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4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课标要求,考点一世界的人口考点二世界的人种考点三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考点四世界的聚落,考点全梳理,考点一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增长,1.人口总数:1650年世界人口是5.5亿,1999年世界人口是60亿,2011年世界人口是70亿,到2025年估计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2.人口增长特点(1)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对缓慢,此后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2)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3)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和决定的。4.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出生率,死亡率,慢,快,5.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人口(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2)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3)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程度,来表示。2.世界人口的分布地区、规律及原因,疏密,亚洲,东,热带雨林,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从纬度看:主要集中于纬度从海陆看: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从地形看:主要集中于和,中低,平原,盆地,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农业历史悠久,工业城市发展。,(1)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密度越大。()【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密度是衡量某地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密度就大。()【解析】人口密度的单位是“人/千米2”,据此可以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不仅跟人口数量有关,还跟区域面积的大小有关。,考点二世界的人种,一、划分依据:人种是根据人类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人种和黑色人种。,体质,白色,黑棕色,波浪,二、三大人种,南部,非洲,因纽特,(1)世界人种分布不均,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解析】世界人种分布不均,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合区,现在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2)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因此印度大部分人也属于黑色人种。()【解析】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虽然印度有些人肤色较黑,但从人种划分上来说印度人属于白种人。,考点三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世界的语言1.主要语言:汉语、语、语、俄语、语、等,这6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得比较多的语言,也是的工作语言。2.世界语言的特点分布,英,法,西班牙,阿拉伯语,联合国,多,最广,2.世界语言的特点分布,亚洲,北,世界主要语言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语言;汉语使用最多,亚洲中国东南;英语使用面广,英澳北美印度;俄语比较集中,拉美西语侵占;阿拉伯语亚非,国际重要语言。,二、世界的宗教,古印度,西北,考点四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和乡村,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一般来说,先有聚落,后有聚落。2.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城市,乡村,城市,低矮稀疏,3.聚落与自然环境(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的影响与制约。聚落,尤其是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那些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自然环境,组团,条带,环,点,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的关系,寒冷,(2)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绿树掩映的乡村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景色迷人的田园被沥青、水泥路面所覆盖。,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种类: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以及古代的宫殿、神庙、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雕塑、壁画和碑刻等。2.保护的原因: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建筑物的侵蚀;禁止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重难点突破,一、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重点),1.自然因素(最基本因素):地形、气候(气温、降水)、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的影响在不断减小。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政治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历史因素、文化教育状况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二、如何分析聚落分布比较稠密或稀少的原因(难点),1.地形方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聚落分布多;反之,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在那些终年被雪覆盖的高山、高原地区则无聚落。,2.气候方面: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多。3.资源方面:林、渔、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地区,便于发展各种工农业,人口较多,聚落多;反之,资源贫乏的地区,聚落少。,三、如何理解分析聚落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难点)1.当地的气候:是潮湿还是干燥,是炎热还是寒冷?如我国云南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木楼或竹楼,楼上层住人避免潮湿,而且上层风大凉爽。再如在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因天气温度非常高,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小窗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2.当地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再如,北极圈附近生活着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建造的冰屋,房外冰天雪地,房内却很温暖。,典例(14泰安)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演变到第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交通拥堵b.住房紧张c.受教育条件好d.环境质量下降e.犯罪率下降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a、b、cB.d、e、fC.a、b、dD.a、b、f,C,【考查点】聚落发展和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题思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变式(13烟台)小曲在学习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时,上网查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