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马鞍(n) 迸裂(bng) 憧憬(chng) 踹门(chui)B. 淳朴(chn) 醇酒(chn) 雌雄(c) 桥墩(dn)C. 混沌(hn ) 脸颊(xi) 跻身(q) 缆绳(ln)D. 俘虏(l) 竹篾(mi) 假寐(mi) 斑斓(ln)【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脸颊(ji)。跻身(j)。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班斓 毫无列外 劣势 混为一谈B. 拘勤 聚歼 皲裂 偶心沥血C. 刊登 苦思瞑想 不可名壮 河畔D. 磅礴 宽宏大量 弥望 诸如此类【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A项,班斓斑斓,毫无列外毫无例外;B项,拘勤拘谨,偶心沥血呕心沥血;C项,苦思瞑想苦思冥想,不可名壮不可名状。故选D。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卧薪尝胆 薪:柴草 奠基 基:基础B. 永垂不朽 垂:流传 逾越 逾:越过C. 顿失滔滔 滔滔: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畅谈 畅:舒服D. 惟有 惟:只 着装 着:穿【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C项,滔滔:形容河水奔流不息的状态;畅:愉快。故选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只要你能拿出如痴如醉的解决方案给我们大家看,我们也可以相信你。B. 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C. 本书选诗独具慧眼,注释妙笔生花,征引文献丰富,行文幽默而深刻。D. 事前,他已把这篇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一上台却一个字也想不起来。【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和“解决方案”搭配不当。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独具慧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滚瓜烂熟: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故选A。5.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排比)B.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偶、夸张)C. 天空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比喻)D.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拟人)【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C项,句子中没有本体和喻体,只是一种猜测,不是比喻。故选C。6.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狂风暴雨前进。(2)这样的住宅(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诚实是美德,( )做什么,(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4)( )困难再大,我们( )要坚持上学。A. 与其不如 虽然但是 无论都 即使也B.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要就 即使都C. 与其不如 因为所以 只有才 即使也D.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要就 尽管都【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题中(1)句是选择关系,用“与其不如”;(2)句是选择关系,用“虽然但是”;(3)句是条件关系,用“无论都”(4)句是假设关系,用“即使也”。故选A。7.下列短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敏锐的目光 流光溢彩的画页 别出心裁的构思 如饥似渴地学习B. 深邃的眼睛 抽象的概念 香气四溢的梨花 渺茫的歌声C. 脉脉的眼神 零星的野花 疏疏落落的秋草 不能自已的深情D. 萧瑟的阳光 澎湃的湖水 斑斓的月光 莽莽苍苍的小树【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D项,“萧瑟的阳光”“斑斓的月光”“莽莽苍苍的小树”搭配不当,故选D。8.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就 开门, 了进去。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的哭声,看不见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摸着一个小孩的腿,我就一把 着 起来 出门去。A. 踢 跳 抓 提 走 B. 踹 扑 抓 抱 跳C. 踹 跑 捞 抱 跑 D. 踢 扑 抓 拿 走【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此题考核动宾短语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第一处宾语是“门”用“踹”;后面是“小孩的腿”,应先“抓”腿,然后“抱”孩子,最后“跳”既合乎语境又显出急迫。故选B。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配偶。B.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阻,阻挡。C.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D.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买。【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阻,险阻。故选B。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文体。要求做到真实、新颖、快速、短小精悍。结构一般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个部分。B.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篇幅一般较长,可以应用多种手法去报道人和事,可以有一定的虚构。C.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D. 散文的“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可以有一定的虚构”错误,要以事实为基础。故选B。阅读荷塘月色第四、第五段完成小题。(四)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五)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11. 第四段中划线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12. 第四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13. 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14. 给第四段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15.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16. 第五段文字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17. 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18. 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19. 给下列加点字注意。袅娜( ) 脉脉( ) 霎时( ) 颤动( ) 倩影( ) 峭楞楞( ) 酣眠( )【答案】11. 明丽透亮;闪烁点点光亮;清新自然。 12. 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叶下的流水。 13. “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14. 月色下的荷塘。 15. 通感。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16.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17. 