面ABDC,则有EFAC成立,而AC与,所成角相等是无法得到EFAC的,故错误;:由AC与CD在内的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EFAC,由可知正确;:仿照的分析过程可知错误.答案:7.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夹角的余弦值为_.【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由题意rl=3r2,即l=3r,母线与底面夹角为,则cos =.答案:8.如图,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AFPB;EFPB;AFBC;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解析】由题意知PA平面ABC,所以PABC.又ACBC,且PAAC=A,所以BC平面PAC,所以BCAF.因为AFPC,且BCPC=C,所以AF平面PBC,所以AFPB,又AEPB,AEAF=A,所以PB平面AEF,所以PBEF.故正确.答案: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AD=2,点M,N分别在棱PD,PC上,且PC平面AMN.(1)求证:AMPD.(2)求直线CD与平面AMN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CDAD.又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CD,故CD平面PAD.又AM平面PAD,则CDAM,而PC平面AMN,有PCAM,则AM平面PCD,故AMPD.(2)延长NM,CD交于点E,因为PC平面AMN,所以NE为CE在平面AMN内的射影,故CEN为CD(即CE)与平面AMN所成的角,又因为CDPD,ENPN,则有CEN=MPN,在RtPMN中,sinMPN=,故CD与平面A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设BC的中点为M,GH的中点为N. (1)请将字母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证明:直线MN平面BDH.(3)求二面角A-EG-M的余弦值.【解析】(1)点F,G,H的位置如图所示.(2)连接BD,HF,设O为BD的中点,连接OH,OM,MN.因为M,N分别是BC,GH的中点,所以OMCD,且OM=CD,NHCD,且NH=CD,所以OMNH,OM=NH,所以四边形MNHO是平行四边形,从而MNOH,又MN平面BDH,OH平面BDH,所以MN平面BDH.(3)连接AC,EM,过M作MPAC于点P.在正方体ABCD-EFGH中,ACEG,所以MPEG.过P作PKEG于点K,连接KM,所以EG平面PKM,从而KMEG.所以PKM是二面角A-EG-M的平面角.设AD=2,则CM=1,PK=2,在RtCMP中,PM=CMsin 45=.在RtKMP中,KM=.所以cosPKM=.即二面角A-EG-M的余弦值为.1.(5分)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n,则mnB.若m,n,则mnC.若m,mn,则nD.若m,mn,则n【解析】选B.选项A.若m,n则m与n可能平行、相交、异面,故A错误;B.若m,n,则mn,显然成立;C.若m,mn,则n或n,故C错误;D.若m,mn,则n或n或n与相交.2.(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设点P在线段CC1上,直线OP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则sin 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析】选B.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1C1=,A1C=,A1O=OC1= =,OC=,所以cosA1OC1=,sinA1OC1=,cosA1OC=-,sinA1OC=,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小于等于90,而A1OC为钝角,所以sin 的范围为.3.(5分)(2018郴州模拟)如图,矩形ABCD中,AB=2AD,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转成A1DE(A1平面ABCD).若M,O分别为线段A1C,DE的中点,则在ADE翻转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平面A1DE垂直的直线必与直线BM垂直B.异面直线BM与A1E所成角是定值C.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DEMOD.三棱锥A1-ADE外接球半径与棱AD的长之比为定值【解析】选C.取CD的中点F,连接BF,MF,如图1,可知平面MBF平面A1DE,所以BM平面A1DE,所以A正确.取A1D中点G,可得EGBM,如图2,所以B正确.由题意可得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则DE平面A1AF,即过O与DE垂直的直线在平面A1AF内,而M不在平面A1AF内,故C错误.三棱锥A1-ADE外接球的球心即为O点,所以外接球半径为AD,故D正确.4.(12分)如图,菱形ABCD与四边形BDEF相交于BD,ABC=120,BF平面ABCD,DEBF,BF=2DE,AFFC,M为CF的中点,ACBD=G.(1)求证:GM平面CDE.(2)求证:平面ACE平面ACF.【证明】(1)取BC的中点N,连接GN,MN.因为G为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所以G为BD的中点,所以GNCD,又因为M,N分别为FC,BC的中点,所以MNFB,又因为DEBF,所以DEMN,又MNGN=N,DECD=D,所以平面GMN平面CDE,又GM平面GMN,所以GM平面CDE.(2)连接GE,GF,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B=BC,又BF平面ABCD,所以AF=CF,因为AF=FC,所以FGAC.设菱形的边长为2,ABC=120,则GB=GD= 1,GA=GC=,又因为AFFC,所以FG=GA=,则BF=,DE=,且BF平面ABCD,DEBF,得DE平面ABCD,在直角三角形GED中,GE=,又在直角梯形BDEF中,得EF=,从而EF2=GF2+GE2,所以FGGE,又ACGE=G,所以FG平面ACE,又FG平面ACF,所以平面ACE平面ACF.5.(13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BC=1,DE=2EC,PE平面ABCD,PE=.(1)求证:ACPB.(2)求二面角A-PB-C的正切值.【解析】(1)连接BE交AC于点F,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BC=1,DE=2EC.所以CE=,所以=.因为ABC=BCD=,所以ABCBCE,BEC=ACB.因为BEC+ACE=ACB+ACE=,所以ACBE.因为PE平面ABCD,所以ACPE.因为PEBE=E,所以AC平面PBE.所以ACPB.(2)取PB中点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