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1页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2页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3页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4页
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课时1天气、气温与降水,考点一天气考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考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考点全梳理,考点全梳理,考点一天气一、天气与生活1.天气和气候,大气状况,平均天气,相对稳定,天气与气候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2.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生产对天气状况依赖性比较大,例如暴雨冲毁农田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恶劣天气产生的暴雨、大雾、冰雹等,对人们的出行有影响,同时对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有影响,产生洪涝灾害,冲毁桥、房屋等。,二、看图识天气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_;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_,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陆地,云区,阴雨区,2.常见的天气符号,多云,雷阵雨,霜冻,沙尘暴,3.风向与风级,风向与风级,三、关注空气质量1.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的表示: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_来表示。2.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对人体健康有害。,空气污,染指数,3.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4.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1)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制固定污染源和汽车污染源的排放量,加强排放控制地的管理。(2)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3)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4)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5)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1.为了防治近年来产生的雾霾天气,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多步行,少开私家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解析】雾霾是雾和霾的总称,雾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对人危害巨大,为了防治雾霾我们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2.天气预报明天大风降温和昆明四季如春都描述的是天气。()【解析】明天大风降温描述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描述的是天气;昆明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昆明多年较稳定的大气状况,指的是气候。,3.城市中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农村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解析】由于城市工厂、汽车等对空气污染严重,农村人口相对少,人类活动较少,但是在农忙时节焚烧秸秆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考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一、气温和气温观测1.定义:把大气的_称之为气温,一般用_表示,读作“_”。2.观测: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冷热程度,摄氏度,二、气温的变化,一天,2,7,2,相反,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三、气温曲线图,寒冷,四、气温的差异1.等温线(1)定义:指在地图上将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2)等温线密集程度与温差的关系:等温线_的区域,气温差别小;等温线_的区域,气温差别大。,气温,稀疏,密集,2.气温分布规律,纬度因素: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地区)逐渐降低,海陆因素: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地形因素:同纬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1.同一条等温线上,任何一点的温度一定相等。()【解析】等温线是气温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的线,因此等温线上各点的温度相同。,2.我们地球的热量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越接近太阳,温度越高,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高。()【解析】在通常的认识中,海拔越高,应该离太阳越近,气温应该升高,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因为太阳离我们约为1.5亿千米,升高几千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大气中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散发的热量,所以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考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差异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1.定义: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汽,这些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_。2.测量:人们把某时段储水瓶中收集到的雨水或雪水倒入量杯中,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单位是毫米),就是该时段的_。,降水,降水量,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为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就不同地区而言,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是不一样的,常用_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三、降水柱状图,50100mm,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四、降水的空间分布:1.纬度影响:_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2.海陆影响:(1)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_降水多、_降水少。(2)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影响:(1)山地_降水多。(2)山地_降水少,赤道,东岸,西岸,迎风坡,背风坡,山脉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大,越靠近海洋降水越多。()【解析】水汽在爬山脉的迎风坡时,气温降低,形成降水,而在山脉的背风坡容易形成焚风效应,降水较少;越靠近海洋,水汽越充足,降水越多。,重难点突破,一、如何判读等温线图(难点),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1)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3)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4)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形影响。,2.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的高低。如上图中,同纬度的A、B两点、A点气温小于10,B点气温大于10,可知在这一纬度,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图。3.从等温线的排列状况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上图中,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这是北半球。,4.判断时间(季节或月份)已知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在大陆向高纬凸出,在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低纬凸出,在海洋向高纬凸出。,5.判断海陆位置:已知某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2)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6.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根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来判断。(1)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影响所致。(2)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3)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典例1(14厦门)读下图,完成(1)(2)题。,(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B,C,【考查点】海陆气温差异和全球1月气温分布规律。【解题思路】第(1)题,北温带一月份,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温度低于海洋。第(2)题,全球气温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二是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相同;三是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变式1(14青岛)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A.北半球冬季B.北半球夏季C.南半球冬季D.南半球夏季,A,【解析】读图可知,三条等温线,自南向北温度降低,所以此题表示的是北半球,此时M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故可知此时是冬季,故选A。,二、如何绘制降水柱状图及降水类型图判读(难点)1.分析五种降水类型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下列五种类型:,(1)一年内,有的地方(如A图),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全年多雨型(如新加坡)。(2)一年内,有的地方(如E图),各月降水都很少,属于全年少雨型(如开罗)。(3)一年内,有的地方(如B图),夏季降水多,属于夏季多雨型(如北京)。(4)一年内,有的地方(如D图)冬季降水多,属于冬季多雨型(如罗马)。(5)一年中,有的地方(如C图)各月降水较均匀,属于常年湿润型(如伦敦)。,2.降水量柱状图判读(1)识图: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月。(2)用图:看柱子的高低,按照降水量刻度,读出每个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说明该地年降水量的多或少;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还是集中。据判读出的信息,判断该地降水变化情况和降水集中。据判读出的信息,判断该地降水变化情况和降水分配情况,进一步确定所处气候区和位置。,典例2(16原创)读表,完成下列问题。某地各月份气温变化、多年月平均降水量,(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整。(2)分析该地属于_半球(南、北),其降水类型属于_。(全年多雨、夏季多雨、夏季少雨、全年干旱)(3)该地全年的降水量是_毫米。,北,夏季多雨,775,【考查点】五种降水类型及其降水柱状图的绘制步骤。【解题思路】第(1)问,在绘图时要注意,纵轴表示降水,根据各月降水量值,在图中画上柱状图。第(2)问,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该地6、7、8为夏季,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降水季节变化属于夏季多雨。第(3)问,把各月份的降水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