运用拟人手法,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 18. 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 19. (1). nio nu (2). m (3). sh (4). chn (5). qin (6). ng (7). hn【解析】【11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要求找到比喻句,然后分析效果,注意词语的要素是打比方,一般要有本体和喻体,题干该出区位是第四段,可从中找“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析效果注意喻体,句中的喻体是明珠、星星、美人,根据其特点分析效果即可。【12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要求答出文中缩写的景物,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文中的描写对象,不要把文中比喻句的喻体混淆为描写的对象,主要有叶子、白花、清香、流水。【13题详解】此题考核文中词语的含义和概括文意的能力,要求分析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根据上文“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应该指“不能朗照”,分析原因要结合文中作者得到情感“淡淡的哀愁和喜悦”,这种景致正好和此情感吻合。【14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添加标题,文章的标题要能概括文段的内容,因此注意结合文段的内容概括,文章的总标题是“荷塘月色”,重点写“荷塘”“月色”,第四段主要写荷叶、荷花、荷香、流水等,所以用“月下荷塘”较为合适。【15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中用“歌声”写“清香”是感官的变化,属于通感,特点注意从喻体的特征分析,喻体“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中有“渺茫”意在突出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16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文中要求回答“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的意思,实际这是一种借喻的手法,到前面罩本体即“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17题详解】此题考核赏析句中词语的表现力的能力,要求分析“袅娜”“羞涩”,分析是注意艺术手法的运用,文中写的是荷花,却用写人的手法,是拟人手法,“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羞的少女的脸庞”,效果是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18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注意文章的标题“荷塘月色”,然后分析四五段的重点,第四段重点写“荷叶”“荷花”“荷香”“流水”主要写荷塘,但都以“月色”为背景;第五点写“月光”“月影”,但都以荷塘为背景。【19题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此题重点注意形声字和多音字,如脉、颤、袅、楞、倩、酣的读音。20.作文有人说高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终点,转眼间,高一第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首过去的一学期你一定有很多跟初中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请你写一篇记叙文,通过高中生活的具体事件来体现你高中生活的感受和收获。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必须是记叙文。【答案】我的高中生活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当第一次踏进高中教室的那一刻,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这样悄悄地远去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回忆那些人,那些事,那间伴随我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教室。没想到操场上那些以前嬉戏的、奔跑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面孔此刻已经成为幻影。如花的校园,已物是人非,不禁生出不尽的感慨。进入我的视线,我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不断反思自我以前走过的路。既然选取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让我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但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困难。我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不能它将发展的如何,但发展的方向和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实际中的高中生活比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不容易得多。我总是将初中的思维定势不自觉地搬到高中学习中来,显然,没有什么效果。高中生活不一样于初中生活,高中学习资料也不一样于初中。高中更注重自学,预习、复习、练习,均需要同学们主动来完成,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罢了,那种完全依靠于老师“包打天下”的学习念头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上了高中,似乎很多同学没有了初中时的用心主动,比如很少有人抢着回答问题。此刻,每一天都觉得时间紧,加上作业有很多。因此,我们更要安排好时间,有计划的完成学业,否则,忙到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不能一味只会埋头苦干,而不思考,不总结,那么,只是做无用功。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如果不能好好计划、不会好好珍惜,我们心中所有的理想和憧憬都会无情地破灭,我门将像空袋子一样,难以立足于将来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读书虽苦,但就像咀嚼橄榄,是先苦后甜。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必须回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三年的高中生活,扎扎实实打造一个美丽的大学梦想。【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通过高中生活的具体事件来体现你高中生活的感受和收获,注意前面的材料提示“有人说高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终点”“回首过去的一学期你一定有很多跟初中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重在写出和“初中生活的对比”,然胡还要从“起点和终点”的辩证角度分析,起点重在充满希望,终点意在强调其重要。因此在立意上重在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感悟。文体要求是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要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其中要插入适当的议论和抒情的成分。【结构】可采用景物引出故事的方式开头,记叙主题事件中可从压抑中充满希望,希望中充满艰辛的角度行文,在叙事中表明这些道理即可。【素材链接】(1)最喜欢下雨的天空,也喜欢雨滴打在衣服上的声音,喜欢看着嬉戏的雨珠儿汇成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在描绘美丽的图画。最喜欢接水的时候先逃出的第一缕温暖的水汽,似乎她在溢出杯沿的一瞬也在书写着她的思念,或许,她有她的思想,她有她的文字此刻高中的自我,愈来愈习惯了自我把玩孤独。我会经常独自站在池塘边,看蹦蹦跳跳的鱼儿在水中欢呼雀跃,也将我带入他们的世界。直到微微的脚步声擦过耳边,才恍然惊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