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菏泽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菏泽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菏泽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菏泽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菏泽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三)(八九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AZnBAlCAgDFe,C锌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锌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A不符合题意;铝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铝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B不符合题意;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银不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C符合题意;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如蒸馏水是纯净物;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有的物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如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5g氧化钠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D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4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A铁的锈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水中的盐能加速铁钉的锈蚀,所以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5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B配制溶液时,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酸液飞溅;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此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题中没有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D由题意可知,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因氧化钙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部分溶质析出,因温度不变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动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C由图示可知,相同质量的M、N完全反应时,M所需的时间短,则M比N反应的速度快,所以M比N活泼;M产生的氢气多,N产生的氢气少,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体积不同;完全反应时,价态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故N的相对原子质量比M的大;若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则置换出的氢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同,而由图像可以看出,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不相等。,9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C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将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30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C正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时,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D铁、铜、镁、锌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一定没有氯化铜,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B错误;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错误,D正确。,10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11(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导电性_。(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_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_。(3)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隔绝空气和水_。,解析:(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故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纯锌都大;(2)由流程图可知,操作X是将物质混合研磨;(3)碳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4CuCO2;(4)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作燃料或还原剂。,12(4分)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了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黄铜的硬度比铜和锌都_大_(填“大”或“小”)。(2)操作X的名称是_研磨_。(3)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ZnOCO2;2ZnOC2ZnCO2;_2Cu2OC4CuCO2_(赤铜和木炭粉反应)。,13(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在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同_。(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75g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3.3%_。(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_。(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丙、乙、甲_。,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在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同;(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因为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甲物质,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故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因为降温过程中三种物质中溶剂的质量均不变,起始时,溶液中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丙、乙、甲,故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4(4分)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铁架台_。(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COFe2O32Fe3CO2_。(3)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_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_。(4)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_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_。,15(8分)“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NaCl_(填化学式),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验过程】: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产生白色沉淀_。,【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HClO、NaClO_(填化学式)。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aCl2Na2CO3=CaCO32NaCl_。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NaCl、Na2CO3_(填化学式)。【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_低温、避光保存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会氧化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_。【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NaClOH2SO4=Na2SO42HClO_。(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解析:【分析讨论】根据资料可知,无论什么情况下消毒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实验过程】: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说明没有次氯酸、次氯酸钠,说明消毒液中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钠发生转化生成碳酸钠;故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NaCl、Na2CO3;【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低温、避光保存;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