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西周 B.秦 C.唐 D.清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这段话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3.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A. B. C. D.4.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国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已经崩溃 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秦已统一六国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最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严格的等级制度 C.注重血缘纽带 D.王权至上7.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8.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材料论述的措施A.使封国的数量超过了郡县 B.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C.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D.加强了对诸侯王的监察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A.西汉的尚书台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参知政事 D.元朝的行省制10.“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A.防止藩镇割据 B.剥夺朝中大将兵权C.削弱相权 D.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11.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废中书省 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设置南书房 设置军机处 A. B. C. D . 14.清朝赵翼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 A.“杯酒释兵权” B.以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C.将禁军权力一分为三 D.设刺史防止地方势力过大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D.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1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提高了行政效率机构越来越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这种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相一致的A. B. C. D.17.“人是城邦的动物”,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B.城邦的狭小,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自由C.城邦公民具有独立的集体荣誉感,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D.希腊公民珍惜个人自由,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18.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19.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为了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滥用权力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保护全体公民的权益20.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1.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2.西汉大臣贾谊曾上奏,“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得到文帝的认可。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如果让恶人逃脱罪责,“就会挖空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由此可见A.罗马法对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影响深远 B.罗马法更强调公平和正义C.罗马法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D.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23.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政党政治总统制民主共和制A. B. C. D.24.从社会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利被剥夺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成为定局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25.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首相可以: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 B. C. D.26.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尊重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地位举足轻重27.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28.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秦汉郡县制十二铜表法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A. B. C. D.29.196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十在评论美国的政党政治的时候说:“在两党之间没有价值一角钱的区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两党政治的公开透明性 B.否认了美国两党政治的作用 C.两党自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区别 D.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具有一致性30.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确立了邦联制;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A. B. C. D.31.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32.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33.法国1887年颁布的纪念物保护法要求国家对国家利益相关的历史纪念物进行保护;1913年颁布的历史文物法要求国家对从历史或艺术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进行列级保护,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经产权人的同意进行征收。这些做法A.阻碍法国城市化进程B.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C.意在增强民族自豪感D.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34.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行的意外亊故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禁止妇女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到1894年,徳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10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这说明A.统一后的德国专制色彩浓厚B.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C.德国用议会来粉饰专制统治D.德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35.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的这种做法折射出当时法国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力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激烈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趋向相同36.下面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7.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马赛曲的应该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38.下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稗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A.虚拟的资产阶级民主 B.民众毫无民主的权利C.宰相享有最高的立法权 D.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39.“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甚至还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迫使皇上做出一些让步。”这场战争是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以上言论针对列强所获得的哪项特权?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门户开放”政策 D.关税协定权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1、42两题,41题15分;42题25分;共40分)4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伯利克里材料三(1)公民大会的存在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五百人议事会遵循的民主运作方式哪些为近代西方所借鉴?(3分)(2)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2分)试从经济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2分)(3)请写出材料三“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2分)有人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42.(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